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隋代的建立,结束了东汉末至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将近400年的分袭局面(中间有西晋短暂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再度建立的统一国家。隋文帝完成了南北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并于开皇年间统一了度量衡。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一变主要将经过南北朝已十分混乱,单位量值有大幅度增长的度量衡制重新整顿  相似文献   

2.
<正>计量,古称度量衡,基本作用是满足公平交换的市场需求。度量衡出现之初,由于当时政权不统一,使用十分混乱,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度量衡标准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是政治权力的象征,秦代几乎每一件度量衡器物上面都有“诏书”。秦代的法律《效律》严格规定了衡器和容器的允许误差范围,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就要对主管人员进行处罚。秦代对度量衡的统一和法制化管理是我国度量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后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汉代度量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度量衡是汉初各项制度和治国策略,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实质上仍是秦制的延续。史称“汉承秦制”。度量衡专著,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它既是汉代度量衡的实录,又是对秦以来度量衡的补记。《汉书·律历志》是西汉末年律算学家刘歆征集了通晓天文、乐律、术算等各方面的学者百余人,考证前代制度总结、归纳而成,为中国古代度量衡理论奠定了基础。 单位制的确定和标准器的制造《汉书·律历志》中有关度量衡的论述,分《审度》、《嘉量》、《权衡》  相似文献   

4.
营造库平制     
营造库平制是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和库平两为基础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志》为本,横累百黍为百尺,纵累百黍为营造尺。康熙五十二年(1713)御制《律吕正义》,以黄钟累黍之制,  相似文献   

5.
商鞅铜方升     
商鞅铜方升是战国时期秦国标准量器(见图)。器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十八年,齐口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前壁“重泉”(今陕西蒲城)。底部刻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右壁“临”,为第二次加刻。器初置“重泉”,后转至“临”地。《史记·秦本纪》:孝公十年(前352)卫鞍为大良造。方升在孝公十八年(前344)由商鞅督造、颁发的量标准器。底部加刻诏书,证明秦统一全国后,将商鞅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管辖区建立起度量衡制度,系统的单位制开始形成;同时,各诸侯国之间军事上的对立,造成度量衡的混乱,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战国后期,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盛。超越诸侯国界的贸易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统一的度量衡。迫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又逐步接近起来。度量衡从混乱到趋向统一,是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 下面我们向读者介绍的“左关三量器’  相似文献   

7.
户部铁方升     
户部铁方升是清代由户部颁造的标准量器。故宫博物院藏。正面铸铭文: “户部样仓升,康熙五十四年造。”测量方升内口12.8厘米,深6.32厘米,容1043毫升。康熙五十四年为公元1715年。《清会典》记: “户部量,铸铁为式。形方,升积三十一寸百分,面底主四寸,深一寸九分七厘五毫。”用《清会典》所记户部铁方升尺寸,以清1尺相当于32厘米可得计算容积为约1035立方厘米。此方升尺寸,容积皆与《清会典》的规定基本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管辖区建立起度量衡制度,系统的单位制开始形成;同时,各诸侯国之间军事上的对立,造成度量衡的混乱,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战国后期,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兴盛,超越诸侯国界的贸易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统一的度量衡。迫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又逐步接近起来。度量衡从混乱到趋向统一,是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同律度量衡”记载在《尚书·虞书·舜典篇》中,据传舜到东方部落去巡视与当地的酋长“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即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  相似文献   

10.
商鞅铜方升     
商鞅铜方升是战国时期秦国标准量器(见图)。器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十八年,齐口卿大夫众采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前壁“重泉”(今陕西蒲城)。底部刻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右壁“临”,为第二次加刻。器初置“重泉”,后转至“临”地。《史记·秦本纪》:孝公十年(前352)卫鞅为大良造。方升在孝公十八年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动荡之后,中国迎来了被后世称为“大唐盛世”的李唐王朝。唐朝甫立,百事待兴,在度量衡方面,面临的首先就是度量衡制度的选择问题。隋朝建立的时候,面对南北朝遗留的不同的度量衡制度,隋文帝选择了大小制并存的方式。这种双制并存的做法,不符合古代传统。中国古人对度量衡的期许是:“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  相似文献   

12.
营造库平制     
营造库平制是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和库平两为基础的度量衡制。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  相似文献   

13.
十五等尺     
十五等尺是唐代李淳风以周尺为标准,将东周至隋各种尺分为十五等排列,考证其间尺度的变化。中国尺度的变化,从商代骨尺约合16厘米,至战国厘定为23.1厘米。经秦、汉沿袭了500多年,至东汉末年似略有增长,至清代定营造尺长32厘米。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尺度变化最大的是在两晋至隋期间的300多年,又以南北朝时期尺度最为混乱,量值增长也最快:南朝宋氏尺长约24.6厘米,北魏前尺长约25.7厘米,后尺已达30厘米。李淳风著《隋书·律历志》正是将这期间各  相似文献   

14.
一、回顾与成绩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自古以来,计量工作就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早在周朝就有了度量衡法制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立即颁发诏书,“一法度衡石丈尺,皆立如秦制”,计量成为国家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法宝。1977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1985年,全国人大颁布《计量法》,从此,我国计量工作步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但是,计量工作点多面广,送检、收费、执法难。在  相似文献   

15.
正政府质量监管起码可追溯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实现了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比秦始皇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把度量衡看作权力和社会公正的象征。《礼记·明堂位》记:"周公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谓之法。"把颁行度量衡制度作为治国的方略。到了现代,在经济高速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度量衡学多随乐律、历算学并存,尤其是与音律学互为参证,成为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一大特点。古代中国尚无频率的概念,乐律学家通常用尺来量度弦或律管的长短,以确定音高。这就是古代度量衡与乐律学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缘由。《尚书·舜曲》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对这段话虽然仍有不同的理解,但把度量衡归入历代正史《律历志》中,与此有关。律管所发出的声音,是由律管本身的固有频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近期,电视剧《大秦赋》和《巡回检察组》相继热播,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进而统一六国的历史,以及共和国检察官抽丝剥茧、推理破案、探寻真相的精彩剧情,引来了广大观众的热议.作为计量人,笔者观看《大秦赋》会自然联想到“一法度衡石丈尺”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功绩;观看《巡回检察组》也不禁为剧中人物维护正义和...  相似文献   

18.
十五等尺     
十五等尺是唐代李淳风以周尺为标准,将东周至隋各种尺分为十五等排列,考证其间尺度的变化。中国尺度的变化,从商代骨尺约合16厘米,至战国厘定为23.1米。经秦、汉沿袭了500多年,至东汉末年似略有增长,至清代定营造尺长32厘米。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尺度变化最大的是在两晋至隋期间的300多年,又以南北朝时期尺度最为混乱,量值增长也最快:南朝宋氏尺长约24.6厘米,北魏前尺长约25.7厘米,后尺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对标准化的贡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贯彻实施。秦统一度量衡对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对标准化的贡献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并以法律形式贯彻实施。秦统一度量衡对巩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其后2000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