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这是十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一次出现"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要从过去的"扩张型"演化为"双稳健型",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向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转变.在双稳健的政策下,我国就业如何进一步拓展,首先要对当前的失业问题和中国经济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报告中一些细微的变化及对相关问题的解答更是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对此,专家指出,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报告为后期货币政策指明了方向,包括明确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突出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提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而除了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中国经济预期的积极变化也特别值得关注,这既为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提振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10日-12日,中央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了中央经济会议,宣布了我国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其中"宽财政、稳货币"将成为主要思路。新一年,国家对货币政策的选择更趋向稳健。将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那么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基础,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从企业筹资、投资以及出口三个分析企业所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中国经济在下行压力中度过2014年。在2014年M2(广义货币)增速放缓、存款增速下滑等各项金融指标不利的情况下,2015年的货币政策也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带来了新元素: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M2的增长速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M2是观察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新信号,透露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一松一稳"组合重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7.
这是十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一次出现“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10,(12):9-9
<正>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新信号,透露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政策的新动向。"一松一稳"组合重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呈现加速上涨态势,CPI屡创新高,成为经济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2008年,央行将已实行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国家宏观调控开始致力于抑制通胀。虽然CPI  相似文献   

10.
98年以来,面对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我国宏观调控先后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市场需求不足条件下,其局限也是很明显的。这就必须注意发挥证券市场所特有的功能,始能实现主客体的最佳结合。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本文将着重就买方市场条件l‘的宏观调控机制进行论述。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中央银行根据不断变化了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即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或稳健的货币政策。所谓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在坚持贷款条件、防范…  相似文献   

11.
1993~1997年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开始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重的通货膨胀由1995年开始得到了抑制。1998~200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影响,我国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基于此,从1998年起正式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对1998年以来10年稳健货币政策的首次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央提出,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实证的角度看,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尺度的控制并不容易;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时点也很难把握。如何实施既不“紧缩”又不“宽松”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在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的寻求货币政策的平衡更不是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 ,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去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不变的背后显示出决策层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政策不变不意味着政策不会调整。  相似文献   

16.
2005: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对于西部大开发,我感觉有四个新的情况值得重视:第一,国家宏观政策局部调整给西部开发带来新的问题。中央提出所谓“双稳健”的宏观政策,这就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与1998年开始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比显然有了某些改变,  相似文献   

17.
央行宣布再度上调存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2010年以来第七次上调准备金率,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的"稳健"特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货币政策是政府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运用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经由一定的传导过程,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基本层面的问题就是考察货币政策的预定目标和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偏差大小。偏差越小,货币政策有效性越高。理论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1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定下步调。虽然稳健货币政策这一定性表述意味着此前宽松甚至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20.
国债作为三大财政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中起到了弥补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扩大内需的作用。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转机,稳健财政政策被提上日程,2007年继续实行"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新形势下国债的功能应再定位于经济结构调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金融资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