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书怀     
1998年启动的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全社会对林业地位、森林作用认识的一次飞跃。国家对国有重点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森工企业的主营方向,缓解林区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可见该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是工程成败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林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林业经济转型,是当前生态建设和林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面临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转型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炎君 《价值工程》2013,(27):297-298
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幅度的调减森林采伐量,国有林区职工的生产生活随着森林采伐量的下降而降低,而林下经济的发展对增加林业附加值,提高林区职工收入,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伊春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搞好该地区榛子林建设对于该区域经济的增长、林区社会的稳定、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以伊春林区乌伊岭林业局为例,利用其现有条件,按照国家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对其进行榛子林改培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便该地区进一步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秀梅  高宏 《活力》2011,(6):36-36
近年来国企改革证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效益低下的原因.除了科学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外,最主要的就是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太大,而效率与效益又太低。国有林区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它决定了国有林区经济结构重构的政策背景。一、林业新定位的国有林区现状第一,林业的新定位是根本性依据。它决定了国有林区经济结构重构的政策背景。其实林业的新定位并非是在某一天创生的。  相似文献   

6.
李开元 《现代企业》2014,(10):43-44
太白县是林业大县,林业产业是太白县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县域经济的繁荣、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林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县域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调节县域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联结县域经济重要的纽带。因此,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优势,支持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林区县域经济中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喜军 《活力》2005,(9):6-7
今年,国务院把伊春确定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的这一重要决策为长期陷入“两危”困境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关于转型的要求,从林区经济结构、体制机制、产业基础、社会条件、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抓好试点,通过林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在具体步骤上,主要是实施“六项工程”,实现“六个转型”。  相似文献   

8.
刘强 《民营科技》2013,(11):231-231
我国的林区经济和社会是在长期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林业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被国家细心的保护着,林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做好天然林区保护工作的基本保障,天然林区工程的实施和林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需要林区经济在转变经营方式后可持续的发展下去,针对天然林区的经济发展策略做出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立在现代林业思想和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基础之上,集公益林管护、商品林培育、产业调整、工程投入、资金筹措、政策扶持、法制建设、组织管理、保护措施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森工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森工国有林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国家为了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进度,为天保工程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管好、用好天保资金,充分…  相似文献   

10.
吕建华  张宝艳 《活力》2011,(7):103-103
林区经济的发展,依赖整个社会、林业资源、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同时又与林区经济发展相挂钩,这就必须要调整林区的经济结构模式,重新定位和调整.让林业资源与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模式和道路.从而让林区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王洪晶  李淑珍 《活力》2005,(9):77-77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林区、林业怎样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林区各级领导及决策部门和林业战线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角度,谈一点意见及建议,希望对我省林区、林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林场在我国林区占有重要地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并且森林分类经营是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因此在林区以林场为单位进行分类经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3.
努力探索国有森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本瑛 《企业文化》2003,(10):76-7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在国有林区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  相似文献   

14.
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大兴安岭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传统工业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变,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这既是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林业改革主要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分类改革.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也全面推进.众所周知,国有林场改革酝酿已久,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思路和政策要求已经明确(改革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各级国有林场主管部门做了大量改革准备工作,基层广大林场干部职工更是久旱盼甘霖,国有林场改革大势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6.
林业改革主要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分类改革。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也全面推进。众所周知,国有林场改革酝酿已久,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思路和政策要求已经明确(改革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各级国有林场主管部门做了大量改革准备工作,基层广大林场干部职工更是久早盼甘霖,国有林场改革大势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7.
对东北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要在全面考虑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规定相应的经营方针与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林业改革主要包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分类改革。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火如荼,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也全面推进。众所周知,国有林场改革酝酿已久,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思路和政策要求已经明确(改革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各级国有林场主管部门做了大量改革准备工作,基层广大林场干部职工更是久旱盼甘霖,国有林场改革大势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9.
赵桂安 《民营科技》2013,(5):225-225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北方国有林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就要在全面考虑北方国有林区森林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规定相应的经营方针与经营策略对促进我国林业资源布局及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能充分保证营林生产在培育森林的储备资源,并且积极推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整个林区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美化林区生产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营林生产的重要性。因此,现从林业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基本构想措施及营林基地可持续经营技术。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