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的春天刚刚来临,就传来上海华联超市挥师北上的消息:上海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成立北京西单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首期投资5000万元,将以北京为中心,以大卖场、食品超市、便利店等多种业态齐头并进,开辟华北市场。  相似文献   

2.
便利店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业态,新世纪一开始在中国的发展就显得轰轰烈烈,目前除了华联罗森已经在上海公开招募加盟者外,世界便利店的龙头——7—11集团也有意进入华东地区,种种迹象让人明显感受到各连锁便利集团在上海日趋加快的发展脚步。 由于政策原因,外国便利集团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以华联罗森为例,自1994年至今在上海仅有几十家店铺,远远不能支撑其庞大的前期费用。与华联罗森在中国缓慢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本土的连锁便利店在大步向前发展,它们将华联罗森在上海标准的便利店店铺作为学习的典范,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便利店,也学会了如何经营,而罗森的缓慢推进也为它们赢得了充分的时间。可的便利就在这么一个市场空间巨大,前期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的条件下,早先抓住便利店业势,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3,(14):53-53
目前一种以小著称的业态悄然崛起,大有后来居上、与大型超市、百货店三分天下之势,这就是便利店。有消息称,日本公司家庭便利店第一大股东伊藤忠商社,2010年之前要在中国内地开设3000家便利店。国内一些超市巨头也不甘示弱,今后5年内,联华超市在全国将开办3200家便利店;华联超市到2005年也将在全国开设3200家便利店;农工商的好德便利计划2003年总数达到1000家。山西华宇集团则要投资4个亿进军北京便利店市场……  相似文献   

4.
5月24日,随着华联超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告.已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华联超市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5.
华联的退市意昧着百联重组的提速5月24日,随着华联超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告,已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华联超市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此次新华发行集团借壳上市包括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和股改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新华发行集团以4.22亿元总价收购百联集团持有的华联超市  相似文献   

6.
毛楠 《上海国资》2009,(9):22-23
近期,上海国资重组消息密集。陆续有广电信息和广电电子的重组方案获得通过、ST东航和*ST上航换股重组、中西药业和上实医药以及上海医药进行资产重组,香港上市的联华超市宣布收购华联超市的股权、上海建工整体上市,甚至连爱建股份也在没有公告任何重组意向的情况下停牌。  相似文献   

7.
华联超市第101家连锁店开业上海华联超市第101家连锁店1996年12月23日正式开业。这是华联超市公司第一轮发展成功的标志,也是第二轮发展启动的开始。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是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全资子公司。自1993年1月首批连锁店开业以来...  相似文献   

8.
5月24日,随着华联超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告,已在市场上广为流传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借壳华联超市上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此次新华发行集团借壳上市包括股权收购、资产置换和股改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新华发行集团以4.22亿元总价收购百联集团持有的华联超市45.06%股权.同时,此次股权转让还与上市公司的股改相结合,对价采用"资产置换+送现金"的方式.新华发行集团及其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新兴商务公司拟将其合计持有的新华传媒100%股权与华联超市除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以外的全部商业类资产(含负债)进行资产置换.除现金红利转送之外,新华发行集团还将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每10股直接送8元现金.  相似文献   

9.
上海华联、上海农工商、北京华联、台湾太平洋百货、德国麦德龙……岁末年初,国内外商业企业不约而同相中南昌,掀起一阵阵投资热潮。面对国内外商业企业竞相进驻,南昌本土的商业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追加投资,做大规模。百货大楼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背景资料1993年1月8日,香港先施(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南京东路开设了首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公司--香港先施百货。由于经营状况差强人意,香港先施百货不得不于1999年从上海零售业市场全线退出。而后,先施百货一直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以重返上海市场。2002年10月,香港先施百货在上海成立了一家注册资金为500万元的先施地利百货连锁有限公司,并宣称要在上海开出400家便利店。然而事与愿违,在去年年底,传来了"先施地利"因持续亏损,不得不在上海全面歇业的消息。先施百货两度进军上海市场,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1.
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39年的老制药企业。1992年来,公司以重塑企业文化为战略,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一、关于重塑"华联"文化的思考 1、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内在的、必然的需求 "华联"思考之一:企业要不要有自己的理念?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何处? 华联制药于1993年被市政府列为"仿三资"企业,是上海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高科技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党政领导认识  相似文献   

12.
看了贵刊的这篇关于家乐福的章,让我不得不为我国超市的未来捏一把汗。从表面上看,我国的超市行业一片欣欣向荣,“圈地运动”不断地高涨。就拿我国连锁企业年销售额第一的上海华联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上海华联超市计划5年内将其门店从1000家拓展到6000家,  相似文献   

13.
饱和的市场和脆弱的盈利 2005年对上海的零售业主来说很不轻松.从数量上来说,经历了疯狂的圈地风潮后,市场已经严重饱和.以便利店为例,去年上海的店铺数增长11%,为有史以来最低.目前,上海连锁便利店大约有4500多家,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14.
上海华联超市在去年与供货方签订“保证商品质量协议”基础上,今再与600家供货方进一步完善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条款,提高超市食品的新鲜度。 去年,华联超市率先在上海市设立20万元商品质量赔偿基金后,一年来因标识不清、生产日期提前等问题,为消费者425人次提供了7600元的质量赔偿。并根据协议,对违反协议的厂  相似文献   

15.
并购要闻     
《上海国资》2007,(3):96-96
7-11收购快客110家门店3月5日,广州便利店老大7一11透露,与上海快客便利店就收购其控股的广州快客便利公司100%的股权达成了协议,中旬收购程序完成后,7-11将一举收购110家广州快客店铺。2006年10月,7-11曾收购了可的在广州的8家自营店。  相似文献   

16.
《东方经济》2003,(6):16-17
华联李总的商业直觉如今已给他带来了甜头。随着申博成功,上海新一轮开发力度加大,五角场新的规划和功能定位的提升。使这里迎来了前所末有的机遇。华联当初1万元/平方米买来的房产,短短2年就增值了数倍。五角场沉寂了70多年,终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资》2013,(9):99-100
1998年11月初,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委派叶公琦(曾任上海市人大主任)、倪鸿福(曾任上海检察院检察长)、胡瑞邦(曾任上海高院院长)、赵定玉(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分别前往上海国际集团、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华联集团和上海广电集团4家监事会工作试点单位担任专职监事会主席,开始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近几年,上海超市、便利店迅猛发展。至1998年底,全市有连锁超市公司12家,门店1011个,营业面积44万平方米;大型货仓式超市20个,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连锁便利公司21个,门店1050个,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1998年连锁超市、便利店销售152亿元,比上年增长50%,比1992年增长690倍,平均每年递增2倍。在超市、便利店总体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各超市、便利公司通过加盟、兼并、联合等种种方式,使企业经  相似文献   

19.
王玉梅 《上海经济》1995,(3):61-61,60
越来越多的超市正日益成为上海人消费的主要场所。然而,到目前为止,全市超市行业中除"华联"一家赢利外,其余均亏损。虽然按常规,一个连锁超市从投资、发展到赢利通常需要三年乃至更长时间,而上海超市还处  相似文献   

20.
蔡绪峰,1952年生,泰国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正大集团资深副总裁,正大7———ELEVEN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执行主席、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上海易初莲花购物中心、上海正大友谊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泰国围棋协会主席,世界华人围棋联合会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