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08,(23):124-124
10月2日下午,“半山半岛·巅峰对话顶级奢侈品”地产论坛在海南三亚隆重召开,全国十余家媒体、国际奢侈品品牌高层及相关贵宾出席并发表精彩言论。开发商高层表示,自定位起,半山半岛就决心与全球奢侈品牌联手打造一个“滨海地产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9,(7):39-42
我们该如何看待一个定位为“奢侈品”的茶叶品牌? “与已论道,巅峰已随心”的论道·竹叶青,是“四川茶叶第一品牌”竹叶青06年初推出的顶级茶叶品牌。这一被定位为“奢侈品”的新产品,经过近4年的运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力量,连续三年受邀参加Top Marques国际顶级奢侈品牌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当奢侈品在西欧、日本节场上遭遇了普遍的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来自荷兰的“世界顶级生活体验中国峰会”、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奢侈品展“2005上海国际品味生活展”纷纷登陆中国,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在中国选址开店,从来没有见过的奢侈品让国人睁大了眼睛,同时睁大眼睛的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奢侈品生产商们,他们确认中国可以拯救他们,正如法国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预言,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4.
宋岳江 《浙商》2013,(9):117-117
在LV、Gucci、Hermes等一众国际奢侈品大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收入囊中后,奢侈品已不再像以前一样只为极少数人所拥有,“这些顶级国际大牌,现在渐渐成了顶级时尚大牌。”在香港新天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偬睿看来,很多同际奢侈品大牌已不再“奢侈”。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经营》2011,(9):138-138
日前,国际顶级奢侈品品牌万宝龙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万宝龙艺术赞助人系列”二十年珍藏展终于来到上海,在徐家汇东方商厦正式揭幕,  相似文献   

6.
远宁 《大经贸》2008,(1):66-66
1.8亿元的天然根雕、2000多万元的象牙汽车、28万元的极品洋酒、10万元一位的筵席、8万元的体检套餐、1.8万元一盒的巧克力……荟萃国际名牌顶级名作与岭南特色精品的“第二届广州国际奢侈品展”于2007年12月13日至16日在广州锦汉展览中心举行。由中国国际奢侈品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博亚国际集团主办的本次展览共有80多个顶级奢侈品牌参展,展会面积达9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周莹 《新财富》2006,(2):98-99
2005年7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宣布与法国巴黎高等经济商业学院和意大利博科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合作,创立“中国—欧盟品牌建立与时尚产业管理课程”。此项目是国内第一个聚集奢侈品和时尚产业管理研究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并且得到了欧盟的Asia Link基金支持。紧接着,巴黎高等经济商学院又在年底作为海外合作方,主办了在上海举行的“顶级品牌中国峰会”。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奢侈品市场。  相似文献   

8.
由权威机构WBL评出的“世界顶级奢侈品100品牌排行榜”上,TESIRO通灵、Cagier、LV等齐齐入选,这些带有“非生活必需性”、“价格高昂”两大显著特点的奢侈品牌,凭借何种魔力让“穷人”、富人”都心甘情愿对之顶礼膜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姚研成说:“做铁观音,福建人不服我;做龙井,浙江人不服我。后来我决定干脆推红茶……”姚研成由此开始推广“非知名茶叶”,推出中国顶级奢侈品品牌红岁。  相似文献   

10.
何子 《销售与管理》2006,(12):28-29
在“独特、稀有、顶级宣传”方面和其广泛的可得性、高度推崇的“必须拥有”方面之间,奢侈品品牌力图保持着完美和谐的平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河松 《成功营销》2009,(2):22-22
如今奢侈品走大众化路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在奢靡风日益风行的亚洲,利用二线品牌扩大销售的做法似乎相当可行,无怪乎出现“麦奢侈”一说,意思是消费奢侈品如同消费麦当劳的汉堡一样普遍了.然而,香奈儿、普拉达、阿玛尼等这样的顶级时尚奢侈品牌却并没有为了追求销量而一味走“亲民”路线,而是开辟出新的商业领域,以独特的形式吸引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新财富》2013,(2):62-65
3.68亿英镑的收入规模,63.4%的年复合增长率,逾350个顶级合作品牌——作为奢侈品电商“鼻祖”的Net-A—Porter交出的这组数据,足以驳斥一切互联网只能卖廉价货的论断。在时尚杂志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外壳之下,Net—A-Porter的制胜法宝在于强大的品牌网络支撑,而这怡恰也是中国“所谓”的奢侈品电商们最为欠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新财富》2008,(2):108-111
目前奢侈品业各大子行业的渠道铺设路径出现了较大分化。在钟表和钢笔等中国产品缺失的领域,国际巨头运用更为准确的市场和文化定位“精准推广”;而在烈酒、珠宝和服饰等中外产品共存的领域,奢侈品巨头开始布局中国本土“奢侈品”。这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培育本土奢侈品牌的沃土,本土企业缺的是国际奢侈品巨头运作品牌的经验与手段。  相似文献   

14.
法国是全球“名牌”最多的国家,从香水、箱包到服装、葡萄酒,集中了“夏奈尔”、“路易威登”、“伊夫·圣洛朗”、“干邑白兰地”等众多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随着全球假冒侵权行为日益猖獗,法国政府近年来也逐渐加大打假力度。  相似文献   

15.
静先 《中国电子商务》2006,(10):144-146
借着对“中华国酒”的采访,我们认识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乔洪先生。这是一个颇具儒雅风范、在政坛、商界历经风雨的男人。从他谈笑风生、挥洒自如的态度中,我们隐约看到了未来国际奢侈品市场上一个顶级品牌领袖的风范  相似文献   

16.
孙雷 《广告大观》2006,(2S):52-55
“存在即合理”,如果把这句被理论界持长久争议态度的话用在当前的奢侈品品牌消费上,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从国际范围的奢侈品消费,到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奢侈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标志。奢侈品品牌塑造及其独特的传播规律,也自然成为营销界关注的热点。本专辑试图提供第三方的专业平台,旨在为众多的传播代理机构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参考:从“奢侈品牌的奢侈本质”、“不要小看奢华的竞争力”、“奢侈品牌运作潜规则”、“制造渴望的奢侈品牌传播”、“中国消费者的奢华消费与营销哲学”、“奢侈——中国酒的新蓝海”等系列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有关“奢侈品品牌消费”的概念正悄悄来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财富》2012,(2):92-95
中国消费者义无返顾地在世界各地大肆扫人奢侈品,国际大牌把“到香港上市去”当作新的时髦选择。奢侈品牌努力在中国市场实现名利双收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践行“拿来主义”,出击海外买人现成的奢侈品牌。于是,一出“中国拯救世界经济——奢侈品版”的大戏轰轰烈烈地上演。  相似文献   

18.
杨明刚 《中国广告》2007,(2):144-149
什么是奢侈品品牌?奢侈品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在国际奢侈品行业,奢侈品(Luxury)被界定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呈一片繁荣之势,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市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不在限制外资品牌开设专卖店开始,在中国开设专卖店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最普遍的方式。对于实力雄厚、品牌历史深厚的国际奢侈品牌而言,更是如此,专门店从一线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大力渗透,逐步主导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不正常的繁荣景象,也日渐影响着大众畸形的品牌意识与消费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引导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钟超军 《品牌》2005,(11):68-69
一个真正的奢侈品品牌,是需要“梦想和艺术”来浇灌的,过度的“金钱功利”会亵渎一个奢侈品牌固有的高贵和圣洁。塑造一个奢侈品品牌要耐得寂寞,受得诱惑,经受得住考验。某种程度而言,追求盈利和奢侈品品牌,两者恰如一个一上一下的跷跷板,要锻造一个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就不要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与盈利相比,梦想本身更为重要。法拉利从奢侈品品牌的神坛坠落,正是源于急功近利的盈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