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质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英 《科学决策》2006,(11):15-16
现代的生物质产业,是指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如农作物、林木等植物及其残体、衍生的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等边际土地或水面种植的专用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技术加工转化,生产生物基产品、生物材料和生物能源的一种新兴产业。它是农业和工业等多行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是循环经济的典范,已经成为国际科学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有些问题尚有争论,本文仅就发展生物质产业的必要性、发展的策略性、发展中问题的复杂性、阶段性以及研究的前瞻性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以及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要解决我国的物质能源紧缺的问题,首选的策略是用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能源。社会各方面要紧密配合,协调科研、企业、地方政府的力量,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一个正在兴起并富有巨大前途的新型产业。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有利于破解能源危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国具有发展生物质能的巨大潜力,但受制于生物质原料资源的特性、技术屏障以及政策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大趋势下,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从政策法规到上中下游产业情况,分析了芬兰基于产业链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概况。并从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体系的构建、技术设备和生产措施的配套、各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法律法规的建立四个方面,为我国今后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速生草本植物碳转化刈割封存技术,可促进生物质飞跃大增产,获得足量的生物质,将其制备成固体、气体、液体形态的能源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大气温室气体负增长,可降碳除霾,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中国的一位化学家雷学军自信地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相似文献   

6.
正本研究以2000—2011年在我国申请的石墨专利为数据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在我国申请的石墨产业专利信息的分析,揭示产业发展状况、判断国内外技术研究热点、技术领域发展趋势等问题。研究发现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活跃,企业成为专利申请主体,产业链后端环节成为技术竞争的重点,建议加强在石墨新材料等领域的重点部署,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并做好国际专利的技术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热解气化集中供气技术该项目通过热化学方法,利用热解气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并以农村自然村为单元,以管网输配的方式向居民集中供应炊事燃气。该技术成功地将玉米秸、棉秸、麦秸及其它生物质原料转换成低热值为5MJ/M3的可燃气体、气化效率为75%;可使农村能源利用率由传统柴灶的15%-20%提高到35%,对合理利用祖国大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改变农村燃料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高效配套技术该技术以玉米芯为主料,原料不经高温堆积发酵、石灰水…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目前交通用液体燃料资源短缺,供应紧张。短期的替代可以靠洁净煤技术进行煤的液化,但是从考虑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液体燃料既具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影响。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独有生物质能源资源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它具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和利国利农的发展优势。其燃料特性和应用方式,与化石液体燃料有许多共同点,便于纳入现有的交通液体燃料体系。  相似文献   

9.
1、背景技术能源农业就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利用的能源。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源。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专利情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利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国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专利申请的总体发展趋势、技术热点、区域分布情况、申请人情况等信息,以期为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专利技术转化是高校科技活动最重要的内容.然而当前中国高校专利转化工作却不尽如意,耗费大量科研资金获得的专利技术处于闲置或无效状态,直接影响中国技术创新与进步.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运行效率偏低,目前提高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系统效率的研究零散且重复,缺乏深入的论证与展开,故需要寻求新视角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总结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高校专利转化效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雪婷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87-192
近年来随着市场与政策的不断利好,中国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由于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从技术与产品的角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采用专利地图法对全球与中国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专利信息展开分析,了解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间的差距,明确了中国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技术布局,为提升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宇坤 《科技和产业》2024,24(9):215-220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人工智能(AI)产业集群是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结合人工智能产业中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核心一级技术分支以及重要的二级分支进行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图谱的专利申请为切入点,分析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助力长三角在产业升级中的竞争格局、创新态势、产业体系、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如何向东盟进行国际技术扩散的问题,首先通过文献回顾界定专利引用途径下中国向东盟技术扩散的内涵,然后提出一种识别东盟引用中国专利数据的检索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非线性拟合、社会网络分析等模型,基于时间-空间-产业三维框架剖析中国向东盟技术扩散的现状,并进一步明晰中国向东盟技术扩散的时空整合演化和产业网络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在新时代扮演着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璀璨的明珠,历来受到业内极大的重视。将专利分析指标引入PEST分析模型中,从P、E、S、T四个层面分析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研究结论表明,构建的PEST模型中的各个指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增强了客观性,可以从宏观上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有效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对于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法分析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国际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内外循环中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我国科技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影响力逐渐扩大,并逐渐向全球生产网络中心迁移。对于内循环,国内科技服务业生产网络变化不大,其前后向联系部门呈分散化,科技服务部门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17.
韩世锋  程旖婕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99-208
随着2023年补贴完全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从财政支持转向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在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和技术创新政策,然后使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迅猛发展,且在重点企业和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中更为注重技术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对于市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存在专利维持时间不长、市场价值不高、地区或申请人不能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就此提出国家细化技术创新奖励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领头企业示范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依照不同省份区域石墨烯专利数量、技术领域、创新主体3个不同维度构建R-NFA动态分析框架,利用二维矩阵图归纳不同区域专利发展的3个维度具体特征,综合3个维度的各省份石墨烯专利数据,利用SPSS系统聚类发现,中国石墨烯技术创新发展区域可分为4个梯队,每一梯队表现出不同发展特征。研究的重要政策启示在于中国各省份区域石墨烯技术创新呈现差异化发展特征由各省份经济发展层次不同决定,在石墨烯助推中国深化供给侧改革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需要深刻审视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方向和阶段。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环保等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现代生物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是当今国际科技竞争焦点,发达国家牢牢占据国际生物科技最前沿,中国已在医药、制造、农业等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但生物技术产业大而不强,整体水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通过比较、举例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山东的产业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问题,并从政策激励力度、融通现代生物技术创新链条、构建高效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丰 《科技和产业》2021,21(9):261-265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与节能环保产业基本实现了协调发展,国内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中国的橡胶装备制造业需要把握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球化发展历史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节能环保有关的面很广,对于橡胶装备制造企业来讲,应如何制订自己的节能环保业务发展规划,从内部价值提升和产业链拓展的角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