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杨 《上海经济》2007,(10):69-70
此次加息意在通过稳定储蓄抑制经济过热,不会对股市资金面造成很大影响,但对房地产市场已失灵,对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影响也十分有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自6月份欧洲央行将利率增加到2.75%后,全球廉价资金的时代已接近尾声:加拿大央行已经连续6次加息,美联储更是宣布自去年以来的第17次加息,其利率已经上升至5.25%.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13):13-14
从表面上看,中国将短期利率调高27个基点的举动似乎毫无意义,就如同在超级油轮的尾部拖上一只水桶那样(不会影响其航行速度)。但18日的突然升息,是中国人民银行(PBoC)3个月内第3次采取紧缩举措。中国政府仍然在担心经济过热吗?  相似文献   

4.
周小川为何"前言不对后语" 正当市场翘首以盼人民币加息之时,央行连续发出两条关于人民币利率的信息,然而其内容是自相矛盾的。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21日在北京中国发展论坛上说,随着经济发展,调控将更注重依赖利率。中国经济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利率市场化条件愈来愈成熟。"总有一天,利率将不像现在这样低。"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4,(17):39-39
中国加息还是不加息,这个问题近日又被提给了央行。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中国不适合在短期内加息。  相似文献   

6.
龚方雄 《新财经》2004,(8):16-16
中国央行到目前为止一直未提高官方贷款利率,这显示主管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进入总体过热状态。相反,由过度投资引起的过热问题仅集中于经济领域的少数行业,其中,省级及地方政府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酌情收紧借贷、区别对待的财政政策及行政调控被视为控制过度投资的最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7月5日】毫无疑问,中国央行短期内很难举起利率大棒。 至少,在中国的特别国债发行之前,很难看到中国央行加息。 很显然,如果中国央行在特别国债发行之前加息,那么,中国财政部发行的15500万亿特别国债发行利率肯定会水涨船高,无论这些特别国债是向中国央行发行,还是向市场发行。  相似文献   

8.
虽然利率对于一国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并不是所有的利率概念都可以被用作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把利率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我国目前基础货币扩张的主渠道是外汇占款,因此货币政策操作的常规工具应该是汇率,而不是利率,盲目提高利率只会进一步加大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套利空间,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考虑到目前僵化的汇率政策给整个经济带来的诸多危害,金融当局完全有必要逐步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但在调整汇率的同时,也应对利率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两者都逐渐趋近于市场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币升值论"喧嚣近三年后,一个引发全球广泛持久关注的不确定因素,终于"出其不意"地在一个淡淡的黄昏尘埃落定:经国务院批准,从7月21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我国将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国际国内反响普遍强烈,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那么,作为风暴中心的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什么样的考验呢?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ECB)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75%,这一决定已在市场的预期之中。另外,昨日英国央行宣布,其货币政策理事会决定维持基准利率5.25%不变。欧元加息的消息公布后,外汇市场上欧元汇率表现平淡,截至北京时间3月7日晚21点,欧元兑美元微跌至1.3146。这是欧洲央行自2005年12月份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第7次上调利率25个基点,本轮加息启动前的利率水平是2%。对于欧洲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动向,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55家金融机构中有34家金融机构预计,欧洲央行今年第二季度会将利率升至4.00%,有5家预计到今年年底欧洲央行政策利率将升至4.25%或以上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又一次加息     
《宁波经济》2007,(9):M0001-M000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根据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在获得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双向流动规模不断增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市场化定价体系逐步形成,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强,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干扰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央行应建立资本流动的监管与预警系统,动态地监控和分析人民币在岸与离岸的流速与流量,并在资本流动异常时采取逆向干预,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金融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4,(6):17-19
近期,在央行各项货币政策逐一出台后,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利率调整以来,央行会不会加息?为何央行现在还不加息?已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多位经济界人士对这一敏感话题纷纷向外界发表了观点,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本次加息将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而对当前高位运行的基本金属价格来讲影响力较小。  相似文献   

15.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且看其中前因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谓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重武器".有人担心,在消费者价格指数持续低位徘徊之际,经济刚刚转暖就预防过热,实在让人担心一盆凉水浇下去,熄灭刚刚好转的经济增长的火苗.可是,如果深入考查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的背景,我们就会发现,前面已经有很多张多米诺骨牌的倒下,才触动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张骨牌,而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张牌后面还有很多连带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 担负着宏观调控重要职能的中央银行总在根据经济晴雨表的变化快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并进而抛出顺风向或者逆风向的应对之策。特别是在人类面临着通货膨胀袭击的关头,央行的每一次果敢出手都显得无比伟大而弥坚。通胀迈步走来持续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让中国经  相似文献   

17.
尹铭 《发展》2004,(12):23-25
自2004年上半年以来,人们一直热烈讨论的银行加息问题,终于在10月28日晚有了结果: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9日起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这也是我国10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打出一组货币政策“组合拳”:同时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货币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8月21日傍晚,央行网站推出重要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5,(1):34-34
摩根大通预计,今后3至6个月内会逐渐放宽人民币波动幅度:到2005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