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4月14日发布分析报告说,次贷危机对金融市场结构及定价的影响将持续至少10年,并将使中央银行拥有更大的监管权力。 中国正在陷入危机? 2008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第103届广交会上,一家中国最大规模的纺织类上市企业负责人说,今年一季度向美国出口的服装订单大大减少了2007年8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卷入美国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与经济具有高度关联性,加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意义重大.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监管部门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缺失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本文提出我国应着力加强房地产企业信贷、个人信贷业务、房地产信贷创新的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周期发展模式和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促成次贷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原因:资产证券化的时候没有如实地披露信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贷款证券化监管的缺失;商业银行经营的“原生一分销”模式的制度设计缺陷。然后提出了次贷危机给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留下的启示: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要严格把握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要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全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业重新开始高度关注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美国在次贷危机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加强其银行监管的力度,使银行业逐步恢复稳定。这些改革措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需要借鉴其改革措施以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5.
郑秀君 《改革与战略》2012,28(11):119-124
次贷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都把信用评级机构看作社会监管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美国证监会(SEC)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的监管方向和监管政策是当今讨论的重点,反映了国际信用评级监管动态文章旨在分析次贷危机发生前、后SEC和IOSCO的信用评级监管准则及其对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可谓席卷全球,但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大有益处。本文简要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着重论述了在我国目前金融体制下,如何完善投资监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美国次贷危机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二是次贷危机与美国房市泡沫破裂有着直接关系:三是寅吃卯粮的消费文化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基点;四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五是美国金融监管缺失。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背景下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金融监管诱发了金融创新,没有金融监管制约的金融创新将影响金融安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金融在缺乏有效监管下的无节制创新密切相关。我国应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遵循审慎监管的原则,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采取规制性监管与原则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跨业合作以及国际协调,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引起的次贷危机,不仅引发了美国金融系统的全面危机,也严重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全球的经济发展。这场金融危机反映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正是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在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和金融系统的风险防范上出现了漏洞。  相似文献   

10.
尚福林解读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首次出现的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一起发生的危机。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这样总结此次美国次货危机。尚福林认为,我国应该认真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及对监管带来的挑战,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杨松 《特区经济》2011,(1):102-104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两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以及政界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市场主体和监管主体的"有限理性"、内外部经济结构失衡和货币政策环境的影响、全球金融货币体系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等几个方面,试图勾画组合出一幅危机的完整图象。但因缺少一条逻辑主线将这些正确的归因与少数为了转移矛头故意歪曲事实真相的借口有机串连,致使图象主题不够立体、清晰。为了更好地认清危机的实质,本文运用中华文明辨证逻辑思维这条主线,深度透视危机的本源,还原危机背后的真相,揭露真正的幕后元凶及其支配主体行为的片面思维逻辑,以便呈现出一幅更为清晰、立体的美国次贷危机全景图。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资助,本刊编辑部主办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花旗银行中国区、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各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深入认识次贷危机本身、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为中国经济提出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磨砺了观点、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3.
汪巍 《环球财经》2011,(2):80-8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遭受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创伤。本次金融危机证明了“最少的监管并不是最好的监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监管不足和不力。在此背景下.更严格和更大范围的金融监管成为各国共识。  相似文献   

14.
崔照辉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9):192-192,F0003
发生在美国的房屋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发生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危机,至今影响尚未完全消失。产生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原因是根本的,一个是不诚信,一个是缺少监管。这两个因素在每个行业里都是十分重要的,缺少诚信与监管,一切事业都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易强 《环球财经》2008,(10):46-49
次贷危机爆发一年零1个月后,美国和全球经济都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格林斯潘称“这是百年一遇的危机”,而在此前百年间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中,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曾说:“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相似文献   

17.
在次贷危机爆发近两年后.奥巴马政府于今年6月中旬发布了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白皮书。这份长达88页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被认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涉及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对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保护、创造政府管理危机的新工具以及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五个方面.旨在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有效和富有弹性的监管机制。目前.该法案正在国会讨论,奥巴马政府希望今年年底之前颁布实行。此次美国的国内金融监管改革会对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深刻、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2008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资助,本刊编辑部主办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花簇银行中国区、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各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深入认识次贷危机本身、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为中国经济提出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磨砺了观点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9.
赵瑾(以下简称"赵"):对于2007年7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有人认为它是全球经济的转折点;有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将长期存在,次贷问题的风险会进一步显现;也有人认为次贷危机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实体经济.您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短期的局部问题.还是长期的影响全局的问题?从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态势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是否已经全部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它是否会影响美国整体经济,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20.
黄放 《环球财经》2008,(5):28-31
次贷危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已让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认识到,其原有的监管体系,已经不能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