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还很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从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及创新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机制等方面完善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真正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确认和保障农民工劳动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对直接援引宪法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的必要性进行探析,得出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的宪法权利宪法保护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现状,为社会和谐创造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是指农民工向社会表明自己的利益要求,并试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利益要求的行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入城市,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但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却因其不拥有城市居民身份象征的城市户籍,而被面向城市居民的各项制度所排斥,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部分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很难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难题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和关键。实现利益反哺,是保障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坚持以人为本,将农民工权益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将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农业人口从农村迁移、流动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形成“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流动性强,以及我国转型过程中社会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健全.他们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生活经常陷入困境而得不到社会救助,这不仅会使他们自身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同时也对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带来隐患,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林晓锦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166-167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对影响和谐社会的矛盾概念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身的概念展开述评。研究的视角主要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之一——农民工问题,研究的重点侧重于有关农民工的经济、住房、教育、医保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利益保障中出现了一些缺失,其根源在于农民工丈化素质低、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农民缺乏话语权导致的现行政策的部分缺陷。在目前尚不能根本变革这些现行政策的情况下,文章针对农民工的利益保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使农民工与市民协调发展,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我们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项任务。本文以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保障农民工权益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和谐社会框架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农民工的规模、成因和养老保险缺失的情况及影响,研究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14.
汤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100-103
建筑业由于其项目管理要求,就其工作性质而言具有很强的工作范围不确定性、工作内容一次性、工作地域分割性等特点,决定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在资本取得、价值实现、基本权益保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本文借鉴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提出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产权权能结构包括所有权、收益权和发展权三种权利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类权利束的特征:在所有权方面表现为投资主体的非系统性、在交易过程中弱抵押性和制度失衡引起的基于所有权的基本权利受损;在收益权方面表现为先天弱势资本导致的产权主体交易能力低下、折价交易以及交易的被动性;在发展权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本定价的滞后、人力资本价值折损高风险以及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曲折.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关系到这个群体城市融入的问题。依据对建筑业农民工群体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探讨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如何建构了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问题。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对群体的身份地位的作用和影响,还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制度设置是如何建构成员对群体的依附、归属并建构出群体边界的问题。只有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这个群体才有可能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就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的主要就业形式,然而,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工选择非正规就业的原因却是不同的。基于农民工和政府两个微观经济主体视角,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结论,非正规就业是农民工和政府共同选择的现实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产业转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就业、生活等风险越来越突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成了政府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二:(1)以户籍制度改革来改变农民工农村身份,将其变成"城里人",由此进入社会保障体系.(2)将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