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外国铜匠”到大隆机器厂老板,他的“四菜一汤”和“五不”家规曾闻名上海工商界。当他跻身旧中国十大工业家行列时,人们是否想到,一个大老板的治家之道和创业之路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分水岭北侧。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乡,是中国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在国内外享誉很高的知名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凤阳县委县政府就确定了“经济要发展,公路必先行”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县公路建设驶入“快车道”,取  相似文献   

3.
尹晴 《中国招标》2015,(24):39-39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个朝代,15世同居360余年,鼎盛时期有3300多人同吃一锅饭,这就是浙江浦江郑氏家族。郑氏家族其孝义族风多次受到朝廷的旌表,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县情加速经济发展吴庭美,凌炳南安徽凤阳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件事影响较大,一是出了个出身卑微的皇帝朱元璋;一是农民创造了大包干。但朱元璋当了皇帝并未使他的家乡富起来,凤阳人真正告别贫穷是在实行农村大包干之后。自1978年从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继而席卷全...  相似文献   

5.
磁器口传说     
磁器口位居重庆城西的嘉陵江畔.原名龙隐镇。据传.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孙允炆皇帝遭致其四叔燕王朱棣篡位.被迫削发为僧辗转重庆,隐居于宝轮寺中的“龙隐禅院”.由此原“白岩镇”改名为“龙隐镇”。龙隐镇方园30华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坝。  相似文献   

6.
生活·书评     
【书讯·社科】《大明帝国》本书以奇特为主题,历述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全书主题新颖,视野开阔,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实是一部迄今分量最厚重、运用独到笔法撰写的朱元璋评传和明初开国史,其在品明史和进一步开展朱元璋研究方面具有较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马渭源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相似文献   

7.
《改革与开放》2008,(5):F0004-F0004
南京万博花卉园座落在历史文化古城南京城南的“花神庙”地区。相传这一名称的由来源于该地区有着七百余年的花卉种植史,至明朝元年成为了皇帝朱元璋示令的宫廷用花木生产基地后。花业不断隆兴。为祈花业长盛,于1797年由花农们新建了“花神庙”。并供奉有诸路“花神”140余尊,其名远扬,虽历经数百年历史.但花神庙地区养植花木、  相似文献   

8.
《改革与开放》2009,(7):F0004-F0004
南京万博花卉园座落在历史文化古城南京城南的“花神庙”地区。相传这一名称的由来源(于该地区有着七百余年的花卉种植史,至明朝元年成为了皇帝朱元璋示令的宫廷用花木生产基地后,花业不断隆兴。为祈花业长盛。于1797年由花农们新建了“花神庙”,并供奉有诸路“花神”140余尊,其名远扬.虽历经数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9.
宋代的《吴氏中馈录》记载了一道菜的做法:“淡醋一分,酒一分,水一分,盐、甘草调和其味,煎滚,下菜苗丝、桔皮丝各少许,白芷一二小片掺菜上,重汤炖,勿令开,至熟食之。”这道菜的名字,叫“三和菜”。  相似文献   

10.
题诗岙古名虎洞山,又名洒埕岩岙。岙内山清水秀,怪石嶙峋。著名的酒埕岩就在此山岙的岙口。据说那里又是东汉梅福到横溪后修道炼丹的第一处洞天,所以后人便在此岙内建有梅福庙以作纪念。后来那个岙里来了朱元璋,而且写了一首诗题于岩壁上。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他题诗过的山岙自然非同凡响,于是后人便将此山岙改称“题诗岙”。  相似文献   

11.
荷花喜宴     
离乡日久,很怀念腾冲家乡的“回席”。那年回乡,碰上四姨弟娶亲,老大的年纪,还被拉去做伴郎,使我有了再次品尝家乡“回席”的机会。 腾冲“回席”,要摆足十碗一汤,外加两个甜点,花样翻新,十分精致。先上一碗八宝饭,加红绿丝,樱桃熟时点缀上几颗,晶莹如水晶玛瑙。八宝饭吃完,十碗菜依次摆  相似文献   

12.
<正>导读: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然而自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而始至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景山而终,明朝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那么闻名天下的明十三陵中"缺席"的三位皇帝去了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从这个疑问出发,回顾一下明朝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13.
京城菜帮     
在首都北京的市场上,活跃着一支“菜帮”,这些人操着江西吉安口音,每天起更赶早骑着三轮车载着清鲜的蔬、禽菜、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间,别看他们来自井冈山老区、却  相似文献   

14.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空泛冗长的公文很反感。他曾下令,虚词失实,浮文乱真,我对此非常厌恶。今后,谁再搞繁文,一定治罪(《明太祖实录》卷149)。公元1369年,朱元璋曾对翰林侍读学士(皇帝的秘书官)詹同说,近来一些文士,不研究道德根本,不通达当前的政务,写的文章,文辞艰深但内容很浮浅……今后,起草公文要通道理,明世务,不可堆砌浮藻的文字(《典故纪闻》卷二)。公元1373年,朱元璋对中书省(发布政令的中央机构)的  相似文献   

15.
“江湖自有名菜出,各领风骚尽争锋。”相对而言的宫廷膳宴星级酒楼注重外型美观来说,江湖菜粗犷张扬,野性鲜猛的内在特征,一直为庶民百姓青睐,津津乐道,流传甚广。江湖菜·邮亭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成名邮亭鲫鱼就属这类江湖菜,它与大佬来凤鱼、太安鱼、球溪鲶鱼、北渡鱼、辣子鸡、泉水鱼、毛血旺、鹅掌汤、香辣蟹并驾齐驱,演绎了“一夜邮亭风,万人吃鲫鱼”的美食大剧。我是自然灾害年代张大的,对于吃,尤为看重。民间常有  相似文献   

16.
皇帝和罗汉     
四川新都宝光寺建于清代咸丰元年,它的罗汉堂里供奉着五百多尊罗汉.古代雕塑师把罗汉塑得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罗汉中间有两尊是皇帝,一尊是清代康熙皇帝,一尊是他的祖孙子乾隆皇帝.他们孙两人跻身罗汉中间,却身穿龙袍,凤帽遮颜,粉底靴.显得与众不同.一天.众罗汉为此议论起来.一个罗汉问问康熙和乾隆:“你们既要做罗汉.为什么又舍不得脱下自己的龙袍?”康熙和乾隆无话可答.另一个罗汉说:“这不是明摆着吗?无非就是要显示出他们是皇帝呀!”又一个罗汉说:“哎哟!既要做皇帝,又想当罗汉,所以,弄得如此不伦不类!”还有一个罗汉说:“怪不得人称你们是假罗汉!”众罗汉哗然大笑.康熙和乾隆十分尴尬.只好把凤帽拉低.遮住了脸孔.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开国皇帝 从秦始皇建帝号起(公元前221年)至袁世凯一命呜呼止(1916年6月6日),2100多年中,中国究竟产生了多少皇帝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即有许多皇帝出身低微,而且往往还经历过各种不同的坎坷遭遇,例如刘邦是"无赖",刘备是贩鞋织席者,刘秀是勤劳的农夫,石勒是奴隶,朱元璋是贫农之子、和尚,等等;而有些皇帝虽然出身上层,但其皇位也不是从父兄那里继承来的,而是靠个人奋斗,或因与前朝皇帝同姓或同宗,或因是前朝权臣之后而受人拥立或逼人禅让得来的.这些皇帝都是所谓的开国皇帝.简言之,开国皇帝就是每一个王朝的第一任皇帝.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朝初,景德镇成立御窑厂,专为皇帝烧制瓷器。也从此时起,为正式区别于民窑,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而借皇家之力,凭官窑之名,聚百匠之慧,景德镇各瓷窑也一统天下,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而这些奇珍异宝则多源于为满足皇帝的钟爱。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红釉瓷器情有独钟。他认为,朱姓属火,火即红色,红色又是五行当中南方的代表颜色,朱元璋即发迹于南方,故他认定红色为喜庆吉兆之色。他又定国号为大明,暗含了对红色的崇拜。洪武三年  相似文献   

19.
吴轩 《中国西部》2006,(4):43-46
平武报恩寺有很多难解之谜,所以在老百姓中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报恩寺原本并非寺庙,而是宫殿。传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现实主义型”,一种是“浪漫主义型”。现实主义的“土官戏钦差”传说从前蜀地龙州一个土官想当皇帝。皇帝要住宫殿,而且要住特别  相似文献   

20.
天津又叫“天津卫”,这个名称是从明代开始使用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蒙古的侵扰,分封四子朱棣为燕王,率兵驻守北平府(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