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动态物流联盟中基于不对称Nash模型的利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动态物流联盟中应用不对称Nash模型的意义 动态物流联盟是指拥有不同关键资源的几家物流企业,为了快速响应某一市场机遇而结成的一种暂时性的联盟。它通过物流企业间的资源整合与有效协作,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动态物流联盟形式的出现是物流组织在制度上的一次创新,是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乡镇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本质上是物流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形成的契约合作关系,伙伴参与联盟的直接动力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良好的伙伴关系是组建联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而维系伙伴关系的动力就是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利益产生的双重效应,既使合作各方产生合作的要求,又会因为利益分配的多少、偏向而影响动态物流联盟的健康和稳定运行。因此,如何设计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是确保动态物流联盟成功组建和通畅运行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物流金融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其运作效率和持久性,文中在Shapley值分配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物流金融联盟的合作风险,通过将风险因子引入至Shapley值中,并运用于物流金融联盟分配利益的计算,可以作为企业是否参加物流金融联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凤科  高宁 《物流科技》2012,(12):61-63
在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中,合理的利益分配对于联盟的成功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使用Shapley值法计算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管理能力因素,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量化,使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结果得到了更加合理的修正,能够从风险管理能力角度更好地把握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成员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李辉  李夏苗 《物流科技》2008,31(10):58-60
通过对物流企业联盟的构造模式分析,提出了各成员企业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通过运用Shapley值法,建立了物流企业联盟评价成员的权力指标确定模型,运用该模型定量计算盟员企业基于Shapley-Shubik势指标和联盟总收益影响要素的利益分配比重。该方法体现了盟员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实现了联盟利益分配的柔性化。文中算例表明该模型有较好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战略联盟实质上是联盟主体为实现利益“双赢”而达成的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为联盟双方创造了新价值,这些新价值分配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战略联盟的生存和绩效。军地物流战略联盟也创造了新价值,这些新价值的分配对联盟各方同样是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军地物流战略联盟所创造的价值,并提出了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构建行业内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行业内集中研发联盟如何通过现实中常用利益分配策略的优选防范合作研发中的道德风险,激励成员提高研发投入,提高合作研发成功率。研究表明,市场收益和相持收益能有效激励联盟成员增大研发投入;比例分配下联盟成员研发投入高于平均分配,因此行业内研发联盟宜采用比例分配来规避道德风险,激励成员增大投入。  相似文献   

7.
当前企业由于供应链联盟,它的绩效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联盟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公平反过来又直接影响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制造企业付出成本、基于制造企业贡献大小、基于制造企业地位这三阶段的制造企业联盟利益分配模型,从而对制造联盟企业联盟利益分配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联盟利益如何分配是关系到联盟稳定性和能否使联盟整体效益达到最优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考虑到联盟中部分企业间存在的联结依赖关系及这种关系能够给联盟带来额外收益,针对应用Shapley值法进行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Shapley值修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证明该策略不仅保证了联盟的稳定性,而且使得联盟整体收益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构建成果共享型研发联盟合作研发博弈模型,探讨了成果共享型研发联盟成员在两种分配方式下的投资战略,分析了分配方式和研发技术风险如何影响成员投资战略。研究显示,按投入比例分配方式下,技术风险和市场收益越高,联盟成员期望投入越大,因此,成果共享型研发联盟比较适合高风险、高收益行业内的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按投入比例分配比平均分配更能刺激联盟成员多投入研发资源,因此,成果共享型研发联盟应尽量采用该方式分配收益。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联盟利益如何分配是关系到联盟稳定性和能否使联盟整体效益达到最优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考虑到联盟中部分企业间存在的联结依赖关系及这种关系能够给联盟带来额外收益,针对应用Shapley值法进行供应链联盟利益分配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Shapley值修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证明该策略不仅保证了联盟的稳定性,而且使得联盟整体收益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欣红 《物流科技》2013,(11):46-49
宁波市在2006年至2011年间物流业与商贸业都获得了与GDP相近的增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是宁波市商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以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低端业务为主;从联动模式来看,批发企业以外包为主,大型零售企业以自营物流为主,中小型零售企业则以供应商物流为主,与物流业联动有限.导致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不足主要因为产业联动的政府政策不完善、物流商贸联动机制不足、宁波市目前提供高端业务的物流企业不多等等.因此需要积极发展多种物流模式,如联盟或者共同配送;加强和改善商贸物流双业联动的政策扶持和商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构建战略联盟是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从解释物流战略联盟的内涵出发,阐述了物流战略联盟的形式及伙伴的选择,并分析了日本伊藤忠商社与台湾康师傅国际集团联盟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3.
电子物流联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股权联盟是中小物流企业形成一体化服务能力的有效方式,而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又使传统的非股权联盟不断演变,形成新型的联盟形式,即电子物流联盟。从电子物流联盟的产生、特点、构成三方面分析了电子物流联盟的内涵;指出功能完备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可为电子物流联盟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物流联盟应用模式;最后,以某快递公司以及公共物流平台为例,介绍了电子物流联盟的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我国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建立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毅延  王健 《物流科技》2006,29(10):68-71
企业联盟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联盟特别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建立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企业的规模、网络系统以及服务水平与国外物流企业相比较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建立基于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自营、联营和外包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应在充分了解各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逆向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婷  吴旻 《物流科技》2006,29(8):6-8
近年来,物流业逐渐发展起来,但在我国很大部分的物流企业都还是中小型企业,服务质量差、资金少、服务范围有限。而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案就是建立物流共同化联盟。本文建立了一个物流共同化联盟的模型及提出了联盟的发展方向和现存的一些问题,同时举了一个实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环境下建立虚拟物流企业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现阶段物流市场的竞合特点,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两个物流企业构建虚拟联盟的博弈过程,并给出其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环境下的多个物流企业竞合的一般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经营现状,主要分析了B2C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经营模式上可以选择的物流外包和战略联盟两种方案,指出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小物流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锐东 《物流科技》2011,34(3):72-74
详细阐述了中小物流企业市场细分策略、中小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策略以及中小物流企业深度营销策略,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应  王振锋 《物流科技》2009,32(11):43-45
为了促进港口企业更好的形成物流服务供应链联盟,进一步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效率,通过调查研究与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我国港口物流服务及供应链联盟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物流在港口发展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标准化程度以及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不足;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