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昝立永 《英才》2014,(1):70-71
预计到2014年1月底前,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这是证监会重启IPO的节奏。  相似文献   

2.
杭萧钢构的“样板性错误”,值得每一个徘徊在资本市场大门外的待上市企业所警戒。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广西上市企业历年来上市的数量及类型,发现广西企业上市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广西经济结构中资本市场较为感兴趣的新型技术企业如计算机或电子通信产业较弱,已经上市的企业大多为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广西加快推动企业上市的鼓励及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5月18日,具有象征意义的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 IPO成功,上市每股价格38美元,上市后公司市值高达1,000亿美元,IPO规模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对高科技企业IPO上市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开展日常用运营,以实现新会计准则环境下高科技企业IPO上市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衡量招商会的指标究竟是什么? 随着元旦的过去很多企业开始计算一年来的得失并开始筹划2007年的发展和规划而这个规划里面除了品牌产品、人员、费用以外,招商以及招商会应该是企业考虑最多的了。拿什么产品招商?怎么样招商?面对哪些区域招商?是直供还是总代?招商往往是衡量企业综合运作成败,新产品上市成败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日趋成熟,在现代企业制度下,IPO已成为大量中国企业寻求募集资本、扩大规模、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但企业IPO被否的几率比例较大,导致企业IPO被否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财务问题被否又占大多数,所以财务规范对企业IPO成功上市起着重要作用。纵观IPO被否的原因,财务规范问题中持续盈利能力和独立性一直是被否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升这两方面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民企IPO捷径     
张延陶 《英才》2013,(2):94-95
1个多月前,国内首单"B转H"成功收官——中集集团正式由B股转H股登陆港交所。对于沉闷的B股市场而言,转板H股的预期多少算是吹来了徐徐清风。新年伊始,一条新政再度落地: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456门槛"被取消。  相似文献   

9.
一墨 《房地产导刊》2008,(1):I0056-I0057
在银行对开发企业的融资门槛提高之后,国家再度出重拳,封堵起了房企上市的道路。两种道路不通,地产企业面临生死劫。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两年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国内房企在壮大的同时对资金的渴求和规范经营的需求日益紧迫,而2007年上市公司在土地市场的风光无限,更坚定了内地房企上市的决心。但今年上市环境不容乐观。股市震荡、货币紧缩、扑朔迷离的房价,众多因素影响着资本市场对内地房企上市的信心,而3月20日恒大赴港IPO的搁浅,令排队上市的内地房企热情骤减,不管企业做何调整,行业在近期内的震荡格局却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逐年攀升,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希望采用IPO方式获得更多资本,以此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企业实现IPO后,既可以获得大量生产经营科研所需要的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上市企业的品牌效应,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然而,在IPO过程中经常发现某些企业的财务不规范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IPO进程,甚至导致上市失败。因此,对于拟上市企业来说,有必要加大对IPO过程中财务规范与会计流程优化的研究力度。本文在对企业IPO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IPO过程中面临的财务规范性问题,并提出了企业IPO过程中加强财务规范与优化业务流程的对策[1],希望能够为企业IPO进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它是一种不符合IPO(首次公开发行)要求,但又能合法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非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进而控制该公司,再通过配股等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的优良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本土上市,对企业的要求很高,特别是一些条条框框的硬性规定让很多企业觉得登陆中国本土资本市场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选择海外上市.那么企业一定要对海外证券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否则,打无准备之仗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30日,第三届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与台资企业上市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有数百家台资企业出席此次论坛.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张利国律师在会上做了题为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上市需克服的主要法律障碍的演讲.受张律师的启示,本文从公司的独立性这一角度来浅析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上市需克服的主要法律障碍.  相似文献   

15.
上市融资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管理、良好的品牌效应,还有取之不竭的资金来源、和越来越多的土地储备。在地产行业贫富差距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先富者惟我独尊,后来者奋起直追。如何通过上市杠杆决胜明天,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维系生存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紫金矿业以每股面值0.1港元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11.5亿港元,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黄金生产企业。2007年12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了紫金矿业的首发申请。  相似文献   

17.
以2004—2016年我国IPO企业为样本,按照保荐机构(券商)和企业自身规模,将IPO企业分成了四种组合:大券商大企业、小券商大企业、大券商小企业和小券商小企业。以IPO业务承接规律为基础,挖掘四种组合形成的原因,并试图解读形成原因背后所传递的关于企业质量的信息,验证针对四种企业组合动因的解读是否正确,重点考察强强联合(大券商大企业组合)企业的业绩是否最优。研究发现:(1)强强联合并非最优,但从长期来看,业绩还是较优;(2)小券商大企业组合的IPO企业业绩较差,且操纵性盈余水平高于其他组合,验证了合谋的推断;(3)大券商小企业组合的IPO企业业绩优于其他组合,证实了券商的价值发现功能。研究意义在于:(1)向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传递了并非“大”就是“好”的信息;(2)发现了券商和企业各种组合形式及其形成原因,本身就能作为甄别企业质量的有效信号;(3)验证了在我国证券市场,券商存在一定的价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2013年短暂的小阳春过后,A股再次沦为“熊市”排行榜的常客。不过,与过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上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创业板成了A股涨跌的风向标。这样的变化或许可以反映出资金对中国改革的渴望,新的结构企业成为主流,老的制造企业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带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企业开始横向和纵向寻求资本市场合作,比如通过采用公开发行股票(IPO)上市的方式寻求资金,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在企业筹备上市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财务核算不规范、业财流程不科学、内控管理不完善等情况都将会给企业上市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财务合规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企业IPO过程中相关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规范的要求,并提出了企业IPO过程中业财流程优化的对策及建议,希望给拟上市企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几乎与国内发布IPO重启消息的前后脚时间,知名陶瓷企业东鹏陶瓷(下文简称“东鹏”)也发出了IPO的信息,不过这次东鹏不是在国内上市,而是选择了香港。无独有偶,同样是资本市场的大事,东鹏发布的消息与国内IPO重启消息几乎撞车发布,不禁让市场浮想联翩——在东鹏瓷砖成功上市,对于国内尤其是占据半壁江山的广东建陶行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东鹏之后,是否会有更多的“东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