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鹏 《数据》2022,(5):6-8
<正>这个新世界,就是数字的世界当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重组和重塑就是创新创新就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深受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到底什么是数字经济,现实经济中数字经济具体指什么却模糊不清、众说纷纭。通过文献回顾辨析数字经济的界定,梳理了其特征和体现形式,并以“浙江好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对当前数字经济创业现状进行反映。研究发现: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消费服务等领域是新生数字经济的重点领域,其中尤以智能制造领域增长最为迅速,但同时虽然数字经济已经体现为新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当前数字创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数字经济作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对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摸清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数、理顺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总结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一、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同时,习总书记对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目标也谈得非常明确——一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二是要赋能传统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型升级;三是催生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创造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利用分布在世界的运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在母国形成的所有权优势,获得巨大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这种全球推广的模式已经难以奏效,跨国公司必须转变全球推广母国优势的观念,培育并提升全球学习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的环境下,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赋能企业财务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把握新经济发展阶段客观要求,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顺应信息技术变革之大变局,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之路,用数据驱动财务价值创造,赋能企业管理价值创造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企业战略转型。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时代,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对智能财务发展的影响和智能财务赋能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创造的方式,阐述智能财务建设的阶段和路径,多维度地对智能财务的内涵和发展模式进行阐释,提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框架体系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的高速成长,使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不仅要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在国内市场同样面临着全球企业的竞争。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证明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采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 《物流科技》2009,32(2):129-13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跨国公司寻求全球扩张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的背景下,全球采购就成为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上升到了跨国公司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地位。全球采购场所的选择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必然是极其重要的。中国作为有着丰富物产、广大地域、低廉的劳动力、不断攀升的国民经济以及非常稳定的政治局面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国,在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分析跨境数字并购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跨境数字并购显著促进了我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跨境数字并购的全球价值链效应具有动态性,表现为第一年不显著,第二年和第三年具有积极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数字并购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积极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逆向跨境数字并购对我国全球价值链的积极作用大于非逆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产率效应、竞争力效应和研发创新效应是跨境数字并购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渠道。基于此,应加大对数字并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促进我国全球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10.
廖涵 《企业经济》2012,(7):5-10
全球价值链分工在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等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低碳技术进步、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碳排放权、碳金融市场的完善是各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价值链升级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的深入发 展,经济发展环境愈来愈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竞争不再 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处在国际市场前沿的跨国公司、大企业纷纷把供应链管理作 为企业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以此获取竞争优势,增强市场竞 争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各主要国家科技经济竞争的必争之地。可以预见,随着算力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效应的提升和数字产品服务的丰富,数字经济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推动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需要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夯实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基础;加快完善数字经济管理体制,推动数字经济更加广泛应用和赋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治理合作,提升对全球数字规则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中国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中国如何抓住有机机遇,开展与其他各国的竞争合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实施战略联盟是其有效选择。本文就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所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全球城市成为认识全球经济的一个视角,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全球城市,这既反映了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也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分离"和"集聚"打造了全球城市。信息技术成为全球城市的技术基础。全球城市网络成为全球城市的外部条件。全球公司占据全球城市的关键地位。全球城市的意义在于服务于全球经济,其服务的属性是生产性服务,主要形式是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全球城市驱动全球经济,全球城市集聚一国的经济能量,全球城市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方向。全球城市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随着全球步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数字技术跃迁引领着经济范式转换、生产要素重置、治理模式变革,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树立全球思维,从民族企业上升到全球公司,利用全球资源来参与全球竞争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两年来,在各国金融救援措施和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向好,开始缓慢复苏。总的来看,在80年  相似文献   

17.
数说     
《中国就业》2012,(8):17-17
6000万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全球经济若向“绿色”转型,将有望创造6000万个新就业岗位。此外,报告还指出,全球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可能惠及15亿劳动者,这个数字约为全球劳动力的一半。目前,向绿色经济转型已为全球创造了数千万个新就业岗位。以可再生能源产业为例,目前这一产业已容纳500万人就业。  相似文献   

18.
左春  王洋 《数据》2022,(8):21-26
<正>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手段,我国数字经济正在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进行转化。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到了新高度,指出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前提下,城市交通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道路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交通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交通系统,以其集成信息技术和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监测、智能信号控制、交通管理优化等功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因此,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时代下智能交通建设的经济综合效益,对于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全球经济、竞争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世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那些富有激情和敬业精神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不断涌现,归根到底还取决于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