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波 《西部大开发》2011,(3):39-39,47
永3断块位于永安油田的中部,北面为永3北界大断层,西南方向与水体相连,东侧为永2大断层,属多油层、中高渗透、稀油复杂断块油藏。永3断块为老油区,地层复杂、油藏类型较多。随着日益不断的开发和长期注水开采,地下注采失去平衡,破坏了地层原来的压力系统,致使同一口井内多套压力系统并存,油气水处于较为活跃状态,层间窜通严重,固井时漏失、油气侵窜现象较为突出,该断块井主要表现为漏失井、高压井和长封固段井,所有这些均影响了该地区的固井质量。通过优化水泥浆体系、改进固井工艺、使用高效驱油剂等措施的实施,使该区块的固井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苏月琦 《西部大开发》2011,(3):31-32,35
户部寨气田是东濮凹陷最富集的煤成气藏之一,其天然气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相干体、水平切片技术,对户部寨地区的构造进行精细刻画,分析主控断层组合及展布特点;以构造平衡的原理分析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特点和演化序次,提出该地区四个构造阶段演化模式;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沉积期断层活动性、沉积可容空间变化、距物源距离分析古地形的方法,恢复主要目的层段的古地貌,再根据砂体空间变化修正恢复结果。  相似文献   

3.
T103断块位于胜坨油田胜一区北部,坨庄构造北翼的凹陷地带,属于砂岩构造岩性油藏。该断块属于小断块之一,渗透性、孔隙性较差,发育的层位仅有S=81、82两个层,老区开采S=81、82,南扩新区开采S=81层。为了实现小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对该断块实施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同类小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业。  相似文献   

4.
构造特征控制着煤层展布规律和煤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查明矿区构造发育特征是煤矿安全开采的基础。为厘清大同煤田塔山矿构造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基于地质详查报告和野外实地勘探工作,划分了不同延伸方向的构造体系;依据区域地质志及前人研究成果,厘定了不同体系构造的形成其次和形成的应力机制。结果表明:塔山矿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大多为开启性正断层,逆断层罕见;发育① NE-SW和NNE、② NW-SD和③ NEE和E-W 3个体系构造;分别形成于燕山早—中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和海西—印之期,喜马拉雅晚期—现代构造运动加强和改造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塔山矿的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东辛油田东营组-馆陶组次生油气藏断层广泛发育,且活动时间长。受油稠、出砂、断层识别困难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勘探开发停滞不前。通过对该类油藏油源类型、储层沉积体系、断层组合及与砂体配置关系、圈闭形成等的研究,落实断裂、油源及砂体的有效配置为主要的成藏控制因素。另外,浅层油气藏的成藏也受宏观构造背景控制,大型油源断层附近油气易于富集,成藏模式以反向断块成藏为主,局部受岩性控制,具有较大的勘探空间及潜力。  相似文献   

6.
辽东东地区受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的影响,构造格局和构造样式多样,本区勘探程度低,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其油气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进程。通过对洲油气成藏特点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的优势运移方向,归纳总结了油气成藏模式,有利地推进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7.
杨营黑虎庙井田地质构造复杂,对采区布置、综采块段以及煤炭的开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而制约了煤矿生产效益。依据矿井勘查报告,应用构造地质学和矿井地质学等理论,系统地分析矿井构造特征及发育规律,并从井田所处的鲁西隆起构造演化入手,探讨了不同期次构造对研究区的影响,从而揭示矿井构造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杨银 《魅力中国》2014,(15):279-279
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主要集中在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区、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盆地冲断带、成熟勘探地区、新勘探地区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在油气地质基础理论方面,前陆盆地的构造分析更加强调对沉降特征反演化历史的研究,并且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已应用于储层预测:对盐构造的研究集中于演化特征对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台地形成的控制因素更加明确;深水沉积模式日趋完善。勘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由单一技术向多项技术集成以及高精度、数字化、模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尚学 《魅力中国》2013,(13):333-333
一、12418工作面概况 12418工作面位于12318采空区以南,其轨顺沿12318采空区布置且位于12318工作面的下阶段并与采空区之间留有7m煤柱,该面南至F1—1断层,西至西一8煤煤层回风下山,东至十一西勘探线。该面走向长1727—1767m,倾斜长220m,轨顺标高-676---540m,运顺标高-725--601m,距F1—1断层最小煤柱27m,构造地质条件复杂。  相似文献   

10.
埕东北坡沙三段具备优越的生油条件,但由于地层超剥关系、油气成藏复杂,一直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其油气规律认识不清,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地层油藏的勘探进程。通过对该区扇三角洲油气成藏特点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成藏具有多环带状分布、相带控藏的特点,并归纳总结了成藏控制因素,有利的推进了该区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分辩率层序地层研究,重新建立了目的层地层对比关系;应用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震相干技术、正演技术、小构造研究技术对构造储层特征及断层封闭性、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整体研究和认识。通过断层封闭性分析和油气生、运、聚研究.搞清了文123块油气富集规律。按着勘探开发一体化的思路,对文123块进行勘探开发及注采配套完善,为加快区块产能建设步伐,对区块按进行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原则,并进行注采配套等工作。在该区块实施评价井、开发井9口,年累产油3.7072×104t,天然气600×104m^3,新建产能4.4×104t。  相似文献   

12.
从油气运移、油藏类型及分布、油气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孤岛油田西南缘的馆陶组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有油源断层、不整合面、输导性岩层和网毯式运移通道四种类型,能够形成构造、岩性、地层以及复合油气藏,油气成藏主要受到油源断层、微幅构造脊及储层的发育程度等控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必须选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开采方式。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构造多的薄煤层矿井来说,打放工作量大和产矸量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影响开采效益,制约矿井高产高效。本文分析了矿井采掘活动不同阶段和断层构造不同产状,采用超前管控手段,从巷道布置、回采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处理方法。通过采取优化炮眼结构、超前放顶卧底、缩短揭煤距离等措施,断层对薄煤层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影响大大减少,采掘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有限的煤炭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这样可以提升矿井经营效果,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缓解矿井生产接续紧张局面,实现经济有效、安全快速过断层的目的,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杜勇 《科技和产业》2022,22(9):314-319
为了解决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冒顶、底鼓等支护失效问题,以袁店一井煤矿深部复杂构造区失修岩巷为工程背景,提出高强锚注综合控制系统来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典型岩巷高强锚注综合控制技术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强力锚固约束支护技术方案以及锚注一体化补强支护技术方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具体“高强锚注”主动支护技术方案,并且在103大巷进行现场试验。后续监测表明支护效果良好,切实解决深部大规模复杂构造区岩巷长期稳定性控制难题。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深部复杂构造区岩巷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密坳陷发育三套烃源岩,上构造层发育有中下侏罗统、中上三叠统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三堡凹陷,下构造层发育石炭系烃源岩,石炭系烃源岩全区分布,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及灰岩、凝灰质泥岩等,源岩品质较好,综合评价为较好~好生油岩。在坳陷北部发育三叠系、侏罗系碎屑岩储层,分布范围局限;石炭系发育有火成岩储集层,全区均有展布,岩性以喷发岩-火山熔岩为主,早期抬升风化改造,具有改造形成有效储层的先天条件。坳陷内发育多个构造圈闭发育带,圈闭以构造类圈闭为主,大型构造圈闭具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继承性发育的特点。综合准东、三塘湖盆地分析,哈密坳陷石炭系应该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郑新强 《魅力中国》2011,(1):148-148
随着青东区块和垦东区块滚动勘探力度的增大,一批薄隔层井也相继出现。这些地区地层构造复杂,油层和水层相隔距离很近,而且对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的固井质量要求很严格,这就增加了固井施工和保证固井质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传统有线地震采集仪器受带道能力限制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已无法满足复杂环境、高精度的地震勘探应用需求,因而存储式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应运而生,其特有的工作模式使其在陆地勘探和城市勘查工作中脱颖而出。应用实践表明,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可以使地震勘探的工作效率、采集质量得到较好提升。  相似文献   

18.
孙吉 《中国西部》2011,(22):80-87
根据地质学者的研究,重庆市域内存在多重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弧形褶皱断裂带等。各构造体系复合连缀,不同的岩层组合,不同的构造特征,不同的发育留痕,塑造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态,加上长江、嘉陵、乌江以及众多水系侵蚀切分,交叉纵横,气象万千。造就这里放眼山重水复,皆是景观至美之境。  相似文献   

19.
巩建飞  刘东阳 《魅力中国》2013,(22):399-399
告成煤矿二1煤层开采受到煤层项板上覆砂岩含水层的威胁。加之项板滑动构造破碎带等构造复杂,顶板涌水机理不清,多次发生项板涌水事故,涌水水源及通道也需进一步查明。为此告成矿主要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研究滑动构造岩体结构特征、滑动构造影响下覆岩破坏特征及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复合裂隙岩体涌水机理.总结出一套涌水水源快速判别及顶板水害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分析了添子城复背斜南西翼矿区的褶曲、断层等构造形迹特征,研究了构造体系复合特征。研究发现,龙洞背斜、三墩向斜是对本矿区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地质构造;断层对区内煤层的影响明显,次级褶皱影响较小;矿区显示的各种构造形迹主要属于北西向构造带的构造。本次分析成果对今后该区域进一步工作及其他地质工作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