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他是时代的歌者,笔墨是他的音符,诗文是他的歌词,才情是他的旋律,馨德是他的琴弦,远见是他的歌魂——他,就是当代中国著名书法篆刻家、文化艺术思想家言恭达先生。  相似文献   

2.
邓新华 《新财经》2009,(9):35-35
小时候有个伙伴,他父亲在城里当工人,他妈妈带着他和妹妹在农村。他对付妈妈有一招:如果妈妈对他太严格,就趁妈妈不在家时打妹妹。他妈妈知道他这一招,但又不能时刻看着他,因此,也就经常对他让步。  相似文献   

3.
乔布斯的精髓,我认为是他的个性已经融入了他的商业行为。他将激情、力量和强烈的情绪主义这些他每日都带进生活的内容,都倾注进了那些他制造的产品之中,同时他的易怒和缺乏耐性也是他的完美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父亲已经70多岁了。他说,他不怕热,就怕冷。所以,每年冬天,我都动员他到济南来"猫冬"。前几天,他又来了。如果是前几年,我不会去接他。因为他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县里的知名企业家,出了车站,打个车就到我家了。他也不喜欢我接他,因为这样他可以显示并未老。但今年有些不同,虽然身体看起来还硬朗,但中秋节回家,已经看出来他的身体和智力水平已经远不如从前。虽然他永远不会承认这些。这次接他,时间上有点差错。他是上午11点半到站的,而我们此前掌握的信息是下午1点才到。我们从家出门的时候,他已经下车了。路上,他给我打了两次电话,一次是问,到哪里了。我回答说,再有20分钟就到了。他  相似文献   

5.
<正>儒雅、干练、沉稳、亲和,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让他不断创新思路,使他带领的团队再上台阶;严管队伍,厚爱干警,是他  相似文献   

6.
霍尔顿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他觉得自己陷在生活的"另一边",他不断试图在这个他觉得他并不属于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他用孤立来证明自己的清高,他不屑与周围的人交往。但事实却是与他人的交往总会令他困惑,使他受打击,于是他那愤世嫉俗的优越感就成了他自我保护的屏障。可见,霍尔顿的孤立是他生活中仅有的那点儿稳定因素的源泉。霍尔顿的中心目的是抗拒成长的。  相似文献   

7.
李骁 《沪港经济》2011,(6):26-27
他是地产商人,时常处于舆论漩涡中心,锋芒毕露,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爱他畅意直言,有人恨他顽固粗暴;有人畏惧他严肃冷峻,有人欣赏他诚实较真。他,任志强,华远地产董事长。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科研,他孜孜以求,力争上游;对于教学,他诲人不倦,倾囊相授;对于创新,他以史为鉴,不断反思;对于真理,他敢于直言,不畏权威。他是一位科学家,但他说科学家不等于科学,科学也不等于真理,科学是相对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的;他是一位师者,但他已经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他更像一位慈父,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提供帮助和支持。勤  相似文献   

9.
王曦  于风亮 《走向世界》2007,(11):71-71
他,外貌英俊;他,眼睛炯炯有神;他,常常予以微笑;他,偶尔深沉无语;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鹿".他就是东航山东分公司一名普通的飞行员--杨英鹿.2007年5月21日,对小鹿而言终生难忘,他驾驶mu5193次航班,首次以责任机长的身份执行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0.
高力平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12):112-112
我的父亲叫高金煜,他一生痴爱电影。虽然他从未走入银幕成为演员,也未参与任何制作在幕后出力,但他以一个金牌影迷的角色走完了他的一辈子,直到2004年他去世,他的观影人生才徐徐退幕。  相似文献   

11.
《今日重庆》2011,(9):44
曾几何时,他一贫如洗;曾几何时,他无所事事。一个个冷眼、一次次受辱,他横下一条心:告别过去,拥抱明天。他卧薪尝胆、闻鸡起舞,他拥有了一流的造船技术、拥有了一流的造船队伍,从此,他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吴鸿 《中国西部》2014,(8):146-146
韦力是个大藏书家,龚明德老师说他学问了得,在流沙河老师家中交流时,沙河老师都舍不得他走。 龚明德老师说他见韦力时,把他买的韦力的书带去,让韦力签名,韦力不签,说是他只在他送的书上签名。  相似文献   

13.
他曾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只是因为他特殊的“海归”身份;他让湖北省黄陂区长轩岭镇成为了新闻关注的焦点,因为他要在那里创业;如今他又成了行业内的焦点,因为他创造出了优异的成绩。他就是陶兵林,湖北省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拥有美国国籍,却选择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创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Z3):138-138
我和宁岗老师有27年的交情,没想到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死了以后,在那个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要去的地方,为他致悼词。他静静地躺在我的身边,他在静静地听着我念叨他的生平,我却再也听不到他晴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中国西部》2013,(15):114-119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洋鬼子"对他又敬又怕。可他毫无顾及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干瘦、戴瓜皮帽、穿长袍、拖着小辫子的老头。有人看他孤僻古怪、行事出人意料,称为"辜疯子",他也  相似文献   

16.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大山是他成长的摇篮;他是朴朴实实的商人,商海是他拼搏的天地.他脚踏实地,以"艰苦创业"为题,以心血作墨,用铮铮铁骨当笔,写下了一篇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杰作.他就是榆林市东洲大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继洲.  相似文献   

17.
直至今日,很多身边的同事和亲友都不愿意相信,吴革新已经离大家而去了。他的妻子说,他的手机一直都是开着的,睡得再沉,手机响三下,一定会醒。他的朋友说,他豁达包容,知足常乐,是公私分明的好兄弟。他的同事说,他是队里的神探,只要他出马,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然而,吴革新生命的时刻却定格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国外多年的科研积累,是为了回归祖国的厚积薄发。在科研第一线耕耘了大半辈子,跨领域、跨学科和跨国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拓宽了他的视野,他收获了丰富的甘甜果实,也造就了他勇敢创新的科研精神。他骨子里蕴含着对科研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著,他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使他在科研方面具有了独特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他,就是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徐永教授。他执着于科研事业,长期从事植物光调控技术、植  相似文献   

19.
他很普通,普通到在人群中你不会注意到他;他不普通,在工作上取得的优异成绩,让很多人都敬佩不已;他很严厉,严厉到有时不近人情;他很热情,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总能伸出援助之手……他就是集团公司制铁公司高炉作业区作业长,  相似文献   

20.
说他的事,我深感困惑,不知从何说起;写他的事,我自知才疏学浅更是无从下笔。原因是我的成长历程和他密切相关,可以说他是我事业路上的一位智者。因他指教,我跨越无知,跨越自己;因他开示,我步入淡定,懂得享受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