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范围金融服务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金融业整合无论从数量看,还是从金额上都创出了历史纪录。在竞争中,全球金融服务业参与者以银行为代表,分别欧资银行、日资银行、美资银行和亚洲银行四大集团。整合潮流从美国发端,迅速地波及到欧洲,在欧元式后,整合则向着深度扩展。相比之下亚洲进程则相对缓慢,但是在以欧资和美资为主导的整合潮流冲击下,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市场普遍认为,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购并,可能成为解决亚洲金融危机的一剂良方。目前这股整合潮流已经大型银行之间,以及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之间展开。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投资管理》2007,(2):50-51
前段时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该最新排名延续了去年的评选标准,以各行的核心资本为参照,并综合考虑了银行资本、资产、收益以及资产质量等各项重要指标,基本反映了全球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银行业继续延续前两年的良好发展势头,但利润和资本增长速度放慢;银行并购风潮减弱,大银行强势格局已经形成;欧盟和美国的地区优势依旧,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愈发活跃。中国建设银行的全球排名由2005年的第25位上升至2006年的第11位。受全球化,技术革新等因素的积极影响,未来银行业前景乐观,增速放缓的发展趋势将会继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金融创新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却反映出国际银行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一些严重问题,为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了一些启示。本文对国际银行业近年来的金融创新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现状,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在发达国家,以银行、保险、证券经营为一体的金融超市呼之欲出,全能的金融服务公司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和参与竞争。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这严峻的挑战,必须对金融服务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标志着全球金融创新规范时代的到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平衡好创新和监管的关系.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能够在过去二十年、三十年里高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8.
《金融博览》2003,(12):58
所谓汽车金融公司,是指专门从事汽车销售与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这类机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设立的旨在促销母公司产品的财务公司.  相似文献   

9.
欧洲金融管理学会(EFMA)和国际金融公司(IFC)针对中小行业金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世界银行也早在2004年10月提交了一份中小企业金融的概念性框架报告。本刊编辑结合EFMA和IFC在2009年的报告,编译成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李源洪 《银行家》2012,(5):115-118
近年来,银行业的收费和服务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有的服务和收费问题被质疑为存在垄断或者不正当竞争的情形,有的问题甚至面临执法机构严厉处罚的挑战。乃至一些学者认为银行业的垄断导致的银行服务收费及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充分成为遭遇社会各界不满的关键原因。为了理性地分析银行的服务与收费问题,有必要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对我国《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1.
新兴资本市场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整合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加入WTO后全能型外资银行的挑战,国内银行必须以传统业务与新兴资本市场业务的有效整合为突破口,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以巩固和发展客户,并通过业务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本文通过对新兴资本市场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整合内涵、特点和方式的分析,以及对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实践的总结,认为实现有效持续的整合,不仅要从战略上把握基本趋势、确定合理方针和与时俱进的原则,而且要从战术上制定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案;不仅发展服务于资本市场的派生型、延伸型和交叉型业务,而且要发掘两者之间功能的综合化、证券化业务,使业务整合在层次上得以深化,在内涵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2.
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卫红  周蓉蓉 《金融论坛》2001,6(10):29-31,50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压力下,混业经营已成为各国金融发展模式的普遍选择,而在我国仍是分业经营体制占据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分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而向混业经营模式突破已是改革的大势所趋,将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稳定收益和降低风险,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现有的宏观条件及商业银行自身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适应立即全面实施混业经营的要求.为此,笔者提出商业银行通过内部整合提高效率,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发展混业业务,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及通过海外分行进行混业经营试点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国外银行业的发展及经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  宋宁  陈继红 《金融论坛》2000,5(4):48-51
过去数年,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银行业开始向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由服务于普通大众的传统业务转向服务目标客户;智能资源的投入代替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成为银行最宝贵的资产;销售模式由以往的"出售自己的产品"转向"满足客户的需要";销售网络也由原来的分支机构转向多元化和电子化的传送渠道.本文就国际商业银行面对的环境变化、银行业结构的改变及21世纪成功银行的经营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表明:如果银行能够把创造竞争优势、强化企业形象、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管理资讯系统、严格控制风险及建立有效组织等作为经营策略,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就产融结合来看,东部地区的金融业比较发达,应该重点发展金融主导型的合作模式,而在中西部地区则应该发展产业主导型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于蓉 《金融论坛》2000,5(6):41-44
零售银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是80年代前后逐步兴起的,短短十几年间,该项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与日俱增,并以其稳定而丰厚的回报,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目标.零售银行业为正处在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中国商业银行指出了一个发展方向,更为受到证券、保险严峻挑战的银行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全面分析了零售银行业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原因,介绍了90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零售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国家零售银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展现我国零售银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新一轮金融竞争的焦点,但在认识和实践上往往存在把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等同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或者仅仅理解为信息咨询类业务的种种误区,影响了其健康发展.本文从业务性质、服务对象、法律关系等多方面对其进行考察,认为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是一种有特定外延和内涵的金融业务、其服务对象是特定的个人(不仅仅指个体的自然人)、是以咨询与代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中间业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定义对其业务功能作了新的定位.新的定位将有助于发挥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既是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又是其他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强劲助推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工商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樊志刚  孙玉德  黄旭 《金融论坛》2001,6(4):32-39,48
零售市场业务将成为未来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项内容.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目前占据着零售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具有发展零售业务的传统优势.但是在外资银行虎视眈眈、内资银行极力抢占市场份额,且急需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提高资产质量的严峻形势下,工商银行只有通过全面实施客户区分战略、大零售战略、重点战略和混业经营战略,大力整合和创新现有零售业务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结构、价格机制、分销渠道、营业推广策略以及决策支持、技术支持等支持手段,推陈出新,确立核心竞争力,方能在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居民金融资产存量结构是流量结构的累积,而流量结构受制于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供给以及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和偏好选择的变化.居民在收入水平较低、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较少时,偏好流动性的选择动机使其金融资产存量出现以现金和储蓄存款为主的单一型结构.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证券市场发展以后,收益性偏好选择促使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但由于收入增长预期波动,导致居民的各种金融资产出现规律性变动.未来几年,我国居民现金、储蓄存款资产比重将继续下降,证券资产、外币资产比重上升,保险资产比重上升空间最大.证券资产中股票比重将超过国债比重,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