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诺思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于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这本著作中。在该书中他否定了偶然的生产力变革和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系统地考察了人类自史前经济生活至现代经济增长的漫长历史,提出了制度 相似文献
2.
1973年,在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西方世界的兴起》的有关西方经济史的书。该书与其说是对经济史进行细致缜密研究的专著。还不如说是一部洋洋洒洒、高层建瓴的史论。尽管该书篇幅不大,也没有在经济史的数量研究方面提出新的具体成果,但它却在西方经济史学界乃至整个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因为它为经济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前景,即:根基于当代经济学的最新进展而用最先进的经济理论去重新解释历史。该书的作者之一就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新经济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North)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这是因为.制度经济学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对我国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入地研究和比较这一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诺斯都是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代表。文章比较了两人的不同分析框架及其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途径的理论。本文分别系统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则区别和理论上的相通之处,力图使我国的制度建设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对这两种理论我们都应该加以认真研究,以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为线索,从新老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对制度变迁理论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提出了未来我国制度变迁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7.
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几方面,对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得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动因是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制度的变迁进程等结论。文章最后给出加快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合理界定政府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国有资本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者们对国有资本运营的方方面面做了细致地研究,取得了系列理论成果。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谈起。新制度经济学已经诞生了六十多年。如今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并从外部利润的内部化和政治成本两方面提示我国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的内涵,以及国有资本运营中新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应用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解释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成本、方式、方向,并能够预测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化的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多样,包括世袭制、军功制、察举制、科举制等。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变迁的动因、方式等。阐述了官员选拔制度变迁的必然性,表明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对现行的公务员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道格拉斯·诺思(Dauglass C.North)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教授经济著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用制度变迁理论重新解释了历史。他大胆提出了对历史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制度而不是技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制度认知、选择、演变的历史,恰逢人们用新古典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解释历史问题而陷入困境时,应用制度变迁理论却可迎刃而解,这正是诺思最成功之处。本文将结合凯恩斯学派、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等几个经济学流派关于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从局部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传统的水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的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强制性、诱致性制度变迁及其它——兼论中国改革方式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论述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及相关的新制度经济学范畴,文章构建了激进式和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改革方式及中国的改革方式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突飞猛进的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用高新技术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二十世纪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环境、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对比和制度变迁主体的知识积累三个维度分析说明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演进的总体方向、具体轨迹和发展实绩。 相似文献
19.
20.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目的是使外在的潜在利润内部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效率均逐渐递减,农民在潜在外部利润和获利机会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承包地流转,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但这种承包地流转制度极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制度规则可循。虽然制度变迁是制度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社会博弈过程,但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承包地流转发展完善期间应居于主导地位,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决定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