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中华人民其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则规定:“……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在这一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于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社会保险法》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事业走上了法制轨道。通读《社会保险法》,时时能感受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依法行政"的理念,特别是其中有关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条款规定,是一个极大的亮点。但毕竟这项工作无经验可循,实践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情况和问题,笔者试以医疗保险为例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开始施行。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同志。本刊记者:社会保险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了这部关乎民生法律的顺利实施,贵部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负责人:社会保险法是一部以保障民生为主的基本法律。对于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保险法理看,社会保险基金对第三人侵权造成的保险损害承担保险给付义务,在履行保险给付义务之后,保险人依法获得保险代位权;工伤保险基金对未缴纳保险费的单位职工工伤损害承担保险赔偿责任.我国《社会保险法》确立的先行支付制度,否定相关社会保险基金在该情形下的保险赔偿义务.这不仅冲击了社会保险法理,也违背了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而且给司法实践造成一定困扰.明确相关保险基金先行支付义务和求偿权的实质,是该制度正常运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通行做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应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开始探索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0年更名为企业年金)。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的"多层次"主要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6.
政策动向     
《社会保险法》获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10月28日高票通过《社会保险法》。这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该法重点对社会保险的原则、各险种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各项社会保险的缴纳领取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社会保险法的出台为我国社保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实现了社保制度由实验性阶段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应收尽收,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杜绝社保基金的瞒报、漏报,拖欠社保基金的发生,应该对社保基金征缴进行稽核。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工作还存在一些阻力和难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工作中的现状,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稽核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庹国柱 《金融博览》2014,(14):36-38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且十分敏感的话题之一.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范,我国社保分为五类,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因为基本医疗保险最近几年进展神速,城乡居民享受的待遇水平迅速接近。  相似文献   

9.
李振文 《上海保险》2011,(7):47-49,54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十七次会议四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普遍认为该法对于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先行支付 为伤者解忧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人社部颁布的《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同步实施,进一步完善与细化了先行支付制度,为实践提供了初步的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施行,为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收尽收,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以个人身份参保后,中断缴费造成断保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过程中对基本养老保险中断缴费应如何处理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  相似文献   

13.
宋占军 《上海保险》2012,(3):9-1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构成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权利。《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图说     
《社会保险法》发布 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现了参保人员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保险法》出台对社会保险缴费产生的外生变化考察其如何影响公司的商业信用供给决策。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保险法》出台使公司商业信用供给减少约10.60%。《社会保险法》出台带来公司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融资约束增加是其影响公司商业信用供给的重要渠道。对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强、向产品市场转嫁成本能力较弱、享受政府补贴水平较低的公司,《社会保险法》出台导致公司减少商业信用供给的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并将于2011年7月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生育保险发展新的机遇。《社会保险法》确立了生育保险基本制度框架和主要精神,将会更有效地维护广大妇女合法权益,推动生育保险事业的发展,也将对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保护妇女及下一代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理事会于2011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对理事会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邀请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就《社会保险法》配套规章的制订与颁行、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三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对基金的先行支付作出了规定,并对事后的追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011年6月29日,人社部颁布了《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重点对先行支付及追偿经办工作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部门,经办机构在实际操作上,目前仍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7月1日开始,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已走过12个年头。其间,有关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会计制度规定已明显不适应政策和经办的需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经施行,要使法律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金融》2011,(7):6-6
2011年7月1日,中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虽然“定期”是什么时候、公布到什么程度仍不明确,但人们对这一规定寄予厚望,因为有了法律的明确要求,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保资金的有关信息会越来越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