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冯贞 《中国商办工业》2010,(15):285-286
韩非子的人性论思想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他的政治理论中。在他关于人性的论述中,都贯穿着一条主线:人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并且这种本性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这既是他对先秦诸子人性思想的批判继承,又是他历经人情冷暖对当时社会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林辉春 《消费导刊》2009,(10):168-169
泰罗的管理蕴含着丰富的人性思想,把人性假设作为整个管理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认识到人的丰富性是整个管理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把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整个管理思想体系的现实要求,他的这些人性思想对语文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基于他的自然人性观。他提倡的"自然教育"是使儿童适应自然发展的过程。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即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性,人的教育应该符合自然教育规则。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商》2012,(3):1-1
任何管理思想,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讨论,是在战国展开的,然而,早在西周,其礼治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人性因素在内。儒家子思学派对人性的论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自周礼的渊源。子思学派认为,人性源于天,即《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失去人性,就不再是人。所以,人性隐含于生命之中,它存在着却不外露。外露的,是人性的表现方式——情。外物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怡 《商》2015,(3):104
巴克是一只具有丰富的狗,经过了多次的生死蜕变的过程,描绘出一种具有野性和人性两种综合性的内容。通过对巴克的相关野性思想的画面分析,对整体的相关经历进行原则认识,从而从野性状态发展为人性状态,逐步实现神学的一种脱变,这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蜕变过程。按照人类的本性变化过程,从巴克在脱离了人类社会思想的影响,逐步完成人类本性的变化过程,从而实现综合性的野性呼唤过程认识,加强综合性的人性改变问题控制管理,逐步实现整体人类思想的逐步分析和体现。本文通过对巴克的思想转变过程进行合理化的人类思想分析,逐步完成人性的改变和控制,从而找寻人性中最深处的一种思想意境。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人性管理的重要理论思想基础,以生为本是现代学校人性管理的重要理论思想基础。以生为本是指老师在对班级的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用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7.
这是苟子人性论思想中又一个重要的观念,这一观念强调了人性改造的重要意义及其目标。禹是儒家圣贤系统中一个指标性的人物,他与尧舜一起成为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8.
王庆民 《中国市场》2010,(22):107-108
荀子的人性论集先秦诸子人性论之大成,然他的人性论是平面的、静态的,未能在动态中、实践中去论证他的人性。本文试图以此为契机,从自然主义、人性改造论两个角度来展开对荀子人性论之偏颇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发展进程中,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先驱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并由此对社会治理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荀子认为,鉴于人性之恶,必须从道德礼节和法律制度两方面着手予以约束和规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就荀子人性恶与礼、法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大卫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小机器人,他一直渴望着自己终有一天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抱着这个执着的愿望,大卫踏上了漫长的心路历程,谁也不知道他能否完成自己的心愿,等待他的只有凶吉难料的对复杂人性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人性观对于管理者的实践活动影响巨大,在企业管理中科学地应用人性化管理思想,是人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规律的需要,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性观,认真分析、研究人性的需要,结合人性的特点,实行科学的人性化管理,采取适合人性需要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人性中去感悟管理思想、去体味组织在现实中的管理之道。一个老板,50余岁,你告诉他,假如让他作"宙斯型"领导,那么他的决策速度将非常快,但是,你也要告诉他,速度快并不等于质量好,质量还是要靠"宙斯"和最靠近他的圈内人的才能来决定。  相似文献   

13.
郑满 《商业文化》2015,(9):22-23
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是与各个民族的文明史和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中国文化的传统过分强调了人性中善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性自私欲望的一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方法单一,致使我国管理思想发展片面,不适于经济发展。西方经济与管理思想,在诱发人的欲望膨胀进而过分对需求满足及经济增长的崇拜,导致了对人性的物化和扭曲。管理强调科学与激励,人就越发觉得自己像是个工具。在近些年看来,中西方二者有一定差异性,但优劣共存,呈现出了互补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思想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人性假设的探索,从最初的经济人,到现在的文化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出现均预示着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人性假设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创新.西方管理实践活动始终没有离开人性假设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影响,这对构建中国式管理方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晓枫 《商》2012,(11):138-138
它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享有独尊地位,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上,他的印记无处不在,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这里包含了人性,在人的自然本性上出现了分歧,其实从本质上说,人性并无善恶之分。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主要是由于他们各自学说中的概念内涵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郭招兰 《消费导刊》2009,(13):197-197
格里芬是赫·乔·威尔斯的小说《隐身人》中的主人公。作品《隐身人》揭露了主人公的人性异化现象:权欲对他的异化、社会对他的异化。本文试图通过马尔库塞的"攻击本能发展"理论来分析,揭示攻击本能对人性异化的影响,以致使一位天才科学家人性扭曲且最终毁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持"现实主义"人性假设,其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特征.从先秦至明清,法家对中国管理思想始终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晓静 《商》2014,(26):106-106
"合宜性"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中可谓是贯穿始终的,斯密从人性的考察入手,以"同情"为起点,并借助公正的旁观者理论来论述合宜性。斯密在该书中对合宜思想做了系统而独到的阐释,奠定了他具有开创意义的伦理思想框架。当然在论述合宜性的过程中,斯密也对利己与利他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而合宜正是在利己心与利他心之间实现某种平衡的"公正心",而这种公正心也是当前社会进行道德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辉 《江苏商论》2004,(6):90-91
管理思想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和行为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上,因而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以人性假设为前提。本文剖析了我国的人性观,结合基于人性假设管理模式选择流程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美平 《商业研究》2005,(14):10-13
两百多年前,斯密以其《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巨著奠定了他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上的历史地位,也正是源于这两部著作中对人性的论述所呈现出的不一致,才构成了“亚当.斯密问题”。鉴于此,如何剖析、认识和解读“亚当.斯密问题”便成为研究的线索,而对与这一中心相关联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探究,则是对“亚当.斯密问题”的合理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