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光中的作品拥有不同的体裁、风格。感知相容。情理交织,诗文合璧,奠定了其登峰造极的文学成就。最具特色之处则是他的诗文是动静总相宜。动如滔滔黄河水顷刻间泄下、不眠不休,静如闺中小女子夜雨寄情、思绪缱绻万千。故我以为,先生可谓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也。 相似文献
2.
3.
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质构成一个综合体 ,即生命系统 ,而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光、热、空气、水、土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 ,构成了生命运动的环境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就是这两个系统的有机组合。任何生物有机体都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生存 ,人类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既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场所 ,又提供了人类从事活动的物质资源。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 ,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加强了 ,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剧了。因此 ,生态环境能否维持正常的运行 ,能否继续成为人类生存的良好基础 ,首先取决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本文通过对生命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资源因素、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社会发展与生态破坏、水资源发生危机等几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即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又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最早是没有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但一样存在了下来。靠的就是道德调节。同样,人类要实现腾飞,就要靠一种想腾飞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指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在讲群众语言、聚群众力量、谋群众利益上走在前面、干到实处、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6.
7.
室内生活环境营造的是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文化与生活结合的空间.是人类理性创造活动的结果。室内色彩的运用一方面能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人的视觉和情感的需要。对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体现生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近代,我们都在寻找另一个家园,但都无功而返。说明地球只有一个,家园也只有一个。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有害的影响。环境问题多种多样,有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态环境问题,也有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9.
人的活动的价值取向贯穿于人的活动过程的始终,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从哲学层面系统研究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辩证特性及其演变趋势和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人的活动本质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进一步确立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先民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远古文化,黔西观音洞、威宁鸡公山,桐梓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无不向世界诉说着在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贵州历史进入信史时代以来,文化构成形态复杂。从原始的部落遗存到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从各民族文化体系的传承到其各支系之间的千差万别;从中原文化到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越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释、道、巫、傩等诸多文化事象,都有真实存在。贵州建省时从周边省区划属贵州的地区,迄仍与其历史上的首属地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关系。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