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中 《金卡工程》2010,14(8):267-268
当今社会,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来越注重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是引发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排放权交易运用灵活的市场手段,有效地较少了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排放权交易的良性发展与顺利进行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本文理清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现实发展的情况,并对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近十年的恶臭监测工作中观察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及相关行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的欠缺,本文将从标准的排放浓度限值、防护距离等方面,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贸易实际是一种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权利的交易。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碳排放贸易也称碳交易,它是指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合同的购买方可以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借此实现其减排承诺或取得集体公民身份的目标。自2002年荷兰与世界银行首先开始进行碳排放交易以来,全球碳排放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欧美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入手,分别对市场交易体系的市场结构、所涵盖的气体和行业、初始配额的分配、承诺期的长短、跨期借入和储存配额、监管惩戒措施等多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谢东明  林翰文 《会计研究》2012,(6):81-88,93
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的优化战略管理对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环保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排放成本优化战略管理与双重目标实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了二者的作用路径图,并为企业目标和社会环保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排放权交易运行机制下我国企业排放成本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低碳经济"的"十二五"规划的社会环保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泥行业在落后产能淘汰、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首次被列入环保约束性指标体系,要求排放总量削减10%,水泥行业是减排氮氧化物的重点行业,面对严厉的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水泥企业将迎来新考验。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于环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温室效应"更成为了环境问题中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由此而诞生的碳金融这一新鲜事物,分析发展碳金融是否有其必要性,在了解了国内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状况之后对比指出中国碳金融市场的不足和笔者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文来引起国家有关碳金融的政策制定者和操作者的思考。尽快将这一新生事物为大家所熟悉并能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8.
    
浮出水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关注受益主体环保产业水下冰山深入调整产业结构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报告指出,未来要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2016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  相似文献   

9.
秦丽云 《中国外资》2014,(2):153-153
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将促使全球变暖并且严重危害到公共健康和福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产业结构矛盾尖锐,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资源,而且需求仍在增加,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扔面临较大困难。此文通过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并借鉴欧盟经验,从而得出一些有益启示,完善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拟引领低碳经济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的微弱票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是美国首个温室气体减排法案,它吹响了奥巴马政府“绿色新政”的号角。该法案规定以2005年排放标准为基数,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小17%,到2050年减少83%。该法案同时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相似文献   

11.
常紫星 《时代金融》2011,(32):25-26
面对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迅速发展和国内产业升级的资源整合需要,中国亟需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特别是作为其基石的配额分配法律制度。作为碳交易机制的法律机理,应明确国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以行政许可为其运作模式,采用"总量—分配"的配额分配制度,分阶段、渐进式从无偿分配过渡到有偿购买,并将其与清洁发展机制有效衔接,以确保我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2.
《财会学习》2021,(12):I0001-I0003
根据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行业发展新目标,向全行业郑重提出倡议,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为了摸清建筑材料及各行业碳排放现状,客观评估相关工作进展及效果,基于建筑材料各行业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建筑材料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供建筑材料及各行业、各区域核算二氧化碳排放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兵  聂欣 《金融研究》2016,429(3):59-73
本文通过匹配我国城市层面污水排放数据与个人健康状况微观调查数据,运用Grossman模型研究了污水排放对农村中老年居民健康的影响。具体发现:污水排放会显著提高该地区农村中老年群体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并显著降低其自评健康水平。异质性方面,污水排放对于经济条件较差、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影响较大,对于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影响则没有显著差别。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污水污染了农村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源,结果显示农村家庭使用自来水或当地进行“改厕改水”工程可以显著减少上述负面影响。通过估算污水排放的健康定价发现,污水排放每下降1千克/人,居民的边际支付意愿为87.5元/年。最后,通过使用工具变量,并进一步解决人口流动等内生性问题,本文所得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15,(21)
全球变暖是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严峻问题,而开征碳税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力的政策工具,虽然碳税已广泛应用于欧洲国家,但我国仍然没有开征,这将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本文分为四部分来研究碳税,先阐述了碳税的概念、探索了碳税的理论基础,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并引入国外开征碳税的经验作为参照,最后根据特殊国情构思了我国碳税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增多,环境恶化形式逐渐加深。改变原有的以排污费为主的手段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阐释碳税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借鉴国外碳税的治理方法,分析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对开征碳税提出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文 《税务研究》2012,(9):26-31
我国目前已经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目标,但理论和实务界对于如何具体推进环境税改革还存在着一些疑问和争议。本文基于环境税与环境相关税收、排污费、排放权交易之间关系的分析,对环境税的概念界定、开征独立环境税的必要性、征收范围的合理选择、改革过程中税费关系的处理、协调排放权交易的优惠政策制定等问题,给出了相关认识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深入分析了碳交易与碳交易机制、国际碳市场的分类及特点,以及国内碳市场制度沿革、市场建设路径,提出了未来我国碳市场发展需关注企业对碳交易相关概念了解不足、碳市场产品结构单一、碳市场融资功能不足三个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30日,北京市所有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北京市成为全国率先也是惟一一个全面完成油气污染治理的城市。油气污染问题伴随着近年来汽车保有量激增,以及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而越发突出。大气中油气产生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将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底,在全球瞩目的世界气候峰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以此为标志,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与生态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相似文献   

20.
王庆东 《中国外资》2011,(12):29-30
近三十年来,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打破了原有的关着门搞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外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多边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外资的涌入量迅速增加。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量国外资本的涌入,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更不能否认,由于外资的大量涌入,而没有必要的规范和限制措施,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引进外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影响,进而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便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