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随着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调整的不断深化,失业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在2005年6期《辽宁经济》上,从经济发展、人口规模控制、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进行长期治理的建议,控制失业人口比例对社会的影响。本期则从完善社会就业保障机制上促进失业人口再就业,以缓解由于失业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要加大对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为促进全省经济高速、有效、平稳增长,为打造平安辽宁、和谐辽宁进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弹性与就业结构分析--以辽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巍 《科技和产业》2005,5(7):22-25
作为老工业基地典型代表的辽宁,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通过对辽宁就业弹性及就业结构的分析,能够把握其就业弹性的发展趋势和就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从而明确辽宁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重点领域,一是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二是正在成为就业主渠道的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3.
梁田园  刘会可 《魅力中国》2012,(32):105-105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媒体就业报道应肩负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于波 《辽宁经济》2013,(8):66-67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因素,提出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通过这些机制不断强化财政对就业的扶持职能,更好地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为构建和谐辽宁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辽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结构调整、催生产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辽宁中小企业同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一样,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在这些困难中首要的困难就是融资困难,而资金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持续推动力,对企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辽宁经济》2000,(1):29-29
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结合辽宁的实际情况分析,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人数不断增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经济体制转变的影响。过去,我省主要是靠国有企业大量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素质低下的冗员,是国有企业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必须卸掉的历史包袱。其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辽宁经济的主体是重工业和传统产业,在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后,目前正在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必将造成相当数量的结构性失业。其三,我省人口正处在一个持续增长的周期之中。从现在到2020年,全省还会…  相似文献   

7.
王宇 《改革与开放》2011,(10):135+137
当今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难就业的一个群体,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当下我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辽宁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发展战略取向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众多的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人力资源的结构问题(尤其是以产业技术工人为代表的这个层次的人力资源问题)成为辽宁经济发展与振兴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9.
《辽宁经济》2006,(6):136-136
2005年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风起云涌,气象万千。煮酒论英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征程上,谁是助推辽宁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谁是辽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谁又在辽宁大振兴中纵横捭阖?为了展示在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立下卓著功勋的创业者的风采,为我省“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摇旗呐喊,由辽宁省总工会宣教部发起。省内多家社会团体及新闻单位联合参与举办了“2005年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0.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向来备受世界各国的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在经济加速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中,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使我国面临着新的就业压力。如何促进就业,化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既是各级政府的优先发展目标,更是劳动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就来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本人认为,从当前广东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来看,构建以培训促就业新机制,实现就业机制创新,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提出构建就业新机制的设想,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温家宝总理指出,就业是天大的事。当前,聊城市社会就业压力很大。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就业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何进一步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就业,构建促进就业的战略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冯瑛 《发展》2003,(12):23-26
现代化过程中就业问题始终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点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实行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宁各级工会在省委的领导下,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选准切入点,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就业、保障、工资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抓就业、保民生,抓协商、保收入,抓帮扶、保稳定,抓调解、促发展,运用各种形式,实施全面帮扶,在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突出困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2014,(8):32-37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培育高素质后备力量,保持辽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从辽宁实际出发,总结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成果,逐一说明政府、企业、高校三者在其就业创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分析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供需、职业发展教育、鼓励扶持力度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既可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又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形势入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灵活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生灵活就业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灵活就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辽宁作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分布集中的工业省份,具有着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近年来,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劳动部门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在短时间内使数十万失业工人重新走上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保证了社会稳定。但是,由于旧社会遗留问题和人口基数结构等原因,我省的劳动就业机制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一、目前我省下岗方面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中心难。一是有些下岗职工无论如何不肯进中心。其中固然有感情问题,但也有对劳动力市场的…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问题之一。在解决失业和促进就业上,特别是在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上.政府、市场和劳动者所起的作用和应尽的义务是不同的,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魏小文 《北方经济》2012,(4):102-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能否解决好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己成为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应有所作为。本文在介绍我国现行促进就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完善促进我国就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瑞霞 《魅力中国》2010,(7):185-185
在我国经济形式走好但不稳定,又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促进就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从国家、学校、学生三方面出发,分析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新形势下营造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铭 《辽宁经济》2006,(10):6-7
众所周知,辽宁省大企业实力雄厚,工业原料十分丰富,工业基础坚实。怎样充分发挥好辽宁大企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大课题。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则是破解这一重大课题的主要途径。初步测算,全省协作配套和拉长产业链潜力超过3000亿元,潜力十分巨大。开展协作配套拉长产业链能显著提高辽宁企业效率、效益和竞争力。它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大量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领导和有识之士对此都有清楚地认识。殷切期望把辽宁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强省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