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动态     
《英才》2001,(9)
美国当地时间7月24日,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宣布,任命其证券业务主管斯坦利·奥尼尔为该集团CEO兼运营总裁,确定了他作为美林证券新一代接班人的地位。从去年就开始接管美林证券业务的奥尼尔,将是美国最大的个人投资委托集团和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的首任非洲裔运营总裁。这位出身贫寒的黑人之子,因其从工厂学徒到华尔街首席执行官的复杂经历,更由于他的肤色,在华尔街造就了肤色均等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张页维 《新前程》2007,(2):107-109
2007年元旦刚过,华尔街市值排名第三的投行——美林就放出豪言,要用十年左右时间,分别在商品期货和抵押债券交易方面超越高盛和雷曼,成为华尔街龙头老大。自从斯坦利·奥尼尔上台以来,美林股价已翻了一番,包括股息在内,美林的年平均回报率已达23%。在这位黑人CEO的带领下,美林公司已经走出了低谷,开始重新树立往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7,(22):35-35
奥尼尔、普林斯等风格不无激进的华尔街人士,共同导演了过去5年间看似热闹的房地产繁荣大戏。如今,这场戏已走到尽头他们原本是化解危机的高手,经受了数次经济衰退、亚洲金融危机、世纪之交美国大企业丑闻、"9·11",但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他们终于没能幸免。当华尔街在次贷危机中经受了300亿美元损失之时,查克·普林斯(花旗前CEO)、斯坦·奥尼尔(美林前CEO)等招致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最大失利。  相似文献   

4.
正当美林证券和花旗银行都在紧锣密鼓地寻找CEO接班人时,这两个金融大鳄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了同一个人身上——此人便是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约翰·塞恩。  相似文献   

5.
官司/意外     
《中国企业家》2007,(22):22-22
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离职;中关村副董事长段永基辞职;菲亚特首席代表韩同安离任;微软解雇首席信息官;美林证券CEO奥尼尔辞职;  相似文献   

6.
夏菡 《英才》2008,(1):24-24
约翰·赛恩替代了传奇黑人CEO奥尼尔,执掌了华尔街巨头美林公司。而股东们首先关心的是赛恩的年薪。原因很简单,他的前任拿了太多美元(480万)却不干事,因此被股东轰下了台!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5年间关闭了300多个办事处,裁减了24000个职位,但是美林还是体态庞大,步态蹒跚。因此相比较美林过去的辉煌,奥尼尔肩负着更多更大的责任,去做更多的事,让公司回溯往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耀眼黑岩     
如果说贝莱德已经逐渐成为整个华尔街为之噤声的王者,那么在公众场合总是略显羞涩的芬克,就已经成了这个新世界的众王之王。  相似文献   

9.
覃唐 《中国新时代》2008,(10):54-57
华尔街能炼金,也能炼人。每一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这里演绎出一幕幕悲欢故事。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倾家荡产。唯一相同的是,大凡在华尔街的或出自华尔街的人.最终都难免会变“狠”。JP摩根大通(以下简称摩根)CEO杰米·戴蒙正是如此。10年前,在被花旗传奇的前CEO桑迪·威尔扫地出门后,戴蒙开始练习拳击。现在,他被称为“华尔街最凶的人”。不过,他懂得进退有度。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公司虚构收入以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事频发,引起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波动。这被认为是股票期权惹的祸。实际上,美国公司大量授予以CEO为主的高管人员公司股票期权,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股票期权其实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自然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公德无量;用歪了,反而伤了公司,伤了高管人员自身。股票期权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鬼,  相似文献   

11.
《英才》2006,(8):18-18
包括了华尔街及美国最大公司CEO在内的一场私人聚会,讨论的主题却集中在CEO的薪酬上:CEO该不该有那么高的工资?究竟应该由谁来决定CEO的工资?  相似文献   

12.
投行的终结     
华尔街10年中变迂的内幕,当下金融动荡的渊薮在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不断传来华尔街上著名投资银行的坏消息。5家最大的投资银行无不亏损,贝尔斯登卖给了摩根大通,雷曼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  相似文献   

13.
近日,《福布斯》评出了2007年十大离职CEO.其中包括美林银行CEO斯坦利·奥尼尔(Stanley ONeal).摩托罗拉CEO埃德·桑德尔(Ed Zander)、以及雅虎CEO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等。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至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倒闭可谓是惊天动地,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为之而震动,华尔街的五大投行贝尔斯登、雷曼、美林被收购或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美联储批准由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至此,华尔街的"造富"神话被破灭。  相似文献   

15.
一个“疯狂”又“不修边幅”的CEO成了雇员心中的最佳CEO。在华尔街的最佳CEO和最佳雇主的评选活动中,阿瑟·莱文森和他带领的基因科技排名居高不下。2008年,在美国Glassdoor.com网站所举办的网络无记名投票评选2008年度“最佳和最失败CEO”的活动中,莱文森又高居最佳CEO名单的榜首,支持率高达93%,连乔布斯都逊其一筹  相似文献   

16.
新浪又换CEO,搜狐还是老张坐庄,两大门户究竟谁会更强?这似乎越发成为一个伪命题多年前让陈一舟觉得好笑的观点,后来竟成为他谨守的创业法则。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那一段,很长时间没有分析师给丑闻迭出的网易写报告。后来美林出了个分析,断定网易会是比较长期存在和趋于稳定的一家公司;追究起来,说是因为丁磊绝对控股的好处。当时陈不理解,笑笑说,一股独大怎么都成优点了。  相似文献   

17.
专家荐书     
在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中,不断传来华尔街上著名投资银行的坏消息。5家最大的投资银行无不亏损,贝尔斯登卖给了摩根大通,雷曼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  相似文献   

18.
<正> 2003年9月8日-13日,被《华尔街日报》“2002 年华尔街最佳分析师”排行榜收录的华尔街互联网行业顶级分析师 Safa Rashtchy(萨法·拉施特奇)完成了他的中国之行。萨法效力于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中洲概念股的研究上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作为目前华尔街唯一跟踪中国网络概念股的大牌分析师,萨法·拉施特奇先生对于纳斯达克中国网络股有着毋庸置疑的强大影响力。 在萨法的拜访名单中,不仅包括了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网这些已  相似文献   

19.
《英才》2006,(4):12-12,14
3月13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应邀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敲响开市钟。此举显示中国互联网的业务前景受到华尔街的空前青睐。3月13日的华尔街几乎成为“搜狐日”,搜狐股价数天来一直上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巨额亏损照发千亿奖金华尔街高管们的薪水仅占其总收入的很小一部分,而年终分红、奖金才是大头,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并且没有上限。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美林公布去年全年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