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很不乐观的发展中大国。目前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维续,生态环境也将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宇 《发展》2007,(12):19-20
可持续发展是要寻求一条兼顾当代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要重视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的严重状况.同时,也应看到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会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的优化组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效益,从而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提高综合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必须倡导循环经济范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仁中 《重庆经济》2005,(10):38-40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可以说,循环经济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带有方向性的最先进和最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龙生 《发展》2009,(4):60-61
一、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指标的增长值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奇迹。但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手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如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武汉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2002—2007年武汉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武汉市的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之中,全市年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远大于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资源的消费严重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资源压力巨大,表明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性的状态。针对目前的情况,文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人们行为观念等实现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史瑜 《开放潮》2006,(5):68-69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即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方式不当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并影响其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为何发展及怎样发展,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了环境。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问题就很有必要。文章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估计了中国EKC生产函数的参数,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接着用一个扩展的SOLOW模型研究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在扩展的模型中忽略了技术因素,增加了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劳动力的贡献最低。同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也很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巩海平 《发展》2005,(5):66-67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历来占有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相关的环境监管措施不到位,使得农村环境污染处于失控状态,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因长期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改变,导致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退化,环境承载能力降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时至今日,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涛 《特区经济》2006,(3):105-106
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中国资源、环境、生态的综合危机,所造成的危及整个中华民族继续生存发展的严重后果,是这些问题政治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政治化的进程,又成了21世纪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一个新动力源泉;成为解决这些危机,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成为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渐热西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中国GDP的15%。这一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去年以来中国一度出现的严重投资过热问题,显示这种浪费型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就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战略方向。而这种转型正在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村生态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态资源日益短缺、增加生态供给经营管理创新不足、投资短缺等问题;城乡结合部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部分村镇污染严重。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增加农村生态服务供给,一方面必须尽力遏制环境污染,控制人口、汽车、城市规模等减量因子的过快增长,必须抑制对土地、水、山川等增量因子的过度消费,以达到农村生态服务供给有效增长之目的;另一方面必须对土地、水、山林、湖泊等生态服务的增量因子进行有效保护。积极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和生态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杨海青 《魅力中国》2013,(26):50-51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手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在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增加了整个第十八自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指出中国共产党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丁宏 《江苏改革》2001,(11):45-46
20世纪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全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被破坏得最为严重的时期,伴随着巨大的物质明而来的是人口剧增、贫富悬殊、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诸多的忧患与不安。人类向自然界和生态圈的过度索求给人类本身及后代的生态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可持续发展正是人类正视这一问题,意图改变过去“寅吃卯粮”式的传统增长模式而提出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向。  相似文献   

15.
曲玮 《开发研究》2001,(4):38-39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部内陆 ,干旱少雨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在经济发展中已呈现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为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必须抛弃现今以过度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生态———生态经济”生态农业战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阴山北麓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带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和高生态赤字"两高一低"的不可持续发展特点,同时结合1995-2010年化德县农牧交错带发展实际,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生态足迹供需非对称、经济结构非均衡、生产力水平低是产生生态足迹供需矛盾的根源,并讨论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国将从大规模生态赤字时代转向大规模生态建设时代,从环境污染时代转向环境保护时代。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重速度和数量,轻效益和质量。这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广西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环境保护自身能力的低弱也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中最受关注的新观点,就是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观点。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张丽 《新疆财经》2007,(5):18-22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新疆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新疆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区域生态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