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直 《中国广告》2013,(12):121-123
进入九十月份.各家企业应该开始为2014年的代言人续约或是新签约开始准备工作了.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流星”多过“常青树”。一个明星可能因为一个剧集、一场选秀迅速蹿红.也可能因为一个负面信息、一段沉寂而迅速失宠.经常听到企业市场部的朋友说.现在选代言人真是一个赌博啊.赌对了就火了.赌错了就惨了。  相似文献   

2.
东方家园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发展成现在的二十五家店的规模.已经是零售业发展当中的一个奇迹。作为家园的一分子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对于一个发展当中的企业.肯定会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它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3.
孙庆 《中国广告》2004,(9):86-87
作为一个企业.我们长期在思考品牌价值的问题,但是今天仍然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站在企业这个的角度上讲述几点想法。首先.作为一个品牌.任何一个企业,总是希望通过品牌的提升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带动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是所有企业梦寐以求的。但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品牌的持久化.像可口可乐上百年仍然存在呢?这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的问题。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产业.所处的人文环境,地区的政治环境都不一样.可调动的资源也不一样。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个人对品牌建设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如何从品牌  相似文献   

4.
《市场周刊》2012,(4):104-106
电影《返老还童》本身美得像一个童话.任何一部影片触及灵魂的爱时.总是让观者动情;而注定无法续写的挚爱,却是人间最为凄美的绝唱。《返老还童》.一个时空交错的故事,一个垂死者弥留之际对人生的追忆.一段不动声色的读白.一段跌宕冗长、历尽沧桑的叙述.让我们嗅到了生命的凄凉.生死的无常.但同时又让我们感受到爱的伟大。  相似文献   

5.
叶福龙 《中国广告》2005,(11):139-141
策划,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既是一个有点古老而又摩登的词.也是一个有点鲜见而又耳熟的词.又是一个有点玄幻而又实在的词。  相似文献   

6.
康迪 《成功营销》2008,(12):66-67
靠电影减压的董嘉鹏.谈起《画皮》津津有味。2008年11月10日,《成功营销》记者采访他的那一天.他的身份,已经从北方传媒首席运营官.变成涌思传播的总经理;从一个全国传媒集团的老总.变成一个十几人公司的“老板”: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变成一个创业者。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加油员.我平凡,我快乐。在这个不大的加油站中.我品尝着最简朴的人情世故.一个微笑.一声道谢,常常使我乐在其中。在这里面,我理解到给顾客一个尊重、愉快的消费环境,确实比什么都重要。因而.礼貌待客.优质服务是加油站面向大众,面向市场喊出的口号,也是我们近年来用实际行动做出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满眼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坚定信仰的时代.这是一个怀疑一切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时期,这是一个黑暗的时期,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拥有一切.我们似乎一无所有,我们都上天堂了.我们都要下地狱了……”这是19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在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代表作《双城记》开篇之语所描述的,而我深深地感到它是在描述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伟大的新商业时代。  相似文献   

9.
宋新宇 《商界名家》2004,(7):100-101
有人说。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难.做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管理者更难。做一个完美的、有效的管理者难上加难。.但我要说.只要你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把握住了做事的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人所长.应该来讲不太难。  相似文献   

10.
经常有人问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仅凭一个广告就能给企业创造“传奇式业绩”的案例越来越少?我想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我们现在身处的市场.现在的市场是一个越来越规范的市场.而市场营销也是一个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细化的一个过程.竞争对手少的时候一个广告可以让一个企业一个产品一夜成名,竞争对手多的时候,自然只依靠广告塑造品牌或者创造传奇式的业绩就困难了。20年前.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费是多少?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收费是多少?这其中的差别也说明了我们的市场已经进化了.而且进化的速度很快.初始化的时候创造一个奇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随着市场的进步,一切都要更加专业化的运筹。  相似文献   

11.
互动     
《三联竞争力》2005,43(9):6-6
在隋元柏执掌企业命运的最初十几年中.工厂规模由小变大.技术由弱渐强.可以说是几年上一个台阶。东方电子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困难小厂.变成了在市里挂得上号的集团公司.隋元柏自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历史不长的新兴行业.中国风险投资业在幼年期就将迎来一个“大时代”。舞台上的主角们都清楚.未来几年是一个VC黄金时代.也是一个VC战国时代.他们正在快马加鞭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整个市场变化特别大,过去我们说有一个大众市场,就是大家都很一致的,那么有大众媒体做这个广告,也很有效果,但现在发现,大众媒体的效果不是那么有效,关键是这个市场变了,变得很细分,是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媒体要改变,从过去大规模的那种覆盖、投放,变成针对一个一个的族群,或者是群体做广告.这个时候就有分众的概念出现。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分众传媒符合了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市场细分。分众是有多种多样的.手机是一种分众市场.有线的数字电视是一种分众市场.楼宇电视也是一种分众市场.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性去制定你的媒体。还有卖场,医院,候车厅.就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形成的一个圈.这些圈就是媒体的一个投放的机会,分众传媒也好.分众媒体也好.它的立足点是和消费者的变化相吻合.它就能捕捉这个市场机会。分众传媒现在的理念是要建立一个生活圈的媒体群,即是将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自己生活轨迹之中。  相似文献   

14.
刘磊 《成功营销》2014,(12):4-4
当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它就像一个婴儿一般,总要与生存的环境相适应才能生存下来。通过技能学习.基因优化.吸收来自各方的培育与引导.方能更为茁壮地成长起来。原生营销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比起冲锋陷阵的前锋.后卫的作用同样重要。一条稳固的防线.不仅是改变命运的方式.也是球队逃离危机的避难所。与后卫所扮演的角色相同.SUV产品依靠能攻善守,多重适应性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上海大众斯柯达野帝与东风日产逍客.一个野性十足,一个体面周全.自然成为市场中的热门选手。  相似文献   

16.
少年啦飞驰     
《市场周刊》2012,(4):122-124
顾小北每天都在谋划着一次狼烟滚滚的逃亡。顾小北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人。铃声对他来说俨然成了一个逃亡的信号。他吊着破旧的书包.提着保温饭盒一颠一颠地出了校门.往右拐个角穿过一条逼仄的巷子。巷子里幽幽暗暗的.成年坐着一个吧嗒着旱烟的清癯的老头。顾小北呼溜溜地跑过去时带起的一阵风刮灭了老头手里刚划着的火柴.当老头不知所以地划着另外一根时又被一阵带过的风吹熄了.他撇开烟锅扯着嘶哑干瑟的喉咙喊.你慢点跑.倒霉孩子.你们一个个死命地跑个甚呀!顾小北不去理会他的呼号.他撒开脚丫子跑得更快了。  相似文献   

17.
党冰 《中国工商》2003,(7):10-11
在丹麦的一个小镇上,曾有这样一个牧师:他委想去温暖的西班牙旅游.但苦于手头拮据.久久不能成行。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在当地的小报上.他打出了一个小小的广告:“低价去西班牙旅游.寻找伙伴”。出乎他意料之外.小小的广告竟然为他招来了两辆大巴的同行伙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05,(2):82-82
“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狄更斯名著《双城记》开篇的这两句名言.用来描绘会展业的现状实在是恰当不过一方面.会展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发达的制造业急切地寻求市场.全球跨国采购专业买家云集中国.买卖双方都需要借助展览会平台.会展业应运发展.机不可失:另一方面.会展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秋风 《中国海关》2006,(2):79-79
艾伦·格林斯潘终于谢幕了。人们恐怕都会承认.在全球宏观政策史上.他已经成为一个传奇。对于格林斯潘的成功.人们可以有各种解释.比如说他运气好。不过.在笔者看来.格林斯潘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传奇,主要是因为.他是市场的朋友。他洞悉了市场的秘密.并且顺着市场的脾性.巧妙地驾驭它.让它不至于脱离轨道。  相似文献   

20.
王河锋 《中国拍卖》2014,(11):74-75
从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走过了十余年的拍卖路.自己的人生注定将从事深深喜爱的拍卖事业,拍卖的梦想也会精彩我平淡的人生。偶然入行 2002年的一个偶然竞聘机遇,让我从一个销售领域经理成功应聘到一个拍卖企业的业务经理。拍卖.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行业.我对拍卖充满了好奇。古人云”三十而立”,即将迈向三十的我进入拍卖领域.在而立之年的我和拍卖结缘,注定此生将立足拍卖.用一生去追逐拍卖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