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念 《特区经济》2005,(7):81-83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区域内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表现为一系列经济指标值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就业水平、人口规模等的量的增加,而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始终存在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总供给、总支出、政府调控政策等。就总供给而言,因为供给方面的因素变动必然引发区域经济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3,(18):58-58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最新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显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从加快解决中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矛盾入手,而且1997年以来,中国地区增长格局已出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诸多经济政策中,区域经济政策则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政策。本文试图就我国增长方式转变中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区域经济政策的运行现状以及调整、优化区域经济政策的重点取向、主要内容等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加快甘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年  徐荣华 《发展》2006,(8):66-67
研究显示,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滞后必然导致西部地区整个经济发展的落后.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甘肃民营科技企业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发展严重迟滞,与临近省区相比也处于劣势,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竞争力.加快甘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是推进甘肃"工业强省"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是缩短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原因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91年间,中国实施了以内地为重心的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以东部为重心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伴随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展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出现了经济重心向东部沿海倾斜的显著特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由此形成的效应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6.
多极增长格局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以2003—2015年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模型,分析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行对我国多极增长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行显著地促进了增长极内站点城市的经济增长,对非增长极站点城市的经济增长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总体上,高速铁路建设有利于七大国家增长极的经济增长,是影响多极增长格局发展的积极因素。比较而言,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行对长三角、关中、成渝、中原这四大国家增长极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对环渤海、珠三角、长江中下游这3个国家增长极的经济增长虽有促进作用但尚不明显。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发挥高速铁路对多极增长格局的积极促进作用,在全国形成多极支撑、相对平衡的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7.
上海要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朱象贤一、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总体而言,上海的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正处于转变过程中,既有较明显集约型因素,又未摆脱粗放型增长的基本格局。主要反映在:...  相似文献   

8.
张三喜 《特区经济》2011,(7):220-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所探讨的焦点,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层面和所选取的数据以及计量方法差异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都一致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新疆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新疆经济的增长,因此研究新疆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新疆为例,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仲品 《中国西部》2012,(28):68-73
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实力是息息相关的。随着“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逐步由“东快西稳”向“西快东稳”转换。伴随着西部地区近年来持续的高速增长,西部会展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定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面对新形势,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增长理论框架下,将1952-2011年以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为节点划分为三个时期,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估算了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率,并对增长方式进行了判定。结果发现:整个时期各区域发展中资本的贡献率均最高;随着经济环境及政策等的改变,不同阶段各区域发展中要素贡献率有所变化;整个时期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均属高度粗放型。各区域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维持资本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并不断加大教育及科技投入,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晓 《河南经济》2003,(6):25-25
区域经济发展表明,经济增长在区域上是不均衡的,某些地区表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增长;经济增长在时间上也是不均衡的,像有时快、有时慢。对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来说,有可能出现大踏步地超过其他一些地方.也超过自己过去的现象,就象青蛙似的一下跳得好高,这就是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蛙跳效应”。  相似文献   

13.
曾宪达 《浙江经济》2007,(11):31-31
世界上最发达地区都是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存在,我国经济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就浙江省范围来看,浙中地区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工业基础等特质,能够形成与浙江其它地区的相互支撑、相互接应、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易于聚集、易于扩散的格局,是浙江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唯实 《发展》2006,(12):67-68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培育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那么,西部地区采取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这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主要以区域分工的演变规律为背景,说明区域分工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和平与发展共存的格局下,世界经济总的发展呈增长的态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4%,据联合国2005年1月25日发布的“2005年世界形势预测报告”认为,200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可能略低于上年,但仍然可达到3.25%。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格局,特别是跨国家、跨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现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加快从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节约型发展转变、从赢得先发优势向拥有陶际竞争力转变、从城乡区域非均衡发展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从偏重经济增长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行业改革和发展逐渐成为焦点。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织。近年来,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其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关系,文章主要对江苏省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努力培育浙江经济增长的新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世豪 《浙江经济》2004,(22):20-24
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阶段正从初级发展阶段向现代发展阶段转变,增长结构、增长动力和增长方式都处于快速转换过程中。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结构变化趋势,从低要素成本向低制度成本、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支撑,努力构筑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丰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了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低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落后快进"格局尚未形成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差异、改革开放后的政策落差以及人力资本等内生增长要素的差异等。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发挥重点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功能分区和完善帮扶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