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高房价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在探索高房价的深层次原因时,众多学者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土地财政”。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土地财政对地价、投融资需求、保障房建设和中央调控政策四方面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土地财政影响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土地财政进而稳定房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土地财政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土地财政模式和财政体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财政体制的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基层政府相对上级政府更具有经济上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因此体制的构建应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我国政府间的特殊关系,使县乡政府在纵向委托代理链条中居于不利位置,财权上收、事权下划且难以得到足够的转移支付,这是县乡财政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而横向委托代理链条的"虚化"及纵向委托代理链条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又为基层政府决策者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创造了条件,这是县乡财政陷入困境的内部原因。解决县乡财政困境需要根据成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梁玉婉  刘会洪 《经济论坛》2014,(12):129-134
近年来,房地产的持续调控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房地产调控影响土地财政的路径与机制,这四个方面分别指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税收收入、房产商资金成本和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然后以湖南省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房地产调控影响土地财政的程度,提出了减轻土地财政依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出"中国式股利之谜"。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财政是近年来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土地财政存在的原因、作用的绩效以及引发的问题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关于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的因素也非常多,这使得对于该问题的理论研究进展不大。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出发,以实证的方法力求客观地描述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实际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土地财政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因而在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任务下,对于土地财政的管理强度就需要我们审慎定夺。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7—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System GMM计量模型,剖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扩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扩张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当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由负转正,影响曲线呈正U型;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正好相反。进一步研究得出:土地财政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路径是土地财政扩张可以同时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其中对前者的影响程度更大。指出:硬化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考核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要消除这种负面效应,还须健全预算约束和官员绩效考核体系,扭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内在激励和偏好,改变当前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8.
土地财政与我国财政体制关系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税制改革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平衡,地方政府把眼光投向了土地.本文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分税制财政体制是我国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相互反馈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土地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和土地性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支出的占比之间的实证分析发现,财政体制、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结构不合理确实诱导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操作行为,并且土地财政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信息经济学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分析我国对退耕还林过程中经济补偿机制中的信息租金问题。文章循着"什么是委托代理理论?→如何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退耕补偿过程中的信息租金?→如何减少信息租金?→基本结论"的思路,建立了减少信息租金的状态空间模型,着重探讨了经济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股权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理论、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万里  孟卫东 《经济师》2006,(11):103-104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分析股权结构与流动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得出如下结论:(1)持股的内部人由于拥有信息优势,通常对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具有负的影响;(2)机构投资者出于投资策略的需要,对流动性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深化和扩展股权结构的主体类型,综合分析其对流动性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司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代理理论引入企业股利政策研究的视野,有效地弥补了MM理论假设下传统股利理论的不足。西方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是沿着受股利政策影响最大的三大利益相关方(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而展开的。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代理问题以及股东-经营者、控股股东-中小股东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呈现出"中国式股利之谜"。同时,文章在梳理中西方股利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对未来代理理论视角的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机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唐在富 《经济经纬》2012,(2):140-145
土地财政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呈倒"U"形特征,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土地制度安排、政府主导的跨越式发展和对土地出让收入成本补偿不充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的主要风险在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和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规模的失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防范和化解土地财政潜在风险的关键是要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加强政府土地出让和抵押融资管理,有效调节土地收益分配,降低土地出让收入规模下降可能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之所以演化出土地财政这一具有非褒义的概念,是因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不仅有财政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城市自身扩张与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原因。目前,土地财政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证分析表明,GDP虽不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Granger因,而GDP却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Granger果。地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威胁我国粮食安全、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加剧购房居民的负担等,而且也会扩大政府的寻租空间。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寻求摆脱经济增长对于土地财政依赖的路径选择,要转变经济增长观念、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机制的作用、不断完善土地法规的相关内容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与区域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9-2009年省级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土地财政的规模和区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近10年土地财政的规模增长较快,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加大.根据对各行政区域土地财政规模的聚类和城市化水平分析,我国可以划分为6类不同的土地财政区域.这6类地区在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建成区面积年增长率、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值、人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等指标方面都有所不同.对这6类区域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土地财政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政策背景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文章基于我国201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越多地通过出让土地资源获得土地财政收入,就会越少地将土地资源抵押或质押,从而削弱了隐性债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隐性债务呈现相互替代的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财政压力就越大,地方政府就越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资金来源,从而推动了隐性债务的扩张。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的上升,会削弱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促使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偿还地方债务的保证,削弱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影响效应的研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分税制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支出分权明显高于收入分权,存在财力和事权的不对等。收入分权与土地财政没有显著关系,支出分权与土地财政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分税制引致地方政府事权的不断扩大是引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土地财政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上述关系还受到地域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影响关系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汉章 《经济师》2009,(7):19-20
文章认为古代土地制度与财政现象联系密切,分析考证财政现象的起源应联系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通过考察“井田制”,对“井田制”提出了质疑;对“贡助彻”等财政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财政现象早于国家的产生,并指出土地财政的发展也是基于此,研究古代财政随土地制度的变迁而发展对今天的土地财政乃至公共财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业中,道德风险最难控制。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特殊的生成机制和路径依赖特征是:初始委托人缺位、代理链过长、轻法治的传统影响;“一股独大”的产权配置及内控缺陷也直接诱发道德风险。有效治理银行道德风险要从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文化机制三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王学龙  杨文 《经济评论》2012,(4):88-96,144
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经历了两轮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而最近这一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地价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土地供应限制下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模型表明房地产市场的真实逻辑是房价决定地价,而非地价决定房价。推动房价飞速上涨,致使房价脱离真实供求因素的根本原因不是地价,而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导致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过分依赖,从而有动力利用各种政策支持高房价,这就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风险,刺激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需求,推高了房价。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房地产投机明显超过了不依赖土地财政的经济发达国家。这表明房价调控政策必须与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房地产投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会的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和企业被视为两种最重要的协调制度形式,即被认为呈一种“双峰分布”。但现实中,大量的交易却在中间组织中进行,即“中部隆起”而不是“双峰分布”。本文在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商会的生成机理和治理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