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洁 《湖北经济管理》2008,(17):160-161
公司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信息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预期会体现在IPO定价过程中。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助于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发行过程中的IPO抑价,减少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探寻影响我国IPO抑价率的因素,进而得出造成我目IPO高抑价现象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发行规模、中签率指标会影响到创业板新股的IPO抑价率.在经过深入分析后,笔者认为引起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散户投资者追涨杀跌和机构投资者的炒作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百度指数这一投资者行为的衡量变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以2012年154家首发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控制了承销商声誉、公司行业、规模等其他因素后进行检验,发现百度指数的关注度变量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市场条件好坏的影响。文章还发现IPO抑价受发行总市值、公司市盈率、每股净资产显著负向影响,与承销商声誉有一定相关性,和公司绩效关系的显著性不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可能影响IPO抑价的3个解释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我国IPO抑价率较高的结论,分析了导致IPO抑价率较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完善IPO发行的市场化机制;第二,倡导健康的价值投资,培养理性的市场投资者;最后,坚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IPO高抑价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明 《特区经济》2006,(1):309-310
本文对我国IPO高抑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IPO抑价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根本性差别,我国IPO抑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金融工具匮乏、投资者需求旺盛,从而引发的二级市场股价高估与市场投机过度;新股定价并没有偏低,反而是偏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IPO抑价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根本性差别,我国IPO抑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金融工具匮乏、投资者需求旺盛,从而引发的二级市场股价高估与市场投机过度;新股定价并没有偏低,反而是偏高.  相似文献   

8.
邓小钊 《魅力中国》2010,(26):39-40
在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现象是最突出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选取创业板已经上市的80支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抑价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实际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前净资产利润率等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理性回归,促进创业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莉 《科技和产业》2012,12(1):105-107
IPO抑价一直都是金融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但至今IPO抑价现象的成因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选取了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3月19日期间在深圳成功的IPO的35家公司中的119只股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权越分散,抑价率就越低,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郭威  张珍  成曦 《北方经济》2007,(5):100-101
本文对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IPO抑价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根本性差别,我国IPO抑价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金融工具匮乏、投资者需求旺盛,从而引发的二级市场股价高估与市场投机过度;新股定价并没有偏低,反而是偏高。  相似文献   

11.
IPO抑价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时新股或者存量股票在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明显低于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市首日收盘价,投资者可以通过认购新股而获得超额报酬率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IPO抑价现象在我国很明显。本文旨在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性寻找我国IPO高抑价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减轻IPO抑价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明  刘霭怡 《特区经济》2014,(8):130-132
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创业板成立时间较短,投资者相对不成熟,且创业板公司属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技术、市场和管理的风险,这些特征决定了创业板不同于其他市场板块的IPO抑价特征。本文选取间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通过对创业板2012年发行上市的74家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中签率与抑价率显著负相关,首日换手率与抑价率显著正相关,发行市盈率与抑价率负相关但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略  罗滕学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86-90
我国核准制包括通道制和保荐制两个阶段,IPO价格行为包含IPO抑价和IPO长期表现失常两个过程。文章对我国核准制下IPO价格行为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核准制两个阶段的IPO价格行为区别明显,保荐制下IPO抑价率与三年累计超额收益均低于通道制;通道制主要受到市场和行政发行方式等外部因素影响,保荐制则主要受到发行公司自身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现象说明,保荐制的实施提高了新股发行定价效率,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使投资者的行为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5.
张志刚 《中国经贸》2011,(20):100-100
创业板IPO存在高市盈率发行和新股首日抑价现象,影响到了投资者利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在现行发行询价体制下,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出发,探究其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瑶瑶  段江娇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42-147
科创板采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的交易规则,基于2019年7月22至2020年3月31日包括科创板在内的170个新发行股票,研究涨跌幅受限放开对科创板IPO抑价的影响。通过添加涨跌幅受限虚拟变量和交互项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代表公司基本面作为控制变量。实证结果表明,相比新股设置首日涨跌幅限制,科创板IPO抑价有了改善,并且在限制首日涨跌幅情况下,首发募集资金净额对IPO抑价负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股票市场,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明显.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我国IPO抑价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市IPO高抑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14~2018年上证A股IPO公司为样本,运用OLS方法,比较不同杠杆率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杠杆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但财务杠杆、联合杠杆和资产负债率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降低经营杠杆是解决IPO高抑价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市场,抑价程度高低不同,近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成熟市场IPO抑价程度较低,而新兴市场IPO抑价程度较高。我国IPO抑价现象,自股市建立之初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存在,而且抑价程度相当高,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也高于其它新兴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