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综合体这一全新的城市化结构产品因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及城市建设者与使用者相分离等应运而生。针对当前我国各城市普遍开展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以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市场、城市消费状况为准则,建立了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百余座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城市指标为模型数据库,建立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计算公式,构建了综合体发展能力与目标城市综合条件的关系模型,旨在为城市决策者发展城市综合体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最后,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城市品牌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城市品牌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关于城市品牌的发展对策,我们建议,城市经营者要准确定位,以诚信为本打造城市品牌,着眼于多方位宣传,要制定和实施城市品牌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要挖掘和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浅论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相辅相成,城市品牌的提升离不开名牌企业的烘托,企业品牌离开了城市品牌的光环顿觉黯淡。对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效应的认知,有助于推动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共同提升,以及城市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品牌开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品牌是城市最宝贵、最有价值的财富。通过对城市品牌形成力的分析和对城市品牌属性矩阵的研究.针对不同属性的城市类别提出了相应的品牌开发策略,指导城市进行品牌定位和信息传播,进而影响公众的城市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名牌产品涌入中国,对国内的产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试图走出国门,使产品及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有必要建立品牌内部评价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更有必要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企业品牌进行评价,使企业品牌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城市品牌塑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红 《经济师》2008,(9):64-65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缄市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我国各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城市品牌塑造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城市品牌塑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城市形象定位、合理规划城市自然景观、处理好城市建设与保护以及充分发挥市政府作用等方面进行城市品牌塑造,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心城市的品牌营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杰 《经济师》2001,(9):25-27
中心城市的品牌形象 ,关系到中心城市的对外知名度、吸纳能力、辐射能力、竞争能力和交换能力。中心城市品牌营销关系到城市化的趋势。文章从中心城市品牌营销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城市品牌的效应 :提出了中心城市品牌应从政治、经济、交通、旅游、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定位 ;指出了中心城市品牌塑造的途径是构造知识城市、经济强市、生态城市和文化城市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技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0.
湖南现阶段正处于城镇化建设中期,城镇化建设遇到了瓶颈。城市营销依靠城镇自身资源优势,通过营销策略,提升城市品牌、城市价值,促进产业发展;为城镇吸引投资者、厂商、旅游者、新定居者,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城市营销对促进城镇化建设的作用,厘清其作用机理,并对城镇的城市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峻岭  林炳耀 《经济地理》2011,31(12):2046-2050
和谐城市是具有层次性的特点,而近年来各地出台的和谐城市指标体系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水平衔接不密切、缺少远期目标值,且又互不通用。依据社会进化论具体分析了和谐城市的层次性特征,借鉴各城市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设计经验,提出了新的和谐城市通用评估指标体系,以作为各地评估创建和谐城市进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城市的功能内涵、评价体系及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辉  杜德斌 《经济地理》2011,31(10):1625-1629,1650
对我国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和分类上的理解不足,借助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城市功能、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解释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两个方面人手,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城市的概念内涵,并初步设定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界定标准及相关参数。其研究结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也为创新型城市的具体发展模式和未来路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以厦门市为例,利用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着重分析了厦门市从1989年到2000年11年间各区城市扩展的面积、速度和方向、城市扩展侵占周围用地的情况以及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分析表明,厦门市的城市空间扩展速度较快,2000年城市用地规模比1989年扩大了近2倍,城市用地扩展主要是侵占周围的耕地。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的不断注入以及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吕庆华  芦红 《经济地理》2011,(9):1476-1482
基于面板结构方程方法,对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和实证研究,并对"海西七大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漳州、汕头、赣州创意城市各项指数进行得分计算和排名。结果显示:厦门的总体创意城市指数要高于其他城市,福州的创意成果指数、温州的科学技术指数、厦门的人力资本指数要高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两系统35个具体指标值,分别计算出长沙市区1996-2005年间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两系统间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10年问长沙市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判断了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间的演进模式.结果表明:两系统协调程度不高、质量欠佳,协调度指数总体趋势下降;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演进模式由经济发展滞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滞后经济发展模式.为探索结果产生的原因,运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等相关的数学模型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长沙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红梅  王小伟  谭洁 《经济地理》2008,28(3):442-444
从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入手,确定了包括4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31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综合评分法评定出长沙市2000—2004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城市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市化机制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将城市化机制划分为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运行机制和城市化利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温州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温州城市化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万绪才  张安  李刚  徐菲菲 《经济地理》2003,23(1):113-116
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心理需求是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文章尝试从旅游者的视角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旅游者评判的方式,构建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获取单项指标评分。文章最后对南京、苏州两市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其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城乡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伟德 《经济地理》2001,21(4):427-430
本文通过对就业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分析,提出我国低人口城市化水平是导致当前城乡高失业率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将从控制劳动力供给速度,刺激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需求,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提高我国城乡就业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紧凑度影响能源消耗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开明 《经济地理》2011,(7):1107-111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导致能源效率存在差异。文章在阐述城市紧凑度影响能源消耗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UITP数据库中87个城市的截面数据与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紧凑度越高人均能源消费量越低,经济发展是造成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于建设紧凑城市,降低能源消耗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