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准备进攻! 不知道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巧合,前几天中国邮政刚刚宣布将租用5架飞机用来为中国的包裹运送提速,4月3日,世界上最大的包裹运送公司、世界第11大航空公司,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货运航空机队之一的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的首架直航中国货机“UPS中国速递”  相似文献   

2.
《大经贸》2004,(9):26-28
外资速递公司的竞争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UPS 是世界最大的包裹投递公司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领导者,本刊记者就此问题特地专访了 UPS 中国华南区高级经理钟展荣先生。  相似文献   

3.
知道UPS除了速递还有一份“打杂”业务的人并不多。然而,这却是UPS增长最快、钱途最光明的业务——供应链解决方案。它代表着UPS这家速递巨头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 TO后,国际物流企业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而像FedEx(美国联邦快递)、UPS(美国联合包裹)这样的跨国速递业巨头,则在之前就已悄悄地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部署。有数字表明,在2004年的国内速递市场,中国邮政的EM S市场占有率为40%,DH L占30%,UPS占10%,FedEx占10%,其他占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递行业也越来越流行,除了传统的中国邮政EMS,更多的民营快递企业和国外快递企业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活跃起来。像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中通、民营、顺丰等快递,已一跃成为中国速递行业的中坚力量;国外的UPS、Fedex,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国内快递市场。在快递企业林立的今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本文通过SWOT分析,找出民营速递现在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并针对民营速递目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达到节约民营速递的物流成本,完善民营速递物流系统,提高民营速递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民营速递的整体质量,打造深受客户的信赖的速递企业。  相似文献   

6.
EXPRESS     
《环球供应链》2005,(8):6-6
UPS内外兼攻战略提速,中外运敦豪建成质量控制中心,联邦快递在穗建转运中心,亚太速递商关注邮政改革  相似文献   

7.
民任 《中国市场》2003,(1):25-25
<正> 在日本,无论是国际速递业务还是国内速递业务,竞争都十分激烈。国际上的跨国快递公司如DHL、Fed Ex、UPS、TNT等,以及日本国内的佐川急便、宅急便等大型私营快递公司,均给日本邮政速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积极开办新业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7日,美国物流企业UPS(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与财新传媒联合发布《“优强中国造TM”企业整备度指数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项调研结果和相关研究明确了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出口制造企业为保持领先地位需要具备的重要特征以及亟须实施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对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速递运输公司UPS.对于企业管理中“抠”同样有不一样的看法。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联邦快递对于一个重要管理概念的辨析:员工是公司的资产还是成本?  相似文献   

10.
从包裹速递公司转型为供应链服务提供商,UPS怎么让分布在全球的所有员工理解公司的这一战略转型,理解和接受新的品牌承诺,并付诸于行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UPS基本上停留于“不间断电源”的层次上,而随着APC的进入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将UPS由原先的“后备电源”演进到了“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电源保护方案”,成为了与网络有机相连的具有智能的一部分。APC对网络UPS的全新阐释是从何而来的呢? 程:在总结了UPS电源应用技术、UPS发展趋势及网络科技发展动态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逐渐构勒出一整套不同于其它UPS厂商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开发独特技术特性的UPS产品及使用不同的公司经营理念,尤其注重UPS产品为电脑及网络应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中心是服务器市场。记者:APC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UPS市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非常拥挤了,光品牌就有近100个,更有以台湾的SANTAK和国外的UPS专业集团公司EXIDE等为代表的第一集团占据了中国UPS市场的绝大部分。APC面对激烈竞争的UPS市场,毅然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邮政速递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然而随着民营快递企业的崛起和外资快递企业的侵入,邮政速递业务不断下滑,如何增强竞争力,实现业务增长是邮政速递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邮政速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展开SWOT分析,结合现今中国速递市场现状,为其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速递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速递市场的全面开放,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速递运输公司UPS,对于企业管理中"抠"同样有不一样的看法。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联邦快递对于一个重要管理概念的辨析:员工是公司的资产还是成本?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回答。如果将员工定位于成本.那么企业要尽一切可能降低关于员工的福利或其他  相似文献   

15.
赵德 《市场周刊》2005,(30):12-12
近年来,哈尔滨市传统速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邮政速递(EMS)在民营速递的频频出击中,渐渐乱了阵脚。而民营速递在市场竞争中却像蚂蚁搬家一样渐成“气候”。哈尔滨市国有邮政速递公司在市场上单枪匹马闯荡多年,终因势单力薄投奔黑龙江省邮政。  相似文献   

16.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向各种电气设备提供稳频、恒压的交流电流的电源设备,是PC的重要外设之一。同计算机电源、稳压器等不同的是:UPS能够保护PC因低电压(<170V)而造成的数据丢失,特别是突然断电时能够提供一定时间的备用电力。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使UPS在网络电源管理、节约电能方面有重大的进步。UPS本质上是对电网供电质量的一种保证和补充,既使在供电质量较高的西方国家,UPS的应用范围也遍及银行、税务、医疗、政府等部门甚至普通的办公室用户。在中国,UPS的普及和推广仅仅是近20年的事,可以说是一个正在初具规模、稳步繁荣的市场。 UPS的市场总量分析 (一)UPS作为一种电源类型的外设,影响其销量的因素除了质量、性能等内部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其关联产品的销量,他们主要是PC机、服务器等。网络的组建和电网的供电质量与其销量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由于后者属于长期投资项目,所以我们认为影响UPS销量的主要因素是PC机、服务器的销量。对于1996年中国市场的UPS销售总量,各方面的统计和估计是有明显的差距的。有的称1996年中国小  相似文献   

17.
当今随着电商产业、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速递行业迅速发展,国内速递行业市场结构主要由外资速递企业、国有速递企业和民营速递企业构成,形成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的发展格局,顺丰速运作为如今民营速递企业中的龙头企业,自身国内业务不断拓展并积极向国际化延伸,文章旨在研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顺丰速运采用何种企业战略来站稳脚跟,主要以SWO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为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及对顺丰分区主管的现场采访,了解顺丰速运的发展战略及未来发展方向。尝试为我国民营速递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构建速递业立法体系,加强对速递业的法律规制,是我国速递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制定速递业立法规范,不仅要遵循一般法律规范所应遵循的立法原则与宗旨,还应充分考虑我国速递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避免与相关法律规定相互冲突。文章认为,制定速递业行政法规应明确速递业行业主管部门,经营范围及经营中禁止的行为,速递市场经营主体,速递业管理与处罚的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处罚主体,以及违反速递业行业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19.
自贵州省邮政速递公司改革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我国物流行业注入了强心剂,省邮政速递公司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这种大背景下,现阶段省邮政速递公司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这些瓶颈严重制约着省邮政速递奔跑的步伐。从这一点出发,为推动省邮政速递的快速发展,对上述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公司应尽快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二是全面加快业务种类整合,合理安排运力,打造邮政速递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卓越服务质量,大力提高邮政速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四是把握速递快速发展机遇,打造邮政速递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20.
邮政速递的市场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邮政速递在中国速递行业中市场占有率最高,堪称中国邮政发展的支柱业务.但面对实力强大的国外公司的竞争和国内各种类型的速递公司的竞争,邮政速递屡失市场份额.邮政速递公司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开发市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独立的家庭业务单位,实施独立的工作流程和独立的营销计划,开发家庭细分市场片市场;2、为不同组织客户提供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内容和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开发组织客户市场;3、开发新业务,培育新市场等市场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