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丽雯 《云南金融》2011,(6X):219-220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法理学,社会学,经济法学的交叉热点问题之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在上世纪20年代末所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虽然公司是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而设立的经济组织,但是公司不能仅仅为了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我国新公司法新规定的要求,现代公司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公司非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从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对这一理念的含义、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现状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相关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3.
杨吉高 《金卡工程》2009,13(2):80-81
现代公司法理论已确立了公司利益多元化的格局,而不再拘泥于单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保护,我国《公司法》第五条也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但是,面对利益多元导致的冲突,如何建立使公司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模式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立法上导入公司社会责任的理念之后,应认真研究并设计出合理安排各方利益的平衡机制以期均衡股东与非股东之间的利益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婧 《金卡工程》2010,14(11):85-85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一个营利性的法人,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带来的负外部性也越来越大。因此现代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社会捐赠是股东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本文便从汶川地震后企业社会捐赠着手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特征、范围以及企业社会捐赠的具体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发轫于美国。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是,公司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而存在的盈利组织。但随着经济民主和公平原则的发展,现在公司理论认为公司不能仅以此为唯一目标,还负有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人利益的义务。我国新《公司法》亦对此做出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投资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投资的产生和发展与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密不可分,也是投资从简单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向追求满足利益相关者权利转变的实践体现。社会责任投资者通过各种股东行动去影响控股股东或经营管理层的行为,将社会责任投资者的社会价值观灌输、实现到企业行为中去,推动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利益相关者又因此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专用性投资并分担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会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长期而言,公司社会责任价值将得到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7.
公司社会责任是企业全球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使命,作为一种国际普遍认同的理念,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来探讨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若琳 《金卡工程》2010,14(8):261-262
公司捐赠行为是公司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方式,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受益于社会公众,是值得鼓励的慈善之举。但是从另一方面,即公司股东的角度看待,公司的捐赠行为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减少,也将导致股东利益直接减少。如果股东之所以设立公司或者购买公司股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时,那么公司的捐赠行为必然直接与股东利益最大化产生一个矛盾。本文从这个矛盾为中心点,分析两者的冲突之处与一致之处,并为股东对公司捐赠持有异议提出权利的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俊海 《深交所》2004,(9):62-63
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和民事主体,与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一样均为社会中的重要成员。公司在开展营利活动的同时,在一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公司既具有营利性,也具有社会性。既然公司具有社会性,就必须承认公司具有区别于股东利益的企业自体利益,承认公司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意味着不能将公司利益仅仅还原为股东利益;相反,公司理应对其劳动者、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公司所在地的居民、自然环境和资源、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一定责任,这必将对股东利益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公司要实现长期发展,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对其他各方利益相关群体负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阐述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并从公司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公司治理模式重塑的建议,对完善目前的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伟 《财政监督》2011,(7):12-1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作为一个责任主体,不仅要为股东提供利润回报,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承担一定的责任。本文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健全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和良性发展。最后基于公司治理和商业道德的视角,提出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艳 《中国外资》2010,(16):154-154
公司要实现长期发展,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对其他各方利益相关群体负责,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阐述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并从公司社会责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公司治理模式重塑的建议,对完善目前的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娟 《金卡工程》2010,14(8):252-253
企业社会责任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并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目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渐渐凸显出来,公司社会责任日益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在总则中首次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并通过具体条款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仍存在许多盲点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加强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对强化公司社会责任有深远影响。职工代表大会、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是完善职工参与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容以及历史沿革(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以最大限度为股东们盈利或挣钱作为自己的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其中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是当前国内外会计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可以更好的督促企业自觉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仅仅只关注股东的权益。本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采用指数评分法分析研究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披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是商业银行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一般说来,以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相对方的性质为标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17.
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005年我国在修订《公司法》时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要在维护股东利益同时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规定董事责任、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独立董事监督机制实现社会责任目标,但同时要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管,并把实现营利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披露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303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按照“润灵公益事业咨询(RLCCW)”构造的指标来衡量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水平,实证检验了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以直接控股股东衡量的国家压力尚未起到作用;(2)股东及债权人压力能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的争论入手,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同一性,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契机。进而提出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不仅是获取自身利益、为股东谋取利润最大化的一分子,还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有关注股东利益还应关注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只有很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发展。本文介绍了企业目标主要包括的形式如,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几种观点。本文从社会责任视角对企业目标进行分析,介绍了各种目标并分析企业目标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