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划分为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丰裕类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其他不包含资源丰裕类的发展中国家等3类,在使用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影响我国OFDI对资源丰裕类国家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双边的经济总量以外,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稳定性也是决定我国投资于资源丰裕类国家的重要因素;我国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以突破与规避贸易壁垒以及开拓新市场为主要目的,运输成本、东道国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影响我国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为东道国的投资自由程度及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划分为经济发达国家、资源丰裕类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其他不包含资源丰裕类的发展中国家等3类,在使用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国别差异。研究表明,影响我国OFDI对资源丰裕类国家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双边的经济总量以外,我国与东道国之间经贸往来的稳定性也是决定我国投资于资源丰裕类国家的重要因素;我国对经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以突破与规避贸易壁垒以及开拓新市场为主要目的,运输成本、东道国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影响我国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为东道国的投资自由程度及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甘肃省1979—2008年的时序数据,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分析框架,考察了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度量了三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其弹性系数大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GDP增长率的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向均衡收敛。教育投入的误差修正系数有正确的符号,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且二者贡献程度上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Gopal和Sanders(1998)以及Marron和Steel(2000)对欧洲和世界软件盗版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世界五大洲43个国家2002年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与间接的软件使用水平三个方面考察了可能影响软件盗版率的六个因素,并进行了多元回归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增长率对软件盗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也对软件盗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度只是人均GDP增长率的一半,而间接反映软件使用水平的个人计算机普及率则对软件盗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完全相符,但却与样本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使用UNCTAD-Eora增加值溯源数据,对世界各经济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演化特征、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增加值贸易网络虽然以区域内贸易为主,但全球化和区域化在同步发展,且增加值贸易网络以亚洲经济体、欧洲经济体和美国为主体。“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呈现明显的多极化分布,且权力大小程度分化严重,尤其是亚洲经济体的结构性权力优势明显。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价值链中结构性权力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其中,金砖国家的结构性权力正在逐年上升,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权力呈下降趋势。一国的结构性权力大小受到国家制度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全球价值链地位及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禀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开放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实现并扩大中国对外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对促进沿线各国转型发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均有重要影响。利用38个沿线国家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但与出口贸易相比溢出水平较低;东道国科技研发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可显著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助83个国家1996~2011年数据,并基于拓展的"处理效应"模型将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引致金融冲击这一因素纳入资本账户开放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检验模型,重点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整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资本账户开放增加了经济体出现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进而对一国加总的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是资本账户开放会更多地通过改善国内金融市场上资本的配置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总体而言,在考虑金融危机因素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显著为正,以Kaopen指数衡量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每增加1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提高约0. 638%。在我国传统的资源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形下,进一步扩大资本账户开放对实现从资源投入转变为生产率提高的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家慧 《广西经济》2023,(4):114-120
通过使用东盟五个国家2000—2021年的面板数据,讨论内在经济增长以及汇率制度选择对一国外汇储备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东盟五国汇率制度浮动程度或灵活性的提高,一国外汇储备水平也随之增加,说明即使逐步放宽对汇率的管制,东盟五个经济体依然会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对外债务规模也与外汇储备正相关;而金融开放度与外汇储备显著负相关,说明资本管制程度更高的经济体会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总结东盟五国现状以及研究结果可以推断:目前这五个国家储备资产规模较大,国内经济增长和汇率制度选择是导致外储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为预防过多储备带来的负面效应,东盟五国应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促进储备多元化,并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网络。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研究空间特征下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解释资源型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0年—2017年新疆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测算绿色经济效率,进而分析新疆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产业结构、经济对外开放度对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有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对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自主创新能力对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教育水平对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有正向溢出效应,但均不显著。今后可从健全经济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高经济对外开放度、自主创新能力、教育水平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区域绿色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家峰  陶吉  杜芸  杨青 《科技和产业》2023,23(19):20-26
基于2016—2020年江苏省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影响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科创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家高新区整体科创效率水平不高,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技术因素起到主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稳定,大多高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提升但规模效率下降;地区开放程度对江苏省高新区科创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可以从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科创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其与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质量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作者利用全球128个经济体在1975—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全球化与政治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一,一个经济体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均会显著地促进其经济增长。其二,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个经济体主要领导人所属政党的执政年数越长就越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其三,通过考察全球化指数与政治稳定性之间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全球化与政治稳定性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存在替代效应。即一个经济体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政治稳定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非常显著,但随着该经济体全球化程度的提升,不同利益团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实现利益,从而降低了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对政治稳定性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从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两方面构建基于双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双重空间因素作用下,政府支持对本地创新质量和其他区域创新质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又以经济距离的作用更强;金融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了本地创新质量,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了其他区域创新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的三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本国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资本和技术还取决于外国研发投入的假定,推导出经济均衡增长路径并以此构建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层面检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同时从时间维度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的方法对溢出效应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进口贸易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二者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国内研发投入不利于技术溢出,而对外开放对溢出产生积极影响。从地区来看,东、中、西部都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且东部效应大于中、西部;研发投入对东部的技术溢出起积极作用,而中、西部正向影响不明显;东部地区由于过高的进口比重和进口渗透率导致对外开放对溢出呈现负效应,而中、西部通过对外开放从技术溢出获得较快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2019年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升级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析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存在基于政府科技投入的单门限效应,相较于少量的政府科技投入而言,较多的政府科技投入会使该正向促进作用有所减弱。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还存在基于制造业集聚度的双重门限效应,当制造业集聚度低于第一个门限值或高于第二个门限值时,绿色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推动作用显著,当制造业集聚度处于两个门限值之间时,绿色经济对制造业升级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楼淦 《北方经济》2012,(16):17-18
本文采用广东省1995~2010年的数据,对IPAT模型的人口、经济变量进行推导分解,运用协整、格兰杰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碳排放量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城市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对碳排放增长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对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最大,而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城市化增长率对碳排放增长率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外溢与承接国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三个部门的开放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要受到承接国的贸易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国内外技术差距等因素的制约。承接国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越多,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越大。在具有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当承接国与外包国的技术差距水平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获得较大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的分析结论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世界73个经济体2000~2008年数据和动态门限,将制度质量作为经济发展对OFDI影响的门槛并结合金融因素探究对外投资特征,有效补充了IDP理论的适用性。主要结论:(1)制度质量对OFDI的促进存在双门槛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对OFDI的促进产生非线性影响,政府促使本国对外投资产生跨越式发展;(3)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对外投资,但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机理不同;(4)制度质量与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发达新兴经济体产生负向影响,对发达经济体产生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发达经济体产生正向影响,但对新兴经济体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高度关注。文章以江苏省2005—2016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科技服务业产值为基础数据,从两者的灰色关联度出发,借助灰色预测模型拓展数据边界,并通过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两者短期冲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率对科技服务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大概6个周期之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会趋于稳态水平,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率所体现出的创新能力及扩散性已完全辐射到科技服务业,两者存在着正向平稳的协同演进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运用大数据思维,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从数量型、质量型和渗透型三个维度提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指数。基于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测算出2016—2022年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指数,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市数字经济创新存在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化率以及政府科技资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和日本年度人均居民消费增长率数据和人均GDP增长率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中日两国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经验结果表明,中日两国的经济增长率都能够对居民消费增长率起到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日本的居民消费增长率也能够对其经济增长率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然而中国的居民消费增长率却不能对经济增长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