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省会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模式探析——以郑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发展低碳交通模式为例,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探讨其面临的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并对发展低碳交通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希望能为省会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模式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郑州发展低碳交通模式为例,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探讨其面临的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并对发展低碳交通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希望能为省会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模式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现从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入手,阐述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展开初步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低碳经济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从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转型、基于柔性能力促进服务业竞争力提升、通过基地建设促进服务业获取集聚经济效益等三方面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路径,以期时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是我国节能减排三大重点领域之一,重庆市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为首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根据对重庆市低碳交通建设现状调研,详细分析了重庆市交通特征和低碳交通建设成果。根据调研成果,从政策,市场,规划,科技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为减少交通建设、运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低碳交通成为必然选择。北京作为我国交通问题突出的城市之一,积极发展低碳交通并采取了相关措施。本文在分析这些措施利弊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北京低碳交通的发展对策,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阐述了低碳交通的内涵,对发展低碳交通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在发展低碳交通方面的经验,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武汉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人类必须转变目前的生产方式,生活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2.
低碳物流逐渐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如何让物流金融业适应经济发展的低碳要求,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结合低碳经济对现代物流金融的挑战,从政府、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对低碳视角下物流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生态省建设已初具模型,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开发。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物流,是促进天津地区物流产业的长远目标。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物流业作为我国重点产业之一,需要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论述了低碳物流对美丽天津建设发展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天津发展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快低碳物流在天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阶段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与演变。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农民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合作社联合体最为弱势群体联合起来对抗市场经济中商业壁垒和产业垄断的一种组织形态,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降低市场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合作社联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横向联合和纵向深化两个方向构建新型、低碳合作社联合体已经成为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环境因素,给开发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开发区从建立至今,努力探索低碳制造引领、土地集约使用、污染物总量控制、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模式,不断地在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机制创新等领域进行实践,坚持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陕西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省份,这是陕西物流发展的劣势。在低碳经济时代,陕西省应当积极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进行低碳物流研究,使物流走低碳化之路,可使陕西物流发展变劣势为优势。本文介绍了低碳物流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陕西省发展低碳物流的新思路,分析了陕西省发展低碳物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陕西省物流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中根据长株潭地区低碳物流发展现状,从完善低碳物流的政策和法规环境,统一物流规划,制定低碳物流指标,开展物流税收方面的改革,加快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设置低碳物流监管标准等六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低碳物流发展的政策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