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国资》2009,(12):84-86
上海原有企业年金移交过渡期结束之际,为确保广大移交企业年金资产安全运营,在国家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养老")本着安全、平稳、发展的原则,开发设计了三款金色系列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即"长江金色晚晴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长江金色交响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和"长江金色林荫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用于全面承接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资》2009,(12):81-81
<正>编辑指引上海原有企业年金移交过渡期结束之际,为确保广大移交企业年金资产安全运营,在国家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着安全、平稳、发展的原则,开发设计了三款金色系列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即"长江金色晚晴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长江金色交响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和"长江金色林荫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用于全面承接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09,(12):82-84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两年的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年末即将面临封闭期结束。现在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总体运营情况如何?长江养老在过渡计划转换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做过哪些研究和探索?过渡计划结束后如何转换?对于广大企业年金客户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为此采访了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和本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上海市原有企业年金自2008年1月1日整体移交至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养老")设立的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以下简称"过渡计划").两年来,长江养老始终坚持向广大企业和职工提供专业、优质,便捷、安全的企业年金管理服务,并以稳健的资产配置和正确的投资策略,经受了整体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积极配合上海市有关方面全面解决非规范资产的风险问题,实现了上海市企业年金的平稳过渡和规范管理,在实现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和运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10,(10):90-92
上海从1993年开始试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即现在所说的企业年金。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的企业年金实施时间长,发展基础也较好,但由于年金配套政策等方面还在探索和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和普及度。截止2009年末,上海企业年金的参保人群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群的比例不到20%。许多单位和个人对于企业年金还不太了解,常来电咨询建立企业年金到底有何好处、企业年金如何建立、年金计划如何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为此本期编辑汇编了企业有关企业年金的常见问题,期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资》2012,(7):74-75
2011年长江养老保险股份公司在全国首家创新探索拓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在监管部门批准下,先试先行参与上海公共租赁房债权融资计划,探索出一条养老金投资更直接地参与实体经济服务的路径,并因此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  相似文献   

7.
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正在逐步成为今后企业年金市场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当前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探讨了保险业拓展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按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设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组成。企业年金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制度的平稳过渡,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与竞争力,减轻政府的负担和基本养老保险的承受力,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有关规定。政策的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入认为虽然政策给予了企业年金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部分单独计税的个税优惠.但与预期的企业年金税优政策相比.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计划按照筹资和运作模式的区别广义上可分为“确定给付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缩写为DB)”和“确定缴费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缩写为DC)”两种模式。本文从企业年金理论角度和历史发展沿革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探讨我国新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的合理性。认为DC计划和DB计划各有利弊,应该相互补充。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初期,不宜将运行模式限制为单一模式,不宜对每一角色的定位加以严格限制,不应排斥DB计划,但从长远来看,DC计划应成为我国企业年金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朱薇 《北方经济》2006,(6):25-26
劳动社会保障部两个《办法》的颁布,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确定为缴费确定型(DC)完全积累制,随后一些业内专家也指出应将DC型模式作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惟一选择,而不应再发展DB计划。但本文认为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单一化是不太可取的,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原因,主张鼓励DB计划与DC计划的共存与竞争,并努力寻找结合两者优势,趋利弊害的复合式企业年金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期,2014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获奖项目揭晓,长江养老"首支企业年金参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获得上海金融创新奖一等奖,这已是长江养老连续第五年获得上海市政府颁发的金融创新奖项。"首支企业年金参与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是长江养老通过设立股权投资计划和股权型养老金产品,代表惠及广大公众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第一单央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已初步形成,但发展依然缓慢,多为大型国企所带动,中小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多样化的年金计划模式供不同的企业选择,成为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深入分析企业选择年金计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年金不同计划模式的特点,对国有大型企业、三资跨国企业、中小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四种不同类型企业各自适用的年金计划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亟须大发展,但却面临覆盖面过窄等难题。而美、英两国在职业养老金制度发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1世纪初建立的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制度在提高职业养老金计划参与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借鉴美、英两国职业养老金自动加入制度,也许有助于破解中国当前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难题。但是,考虑到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自动加入制度的设计应该重视一些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恰当的合格企业年金计划条件、有效的鉴定测试机制、良好的过渡计划、有力的税收优惠支持和高效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OECD发达国家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或是小型企业,都倾向于选择以集合计划的方式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当前中国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两个重点难题是覆盖面窄和治理结构复杂。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栏目的四篇文章对年金制度改革提出了几项主要建议:一是实行自动加入制度,其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恰当的合格企业年金计划条件、有效的鉴定测试机制、良好的过渡计划、  相似文献   

17.
于阳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05-107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是年金运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它是整个年金计划中面临风险因素最多、直接决定计划成败的环节文章首先归纳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国外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模式,最后梳理了企业年金基金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券选择、组合管理、交易执行到风险管理一整套投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09,(2):72-73
随着企业年金业务在国内的不断扩展深化,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在近几年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企业年金客户已经超过30000家(见图1)。而根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以年均29%至44%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首次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做出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欲寻求迅速发展。本文对11号令中集合年金计划相应规定的突破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11号令在实施过程中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优秀企业年金计划得出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启示。最后从完善政策法规支持、年金计划创新和加强年金监管三个方面提出健全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修订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23号令),其中有关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修订引起广泛关注。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大范围内有所突破和改变,是否会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类投资、不动产或未上市股权投资开闸放行,都成为企业年金客户关心和业内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