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试论电子商务对组织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组织可能在如下几个方面发生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 ,企业组织规模将趋向两个极端 ,企业组织的边界将趋于模糊和虚拟 ,企业组织的职务设计将趋于团队任务  相似文献   

2.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而快速增长。它要求我国建筑企业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面向国际市场,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本文从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开始分析,将国内建筑市场与国际市场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建筑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对  相似文献   

3.
我国利率市场化成本收益分析与成本最小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艳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4):128-131
本文计算分析了我国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 ,并在控制行业效果的基础上 ,运用统计方法对所得财务比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杠杆比率和活力比率随规模显著不同 ,而清偿比率和获利能力比率在不同规模企业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网络经济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冲击 ,本文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等理论出发探讨了网络经济下企业规模问题 ,论证了中小企业在网络经济下有更坚实的生存基础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几个人才的竞争 ,而是企业整体人员素质的竞争。企业合理的人才结构包括 :一致的品格结构 ;梯形的年龄结构 ;叠加的知识结构 ;互补的能力结构 ;协调的气质结构。  相似文献   

6.
管理——国内风险企业永恒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目前国内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基本情况入手 ,综合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建筑企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转变: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力技术与工业技术对应的是实体经营,虚拟技术与信息技术对应的是虚拟经营。面对个性化互动式的微观供求市场,企业二次创业可以借鉴虚拟经营这种运作模式的思路,实现从追求企业规模经济的实体经营向以内敛借力与契约经营为特征的旨在追求企业与顾客双重规模经济的虚拟经营的  相似文献   

8.
转换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家族制管理模式是民营企业起步的引擎,当某些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它又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桎梏,因此,民营企业必须突破家族制管理模式,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完成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由于买方市场日趋成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短期利润,而是考虑立足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企业经营"和"企业道德"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竞争和正直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企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规模的影响,总结出企业道德水平是约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私营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在初步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如何确定自己的企业发展规模定位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私营企业整体现状及市场竞争优势的分析,建议广大中小型私营企业应当走适度规模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价值链理论,将企业作为整体无法判断其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在价值链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本文将企业价值链划分为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几个战略相关的环节,并对这些环节的关键成功因素逐一进行了评价,建立了一套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于久洪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55-158
文章以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霍特林博弈模型研究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在线性市场情况以及完全信息情况下,不同规模、不同成本结构的双寡头银行各自的最优贷款定价与贷款风险水平选择。研究发现,当两银行贷款成本相差不大时,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的最优贷款定价越高,贷款平均风险水平也越高;此外,加强存款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力,可以有效降低所有银行的贷款定价水平和贷款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力  谢郁 《科学决策》2021,(10):40-53
文章以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为契机,基于2005-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库,检验了制度规范引致企业劳动保护增强后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劳动保护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以研发投入衡量的创新投入指标以及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产出指标均显著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规范带来的劳动保护增强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效应以及要素替代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了企业创新,并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法治环境水平也是影响劳动保护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劳动合同法》为企业制度建设提供了规范指引,运用法治思维提升企业管理制度化水平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管理创新空间的大小不仅决定着管理创新的规模和层次,同时也反映着管理创新的重点及方向。对影响管理创新空间的众多变量进行归纳和概括就成为构造管理创新空间的理论前提。文章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建构及影响管理创新空间的时间维度变量、管理职能维度变量、业务活动维度变量和创新结果维度变量,对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结构中的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企业管理创新空间的创新机制模型与创新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点的确定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娴静  田相辉 《乡镇经济》2006,(12):25-27,38
乡镇企业产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和空间配置上的分散化导致了其发展的规模不经济,存在着多种积极溢出的损失和产能过剩。论文根据规模经济的层次性原理,研究了乡镇企业规模化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创新和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并针对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组织发展的现状,重点论述了构建企业集群是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核心企业的规模边界对整个集团的规模具有决定作用,运用协调系统观与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核心企业的规模边界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核心企业的最优规模点有重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代造就一种经营模式。文章在对传统企业、网络企业、虚拟企业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规模经济、价值链、多角化、竞合四个角度对三种经营模式的运作效率作了分析,并探讨了三者的赢亏特点,最后对三者的前景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18.
A considerabl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studies the corporation’s enterprise choices, most prominently capital structure. Economists have paid less attention to other enterprise forms such as partnerships, which typically operate under different legal constraints and appeal to smaller enterprises. Yet partnerships were the dominant business organization for the period in which wealthy countries first experience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y remain quantitatively significant in some important economies today. After reviewing the growing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is subject, we use a series of simple models to study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artnership’s choice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how this relates to a firm’s choice of enterprise form. Common features of partnerships reflect the difficulty of raising capital for ventures whose prospects are hard to judge.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several specific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萍  李为科  郭跃 《特区经济》2006,213(10):253-254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以重庆市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通过揭示重庆旅游业的波及线路、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与感应度系数等重要指标,全面定量分析了重庆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并对重庆市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洵 《改革》2004,(2):118-123
面对关联企业的日益勃兴,我国对关联企业的规制仍相当薄弱,因此我国亟需完善关联企业的相关立法。而要建立系统的关联企业法律制度,首先必须解决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问题。本文试图对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关于关联企业的立法界定作一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所应采用的关联企业认定标准作一些简要探讨,以期对我国关联企业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