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通过对千阳县南寨、草碧等镇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千阳县农业规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土地流转政策.该政策的提出是在农村居民规模化外出务工的大潮流下提出的.土地的流转引起的农村的土地集中经营,在我国的主要趋势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大户.按目前土地状况推算,每个农民要有20亩土地才不会外出务工,专门从事土地经营的人,要有50亩土地才会获得和建筑小工同等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开发》2016,(6):124-125
文章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解释,在基础上讨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拓展的推-拉理论能够比较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两者具有共同的推力和拉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迁移、农地制度与土地使用权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地产权残缺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通过构建农户决策模型说明土地产权残缺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范围和形式;而劳动力迁移不完全则强化了农户对土地的控制权偏好,抑制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供给。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就需要综合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受传统观念、制度保障、信息流通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因此,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制度环境、加强技能培训、搭建服务平台等措施,强化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引导、规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源 《现代企业》2011,(9):39-40
河南省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共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占比37.5%,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潜力。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探讨农村劳动力工作满意及意愿的规律,从而为更加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农村劳动力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刘易斯理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劳动组合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农村劳动力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刘易斯理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劳动组合理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问题,制定了积极的政策与措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使培训内容上更多样化。文章在对南京城郊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易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展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功能性等对策思路,以期提升该地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和谐遂川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江西省遂川县坚持"民生工程为重、就业创业为本"的工作主线,积极做大劳务经济"蛋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第  相似文献   

12.
师高康 《乡镇论坛》2014,(22):10-1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反映了农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需要,是联结承包农户与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渠道和纽带。  相似文献   

13.
《山东劳动保障》2010,(5):18-21
3月下旬,根据省委要求,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专题调研。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顺应了我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其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不稳固,必须进一步构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区域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限制,大部分农户却不得不主要依靠农业、特别是土地来维持生存和寻求发展。农村经济的这种现实状况使人们对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均有要求,从而为农村土地转让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空间。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必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河北省建成经济大省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15.
如何激发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热情及推进创业扶持力度,已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就业服务局日前对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外企业》2003,(2):64-69
目前,无论是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还是异地转移、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均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就业风险远大于城市劳动力,这是影响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各地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过程中,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一新政,因地制宜解决了土地、资金等困难,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1.传统的制度政策约束,妨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出台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不同户籍,这意味着立法部门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相关规定,实行城乡隔离和分治。1975年,宪法正式取消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此后便一直没有恢复。这种城乡区别的户籍制度大大扭曲了市场机制对农村劳动转移就业的调节作用,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就业的同时,却没有享受到平等的社会身份,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