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的发展重点与中、日、韩三国的能源合作关系,认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符合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建议东北亚各国积极协调政策,共同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地区能源安全问题,努力淡化地缘政治因素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能源安全形势与多边能源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将是东北亚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区域能源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参照国际经验,解决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目前,建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机制的有利条件和现实障碍共存。未来推动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有效路径应包括:东北亚国家积极协调能源政策,寻求共同利益;将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油气开发纳入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大框架,并以此为突破口,确定和拓展东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共同解决东北亚能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能源安全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热点,世界各国围绕着能源问题而形成的各种互动关系已成为当代国际体系的重要内容.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问题,也受到区域内各国和地区政府和众多学者们极大关注.但是由于能源安全在一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及东北亚区域的特殊区情,使得能源安全的区域合作方面进展缓慢且矛盾重重.本文依据国际机制、伙伴关系和合作风险等理论,分析了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基础,探讨合作模式的选择,提出建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互动平台体系的设想,以期寻找出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徐海燕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10):32-36,109
作为世界能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俄罗斯通过能源经济复兴国家,但能源经济也面临着发展瓶颈。新时期,俄罗斯的能源布局将在维持多边合作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亚太地区,在东部周边建立友好睦邻与互利合作地带,以扩大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定位更多地体现着实用主义原则,即把东北亚潜力用于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崛起上。俄罗斯的能源政策是由其国家利益和实力所决定的。在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多重战略性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与"历史恩怨、合作取向"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基于我国与西部大周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及互补优势,能源合作应当置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突出能源合作符合双方发展战略要求,有助于增进双方能源安全、扩大双方能源利益,有利于合作双方资金技术优势互补,对于国际能源秩序的改造及地区各国的共同能源安全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推动和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合作,各国必须贯彻“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理念,强化“共同能源安全”、“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中国应坚持上、中、下游多领域合作并举,采取有力措施造福当地民众,为地区稳定和关系和谐做出更多的大国贡献.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29—31日,“第十二届东北亚天然气和管道国际大会”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召开。来自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国的约80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会议一致认为,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电危机,美国页岩气革命,以及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提升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东北亚各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将持续增加;东北亚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强在天然气开发、利用和管道建设方面的合作。与会代表在天然气资源获取、跨国输气管道建设、天然气有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设想或建议。会议达成并发表了《乌兰巴托倡议书》,呼吁东北亚各国持续勘探开发东北亚区内资源并利用区外资源,有序建设天然气运输设施,营造有利于稳定商业关系的市场环境;呼吁各国政府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多边合作;同时呼吁与天然气开发利用相关的国有及民营企业加强必要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毕洪业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5):42-47,54
能源领域的巨大相互利益推动俄罗斯与欧盟建立伙伴关系并在合作协定框架内建立能源对话机制,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能源运输、生产、投资等重大问题展开对话与合作.几年来,俄欧在能源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双方在管道运输、天然气供应和市场准入等重要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随着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推行,俄罗斯作为欧盟主要能源供应者的地位会有所下降,但这一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仍是双方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对欧盟尤其如此.在合作与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将成为未来对话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黄佳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13-16,109
2011年107118—19日,“2011东北亚石油经济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会议反映出在日本大地震之后,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各国重新审视能源政策;依靠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和交通运输替代燃料发展受到进一步重视。会议强烈呼吁把东北亚能源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并提出:1)加强油气资源开发合作和东北亚油气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2)加强中日韩三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3)加强油气价格方面的合作,减少“亚洲溢价”;4)加强节能减排、替代燃料领域的技术合作和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博弈,欧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能源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博弈反应,对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能源合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西线攻势,俄罗斯一方面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步伐,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应清醒认识俄罗斯不会把所有希望和利益集中在某一国家,其“向东看”不意味着“向中看”.另一方面俄罗斯凭借传统政治及地缘优势,悄然渗透中亚各国能源、金融、机械制造、军工等行业,加强对中亚五国经济的影响,以抵御欧洲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欧俄瞄准中亚,激烈博弈,挤压了中国战略空间.但中亚国家对俄离心力加强,坚定地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与能源合作战略,中国必将成为其合作战略的重要一极.中国应重新认识中亚—俄罗斯战略地位,加大资源投入;统筹考虑中亚与中俄能源战略,兼顾亚太消费区;密切关注中亚—俄罗斯政治局势,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10.
毕洪业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5):42-47,54
能源领域的巨大相互利益推动俄罗斯与欧盟建立伙伴关系并在合作协定框架内建立能源对话机制,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能源运输、生产、投资等重大问题展开对话与合作。几年来,俄欧在能源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双方在管道运输、天然气供应和市场准入等重要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随着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推行,俄罗斯作为欧盟主要能源供应者的地位会有所下降,但这一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仍是双方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对欧盟尤其如此。在合作与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将成为未来对话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