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词是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基础,新词的不断涌现是分词的最大难题。针对新词识别定义不清、语料缺乏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大规模神经网络预训练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主动学习和人工规则的新词识别算法。利用预训练模型高效识别候选新词,使用基于不确定性和代表性样本选择的主动学习策略辅助标注新词,利用热度规则、突发性规则和合成性规则识别和过滤新词发现结果。针对新词识别评价标准不一致的问题,给出了一般性准确率和受限制准确率两条规范测试指标。与现有最优算法进行实验对比,所提算法两项指标分别提高了16%和4%。  相似文献   

2.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暂的面部表情。针对其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nal Neural Network,3D-CNN)的微表情识别算法。使用Keras作为网络框架,在3D-VGG-Block(3Dimension Visual Geometry Group Block,3D-VGG-Block)的基础上加入批量归一化算法以及丢弃法,提升网络深度与训练速度的同时有效地防止过拟合;针对数据集稀少的问题,采取随机设置起始帧的位置,提前设定每次读取帧序列的长度,循环操作,在将所有数据均遍历的同时,达到数据增广的目的。该算法在CASME II数据集上的识别率最高达68.85%,在识别率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微表情表现强度微弱且非常短暂。针对微表情识别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以视觉几何组(Visual Geometry Group,VGG)网络为基础,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结合的识别算法。CNN提取数据集CASME II的空域特征,LSTM处理时域特征,实现空域与时域特征的结合。针对深度学习训练困难以及过拟合问题,加入批量归一化算法与丢弃法,提高网络训练速度,有效防止过拟合。针对数据集稀缺的问题,固定每次读取帧序列的长度,随机生成起始帧的位置,不断循环读取以遍历整个数据集并达到数据扩增。根据实验结果,五类微表情(高兴、惊讶、厌恶、抑郁、其他)识别率最高可达72.3%。  相似文献   

4.
针对跳频信号分选存在人工提取参数特征具有复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首先对跳频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二维的时频矩阵;接着提取信号的轮廓特征,构造三维矩阵作等高线图,并对等高线图进行预处理;最后把预处理后的等高线图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测试,进而实现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需要复杂的人工提取参数特征的基础上,在分选率为100〖WT《Times New Roman》〗%〖WTBZ〗时,所提方法经裁剪处理下的信噪比为-15 dB,比支持向量机和传统K-Means聚类算法都低10 dB。实测数据的算法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将大疆精灵4Pro、hm无人机、司马航模X8HW以及大疆悟2这四类无人机正确分类。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人体行为识别准确率低、计算量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nal Neural Network,3D-CNN)结合批量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BN)及改进的视觉几何组(Visual Geometry Group,VGG)网络的行为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3D-CNN结构进行优化,在三维空间采用了多个小卷积核卷积层堆叠的Block结构;同时在网络结构中引入BN算法,将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每一维进行独立的批量归一化处理;之后在Block结构中增加了Dropout层以提高网络泛化能力以及将3D-CNN网络层数加深到了13层,提高了高层次抽象特征的提取能力;最终使用softmax进行分类得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3D-BN-VGG网络在行为识别方面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辐射源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对角切片特征和深度学习的辐射源识别算法。利用辐射源信号双谱的个体特性,提取信号双谱对角切片特征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数据,采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辐射源识别。仿真实验利用两部同型辐射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识别个体辐射源,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也能获得高的辐射源识别率;相比于其他识别算法,双谱对角切片特征有更鲁棒的分辨性。  相似文献   

7.
高光谱遥感数据越来越普及并为人们广泛使用,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地面物体精确分类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上表现效果优异。针对高光谱图像光谱维度高、特征丰富的特点,应用添加多尺度滤波器的深度卷积网络进行图像的像元精细分类。实验证明,结合多尺度滤波器的深度卷积网络模型可以得到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战场电磁环境下的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达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多尺度残差网络的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提取LPI雷达信号的时频特征;然后利用多尺度残差网络的多层特征提取网络对输入信号进行深层自主学习,以获取原信号时频数据的分布式特征,从而实现对雷达信号的识别预测。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对不同调制样式信号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及较高的识别率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行为识别算法不能充分地提取抽象的行为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三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3D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3D)的人体行为识别算法。该网络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CNN)基础上加入了残差模块,可以更好地提取时空域的特征,然后通过改变步长大小进行特征图降维,提高网络效率,并加入批量归一化层和Softplus激活函数,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拟合能力;之后添加Dropout层,降低过拟合风险,并且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层(Global Average Pooling,GAP)代替全连接层,克服了网络参数量过大的问题;最后,使用Softmax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R3D网络在HMDB-51数据集上获得了62.3%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车辆类型识别方法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深度学习的高维特征泛化学习能力,将改进的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用于基于交通微波雷达的大小车型分类识别。首先,以雷达触发前的N帧信号为基础,对雷达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并构建数据集;然后,分析LeNet-5卷积神经网络的特点;最后提出一种改进的LeNet-5卷积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智能学习大小车的雷达时频信号特征,大小车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7%以上,可为交通场景下的车型识别研究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用于人脸表情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的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AlexNet网络的基本结构,采用单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进行训练,减少了两层卷积层和一层全连接层,在每层卷积层后加上批标准化(Batch Normalization,BN)代替原来的局部归一化,并在全连接层后加上Dropout正则化进一步防止过拟合。与AlexNet模型相比,改进的网络结构更简单、复杂度低、参数量少,可以节省大量模型训练时间进行快速预测,且更不易过拟合,同时加快了模型收敛速度,提高了网络泛化能力。在Fer2013数据集以及C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分别得到了68.85%和97.46%的识别率,较其他人脸表情识别方法的识别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交通场景中采用一些预警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例如,对车辆轨迹进行跟踪并预测车辆的驾驶行为,就是一个常用的预警方法。在对车辆进行跟踪的过程中,数据关联是很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对车辆的观测点和轨迹进行关联,从而更新车辆的轨迹,完成跟踪过程。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关联算法,即k近邻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k Nearest Neighbor-Joint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kNN-JPDA)。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在交通场景下车辆数据的数据关联问题,在精度以及运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辐射源目标精确识别需求,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理论技术,提出将改进型AlexNet作为特征提取器,实现目标细微特征提取固化,形成智能化识别网络模型。以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信号为实验对象,在机场实地采集了13个目标的ADS-B脉冲信号数据作为辐射源目标个体识别的训练和测试样本,利用AlexNet和改进的AlexNet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的AlexNet网络训练时间更快,综合识别率达到98.32%.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部分行为识别算法效率较低,难以应对大规模影像识别任务的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双流结构与多纤维网络的双流多纤维网络模型,分别以RGB序列、光流序列为输入提取视频的时空信息,然后将两条支路网络的识别结果进行决策相加,提高了对战场目标聚集行为的检测效率与识别准确率;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结合分离卷积思想与多纤维网络的双流分离卷积多纤维网络模型,进一步提高网络检测效率与抗过拟合能力。实验表明,在建立的情报影像仿真数据集中,上述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出战场目标聚集行为,在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同时实现了识别准确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场景下远程视频监控图像异常检测困难、传统算法功能单一(仅针对某种特定场景或某种异常图像进行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自动远程视频异常图像检测方法。首先采用Xavier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参数进行初始化,然后将标准化后的视频差分图送入CNN的输入层,通过特征提取及下采样,最后在CNN的输出层获得远程视频异常图像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远程视频监控中突然出现遮挡、模糊和场景切换等多种异常同时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准确率可达88.75〖WT《Times New Roman》〗%〖WTBZ〗。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信信号的自动调制识别需要大量特征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离通道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深度学习中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提取时域信号的多通道和分离通道调制特征,再利用融合特征实现不同信号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CNN的算法,所提算法在高信噪比下针对两个数据集的识别率分别提升7%和18%;此外,相比于基于特征提取的传统识别算法,其高阶调制识别性能平均提升3 dB。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物流企业车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程序说明。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号采集设备的带宽越来越宽,大量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信号被捕捉,多信号的盲识别问题是一个难题,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识别大都基于功率、频谱或相位等诸多先验知识进行模板匹配,但在全盲条件下对多信号进行自适应识别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niversal Software Radio Peripheral,USRP)、片上射频网络(RF Network on Chips,RFNOC)和Keras的自适应信号盲识别算法。首先构造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然后使用初始IQ数据、初始功率谱密度数据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累积算法处理后的谱相关密度数据等三种不同的初始数据去训练它,利用其自适应性实现多信号的盲识别,最后通过基于USRP、RFNOC和Keras的软硬件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