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英国、瑞典、荷兰三个国家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做法.这一期,我们越过国家的范畴,挑出几个城市来分享给读者. 之前,我们提到过IBM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其实,我个人喜欢将其定义得更宽泛.在我看来,智慧城市应该是这样的: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式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和能源,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3,(1):5-6
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随着未来城市逐渐向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社会发展,对城镇档案服务功能的需求标志着城建档案工作必须顺应时代的步伐,走信息化道路,步人城建档案信息化、智慧化管理的时代。201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从想到做”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与发展论坛中,南京大学教授余江峰发表了他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智慧产业成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在面临全球信息协同化的大背景下,智能信息化已经成为会展业变革的促进力量。智慧会展是城市智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杭州打造会展城市的优势所在。本文首先对智慧会展进行了相关概述,分析了杭州发展智慧会展的现状以及国外智慧会展产业发展模式对杭州的借鉴,并提出了杭州智慧会展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14,(Z1):28-29
正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主题报告中指出,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2014年将完成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开展第二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规模扩大。"这一信息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对此,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总裁胡才勇表示,智慧城市从概念到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铺开,在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官产学研用多方面形成合力,使智慧城市建设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国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进口替代商,朗坤智慧在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践行中国"工业4.0"的同时,也将民营软件企业的标杆提升到新的高度。当前,我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社会老龄化、环境约束日益严格等问题,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生产力,引入创新发展思路,就必须健全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特别是工业软件、工业电子产品体系,确保"两化融合"中信息化的基础扎实、支撑稳固.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平 《时代金融》2014,(8Z):216-217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吸引信息领域大规模投资。但政府债务风险和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因此社会资本才是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不可或缺力量。论文在借鉴了其他城市相关经验后,提出了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吸引信息领域大规模投资。但政府债务风险和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性,因此社会资本才是宁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不可或缺力量。论文在借鉴了其他城市相关经验后,提出了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卡工程》2012,(9):33-34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和相关政策出台的推动下,国内智慧城市的战火不断升级。本栏目将通过介绍国外一些著名城市的智慧化进程。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范本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超 《金融博览》2020,(7):24-24
韧性城市建设是国内近十多年城市安全比较关注的问题.而近年来国外城市安全关注什么?我没有作过调查.最近浏览了一本类似论文集的新书,题目是:Security in Smart Cities:Models,Applications,and Challenges(《智慧城市的安全:模型、应用和挑战》),主编是埃及、美国、印度的四位计算机和信息专家:Aboul Ella Hassanien(计算机和信息专家,埃及的开罗大学);Mohamed Elhoseny(计算机和信息专家,埃及的Mansoura大学);Syed Hassan Ahmed(计算机科学专家,美国的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Statesboro Campus);Amit Kumar Singh(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家,印度的Patna国家理工学院,帕特纳大学).该书是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于2019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回望20世纪初,仅有13%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出于对经济、教育和商机等诸多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人口持续向城市转移,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超过70%。显而易见,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让70亿人口的世界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各种问题。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IBM就开始实施一项目标远大的转型,试图将公司从海量业务转向高价值的软件和服务业务。而在转型中我们发现,信息是智慧城市管理的根本,城市管理部门一旦掌握信息、理解信息、利用信息,实现智慧城市管理的  相似文献   

11.
《金卡工程》2012,(7):3-3
2012年6月29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在北京召开以“信息时代的城市化问题”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指出,智慧城市是信息网络高度发展以后,对生态城市演进的一种新贡献,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物流和信息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智慧城市或者说生态型城市将可以较好实现。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4,(1):28-29
在目前召开的全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主题报告中指出,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2014年将完成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开展第二批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建设和智慧城市试点。进一步推动信息消费规模扩大。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3,(1):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尤其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与2013年交汇之际,国内关于智慧城市或相关城镇化和信息化年会、论坛和研讨活动相继集中举办,各方面与会领导或专家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探讨。专家表示,智慧城市作为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与表现形式,智慧城市冲破了“两化”界限,成为“两化”融合的推动引擎。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其建设也在许多城市逐渐展开,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鲜有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对根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特点,总结提炼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智慧北京”为案例,具体计算、分析了“智慧北京”评价指标值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孙盛楠 《投资与合作》2022,(12):135-13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体量不断增加,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激励通信建设企业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智慧建造为全新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在成本管理中融入智能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思想,为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文章以此为契机,站在全过程管理的高度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控制与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证券导刊》2014,(3):33-49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信息化日益成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因此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治疗“城市病”的必然选择。而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无疑是三大热点应用领域,值得我们重点挖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决策树算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为基础,围绕智慧实验室用户体验,研究高校智慧实验室信息生态模型的构建,主张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引入高校智慧实验室信息生态模型的构建,以推动实验室资源管理、数据处理等方面“智慧化”目标的达成,改善实验室用户的使用体验,持续提升智慧实验室的规模和层次。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城市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向数字化转型迈进.城市大脑,作为实现城市向智慧化飞跃的新动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抓手,盘活数据要素的新措施,带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基建,它,正用数字化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科技智慧生活.  相似文献   

19.
张智慧 《时代金融》2013,(21):143-144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起点、新举措。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软件研发、网络数据服务、智慧装备和产品的研发制造、智慧服务业和智慧农业等智慧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不可估量的市场空间,这将给银行智慧项目贷款带来良好机遇。文章从智慧城市的概念、特征、内涵、发展前景等内容入手,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带给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商业银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金卡工程》2013,(3):36-38
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致力于解决城市社会中人、政府、经济、文化、移动性、环境等关键问题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