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潜江市和监利县的263份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微观层面探讨影响其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和外部因素是驱动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关键因素;经济因素中家庭务农人数、经营耕地面积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兼业程度对其影响为负;外部因素中他人影响程度和技术培训正向影响农户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府应从加强低碳农业技术培训、开展低碳农业技术试点以及推进土地流转等方面促进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纳。  相似文献   

3.
林兰明 《山西农经》2023,(8):120-122
文章从低碳农业出发,立足于减少农业碳排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SEM模型回归系数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明显正相关;农户感知农业低碳技术易用、有用,则更愿意使用相关技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农业低碳技术专业工作人员应加强农业低碳技术宣传;建立政府补贴机制,引导农户生产绿色低碳农产品,减少农业碳排放等措施,助力乡村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破解农业碳排放问题是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新途径。方法 文章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影响关系。结果 (1)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2)基于投入要素视角,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间接实现“减碳效应”。(3)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农村产业融合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农业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结论 充分肯定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好政策、资金和技术的保障作用,深化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助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碳排放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构成,农业低碳发展对于我国实现3060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面向低碳发展,基于SBM方法构建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使用1998—2018年中国农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对面向低碳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科学量化,并运用ESDA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面向低碳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三大经济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较高、中西部较低;多数省份在投入指标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劳动力冗余和土地冗余的情况尤为严重;农业碳排放冗余是造成我国各省份农业生态效率不足的普遍因素;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模式,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农业活动空间关系密切。因此,应构建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地区和省域间的协调发展;优化农业要素投入,减少农业碳排放;加强农业发展合作联动,开展农业污染协同治理,从而实现面向低碳的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巨大,低碳化发展之路迫在眉睫。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农户受教育水平不高,低碳意识不够,低碳农业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发展不足,低碳农业科技推动力不足以及农业经营体制的制约。加强对农民低碳农业知识宣传和教育,开展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加强低碳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四个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有关“双碳”目标政策和行动路线图,以了解战略实施计划;以碳排放量和碳强度为代表的陕西省碳减排分析为起点,阐述陕西省碳减排工作完成情况,进而反映出碳减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绿电”发展和电源结构为代表的能源替代进程和负碳发展两个方面分析陕西省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实施进程、效果以及差距,并对陕西省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成效和不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户消费行为的低碳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户消费行为为突破点,立足于减少碳排放甚至于零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提出了采用低碳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碳排放;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消费;转变农户消费理念,提倡低碳生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和改善消费环境,科学引导消费等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低碳化水平,保障低碳经济和积碳减排效益,分析土地利用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以低碳化为目标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最大化碳储量和最小化碳排放目标函数,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结果显示:最小化碳排放优化方案优于最大化碳储量方案,最小化碳排放方案到2020年,正宁县碳储量达到786.36万t,碳排放则压减到48.91万t,净增量为737.45万t,较现状相比碳积储量净增12.19万t。研究表明:低碳优化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区域碳积储量,低碳优化方法是开展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有效方法,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低碳目标导向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兰州市为案例探讨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模糊线性规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构建模型显示碳蓄积最大化优化解与碳排放最小化优化解基本吻合。对兰州市2005年以及规划目标年的碳蓄积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估算,与原规划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到2020年兰州市年均碳蓄积量可增加14.7万t,年均碳排放量可减少18.69万t。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设用地和林地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碳排放量约占97%,林地、耕地、牧草地是主要碳汇,碳蓄积量约占84%。研究结论:低碳目标导向的优化方案对于增汇减源的效果明显,可为规划方案今后的修编提供借鉴和补充,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碳排放量逐年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挑战。因农业具有碳排和碳汇的双重特征,成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我国“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现以绿色发展为主导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融入绿色低碳发展过程”。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实现碳达峰,农业减排固碳既是重要手段,又大有潜力。  相似文献   

12.
实现农业碳中和既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应有之义,也是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内在要求。本文提出农业碳中和的低碳、零碳、负碳三种目标及内涵,构建了中国在2060年实现农业碳中和的路径图。预测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在2060年的基线情景下相对于2018年将增长64.91%,减排措施将有潜力减少74.18%的基线情景碳排放量,结合碳抵消措施将能够实现农业零碳目标。同时,中国农业碳排放在2016年已经达峰,在未来通过减排能力建设阶段、快速减排阶段、巩固完善阶段将能够实现农业碳中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中国农业碳中和的保障措施,并展望了中国农业碳中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可为其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措施,农业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三峡库区(湖北段)种植业和畜牧业的8类碳源数据,采用碳排放因子估算法对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并根据STIRPAT模型及LMDI模型进行趋势分析与驱动因素分解,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20—2030年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 (1)化肥是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的第一大碳源,占总量的29.05%,其后依次是畜禽肠道发酵、畜禽粪便管理。(2)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2014年达峰,总量为171.67万t,且当年的畜牧业排放量总体高于种植业。而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却呈下降趋势,由5.37 t/万元下降至0.87 t/万元。(3)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及人口规模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则促进作用显著。(4)强化低碳模式下,2020—2030年预测得知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呈持续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趋于降低,表明库区农业可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结论 虽然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减排仍存在压力,但农业碳排放量的负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会促进碳达峰,服务碳中和,以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下,如何减少碳排放是京津冀地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0—2019年各指标数据,借助扩展STIRPAT模型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数量、GDP、城镇化率、能源价格、FDI均会导致京津冀地区碳排放量增加,能源强度对碳排放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未能有效减少地区碳排放量。在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就京津冀地区如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提出相关建议,为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韩圆圆 《山西农经》2022,(21):129-131+135
完善我国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提高农业碳排放总量核算的质量是构建市场化路径和高效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要求,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化路径是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的目标层级。现有研究鲜有从市场化路径角度对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碳排放核算现状,不仅从碳排放统计数据、碳排放核算方法、碳排放核算原则等方面进行研究,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碳排放市场化作为层级目标,建议在完善基层层级、中间层级的同时,进一步通过提高农业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市场化举措,完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推动农业碳减排既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方法]文章基于三大类碳源测算2005—2020年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量,进一步分析其时空特征与动态演变趋势,理清地区差异;构建面板Tobit模型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探讨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对重要性分析诠释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1)四川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时间演变轨迹可大致归为“波动下降、持续上升、快速下降、回升”等4个阶段,农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递减;(2)各市州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全省、川西地区、成都平原地区、川东地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呈现递减态势,空间差异缩小,但各自存在一定区别;(4)农业发展水平与农业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产业集聚水平、城镇化水平、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碳排放均具有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则表现出负向影响;(5)相较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贡献程度更大,其中机械化水平、农业财政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程度依次居于前四,其解释力合计达到了80.016%。[结论]研究四川省农业碳排...  相似文献   

17.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开放是中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其中碳排放权数据的准确可靠作为守护碳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不但保障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是碳排放管理的重要基础,更关系到相关政策的落实,对建设我国碳交易市场至关重要。企业存在碳排放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不仅影响碳市场的公平性和功能的发挥,还严重影响政府相关决策和政策的出台,甚至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就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碳信息造假事件进行描述,就其造假手段、造假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碳数据质量、碳数据复核及惩罚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农户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差异并揭示多层次影响因素,对提供微观决策支持和推进农业农村低碳高效发展意义重大。方法 文章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在测算57个村庄共861个农户农业碳排放及效率的基础上,从农户尺度分析农业碳排放及效率差异,最后基于多层次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 (1)农户整体农业碳排放效率较低,且示范村中的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高于非示范村农户,示范村与非示范村下同一类型农户的冗余类型及占比和示范村(或非示范村)不同类型农户的冗余类型及占比差异明显;(2) 年龄、务农年限、教育水平和农业技能培训是影响农户农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3)就全体农户而言,乡村振兴示范村、距县城距离和政府支持力度是影响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环境变量,务农年限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的主要个体变量。影响示范村与非示范村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因素有较大差异。结论 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影响因素迥异,应根据村庄环境、农户特征等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双碳”经济是破解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发力点,也是激发农业产业活力的着力点。面对“双碳”战略目标,农业产业应以全流程“绿色化”发展、产品“全值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完善农业“双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金融信贷及市场化体系,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全面助力农业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尽快达到峰值”的目标,这也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总结成渝双城经济圈碳排放状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能源消耗、空间布局、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碳达峰的途径,再结合低碳技术促进碳达峰的作用机制,提出建设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强两地人才交流与合作等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