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斯定理"与科斯理论的核心思想--读"社会成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指的"科斯定理"仅限于科斯"第一定理",即"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初始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值最大化"这一基本思想.文章通过对"社会成本问题"一文脉络的简要梳理之后指出,"科斯定理"只是科斯为了讨论外部侵害问题而发展出来的分析方法,但这一思路对于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孟山 《全国商情》2010,(3):128-131
科斯理论提出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是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但是科斯把管理和交易混淆起来,是一个失误.应该明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企业成本和社会成本不是交易成本而是管理成本.工作(劳动)的占有性是管理成本的重要原因.克服工作(劳动)的占有性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这需要明晰产权.只有明晰了劳动者的产权,才是真正产权明晰的社会.但这已经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以现代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了.  相似文献   

3.
庇古和科斯的规制理论在观点上有着明显的冲突.庇古认为,由于外部性等原因,部分产品的边际私人纯产值与边际社会纯产值并不相等,因此政府必须界入进行管制,对外部性产品收取庇古税;科斯则认为,产权不清才是外部性成本的原因,由此提出了只要明确产权市场就能良好运行的科斯定理.科斯在庇古的基础上拓展了外部性规制理论,但"科斯定理"并不能超越和替代"庇古税".  相似文献   

4.
企业边界决定问题起源于科斯(1937)对交易成本的分析。交易是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通过产权的分割和再配置来分配经济租金的过程,而契约是完成交易的制度安排。因此,自科斯以来,契约成为主流经济理论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交易遇到了困难。这时,创造和分配租金的权力,进而由谁拥有资产的控制权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企业效率边界,便成为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完全契约框架下的自我履约机制、资产配置理论和进入权理论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本文对这三种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根据科斯主张的从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本质的思路,对不确定性作出了新的三类别区分,并重新审视了科斯企业理论在该三类不确定性下的逻辑。研究显示,在第一、二类不确定性即奈特区分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下,科斯企业理论存有逻辑漏洞,而在对未来完全无知的第三类不确定性下,行为人为实现知识创新能力的动态最大化而选择在亚经济体规模上共享知识时,也将导致企业组织形态的出现。逻辑分析还表明,后一种非交易成本逻辑的企业理论较科斯的企业理论更具根本性。  相似文献   

6.
交易费用理论是由科斯提出、威廉姆森等学者逐渐完善的一门经济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在于揭示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的存在,从而使经济学研究更加接近实际。另外,交易费用理论还为许多其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为考察制度成本奠定了基础。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在微观领域研究、宏观领域研究和资产专用性等方面给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问题导向的一致性决定马克思企业理论与西方主流企业理论之间总体具有异同性质.这种理论异祆同性质从"科斯难题"的破题入手,旨在申明:企业家团队的内部联结本质是企业本质的进一步发展;狭义视阈的技术和权威的企业分析框架应被进一步推进到广义视阈的技术、权威、合约的企业分析框架.立足于"联结本质"的历史演进的演绎和分析,从而确实可以增进企业本质的认识逻辑链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黑箱”以外的企业问题的研究,是在科斯开创性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之后开始的。实际上,早在科斯发表论文前近一个世纪,马克思对企业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企业理论。本文主要从企业理论的基本问题,即企业是什么、为什么有企业、企业的契约性质和企业的规模决定四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企业理论的观点。同时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中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利率平价理论是阐述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对一国货币汇率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学说.但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表现失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期资本流动的有限性、外汇市场缺乏效率和交易成本较高所致.可以考虑引入交易成本和资本管制,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斯的企业理论从交易成本对市场组织分工的能力的影响角度,论证了企业的生产性功能,并由此出发对企业做出了有别于市场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互为因果关系推导出市场与企业成长的相互促进性;而且结合科斯对“组织成本”的论述,我们也可以对企业的边界问题做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分析的先河,但是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的西方现代主流企业理论过分强调企业的交易性质。对交易成本的过度强调误导了人们对企业本质功能的理解,事实上,企业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消费,即生产,而不是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2.
自从科斯提出企业的合约命题和交易成本概念以来,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合约企业理论基本能够解释涉及企业发展的企业范围或企业边界的决定问题。但是,在试图回答企业产生的原因方面,该理论以及相关的文献并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从互补性要素系统的视角切入,运用互补性原理揭示了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企业产生的合约解释。同时,在合约企业的框架内,分析说明了现实企业中存在的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合约。  相似文献   

13.
自从科斯提出企业的合约命题和交易成本概念以来,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合约企业理论基本能够解释涉及企业发展的企业范围或企业边界的决定问题。但是,在试图回答企业产生的原因方面,该理论以及相关的文献并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从互补性要素系统的视角切入,运用互补性原理揭示了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企业产生的合约解释。同时,在合约企业的框架内,分析说明了现实企业中存在的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合约。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的起源、性质、契约和规模四个维度对马克思与科斯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三点重要结论:其一,无论是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还是从现实性上看,马克思的企业理论都是科斯的企业理论难以超越的;其二,从内容上来看,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要比科斯的企业理论涉及面更广;其三,从理论间的关联性上看,两种企业理论既存在许多差异,又具有某些共性,具有互补性.我们必须以批判、继承和创新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此同时,吸收、借鉴和消化科斯企业理论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5.
科斯1960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继科斯之后,由三个思想流派构成的后科斯主义产权理论分别从契约主义的观点、民事侵权行为的观点以及权利的观点对产权理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对我国<物权法(草案)> 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间性组织理论的集群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性组织理论的研究弥补了传统的"企业与市场"二分法的理论缺陷。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形式,它的存在弥补了纯粹市场机制与纯粹企业组织的失效。本文首先认为,应该把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然后分别就交易成本范式与超越交易成本范式给出集群现象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在集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庇古的"征税"手段和科斯的"自愿协商"手段在理论上均能使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成本内部化.但受环境与生态资源产权难以界定,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以及难以兼顾效率和公平等因素制约,通过"自愿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交易成本过高,而在现实经济条件下征税倒是一种更为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最早提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企业定价理论;与此同时,主流企业理论的契约理论也不排斥企业定价分析.因此,从一般比较马克思企业理论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入手,剖析当下几个主要的主流企业理论学者企业定价研究流派,可以给出关于企业定价分析的基本框架.这一工作有力启发和佐证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范式重构",既为实现现代契约理论与定价理论的逻辑融合奠定可靠的基础,也进一步为既有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及其现代阐释形式的科学扬弃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波斯纳是法律的经济学分析的创始人,但波斯纳对产权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却很少有人提及.波斯纳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核心--科斯定理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分析,内容有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信委员会》和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三篇文章,认为其核心思想有交易费用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谈判理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