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偏好与跨城市二次流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首先把人口流动模型进行简单地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剩余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作用进行利弊分析,得出结论即应顺应劳动力流动的客观规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在转移方向、转移速度和转移规模上符合中国国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纠正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实证模型,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三类家庭随迁模式对不同类型城市流动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无家人随迁,仅配偶随迁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选择特大或超大城市流动;而仅未成年子女随迁和家庭随迁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选择其他类型城市流动.从影响效应的大小来看,家庭随迁的影响效应小于仅未成年子女随迁.此外,本文检验家庭随迁对城市流动选择的影响机理,两类城市在就业机会、工资收入和社会公民资格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是导致有家人随迁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偏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三亚作为我国海南省的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尤为显著。为了深入了解三亚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流动问题,本文通过查找数据并结合三亚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人口流入三亚过后带来了对公共资源的占用、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过后,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实现三亚市在城市化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前社会人口流动的状况出发,从风险理论角度,论述了当前人口流动状况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风险形成的原因所在,然后提出必须对流动人口造成的风险进行管理,并提出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4,(7)
随着现代化发展,城际铁路、公路、航线网络四通八达,交通越来越便利,带动了我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从乡村到城市,从相对落后的大西北到比较繁荣的东南部地区,人口的流动也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乡村本身来说,也迎来了一次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古桂琴 《品牌》2014,(5):22-23
从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上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公共政策需求与供给的非均衡状态朝着均衡这一理想状态逐渐转变的一个动态进程。其中的土地政策、教育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公共政策需求与供给关系转变的重要的三项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问题的良好解决可以说离不开作为公共政策的提供者的政府和作为公共政策的需求者的农业转移人员之间的使交易费用最小的契约及合作。土地政策、教育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良好供给则是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的重要内容,这些公共政策的良好供给均能大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无差异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全面参与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过程。目前国内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但我国实际是城镇化发展速度、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僵局,导致农民工没能顺利地转移成为市民。在以往和现行政策条件下,农民工市民化在制度、人口素质、成本分担这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能否从本质上转变为市民,直接影响到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进程。社会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普遍存在参保率低,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差别较大,不同年龄、行业和收入水平对农业转移人口参保有较大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 2 0年来广东省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各地的变化程度相差甚远 ,一些地区没有发生实际的改变。广东省内部的人口流动对各地职业结构改变有明显影响 ,绝大多数出自农村的流动人口通过迁移改变了职业 ,外出人口众多的地区是职业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的区域。对于人口空间流动与职业流动结合的模式有两个问题要关注 ,一是流出地区的发展 ,二是回流人口的重新选择职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广东省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各地的变化程度相差甚远,一些地区没有发生实际的改变.广东省内部的人口流动对各地职业结构改变有明显影响,绝大多数出自农村的流动人口通过迁移改变了职业,外出人口众多的地区是职业结构没有明显改变的区域.对于人口空间流动与职业流动结合的模式有两个问题要关注,一是流出地区的发展,二是回流人口的重新选择职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钟农 《致富天地》2004,(12):14-14
国外没有像我国这样的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体制,城乡差别也不那么壁垒分明,所以人口流动相对自由宽松。但流动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毫无管理,世界各国政府的人口管理部门都对农业人口外流采取了各自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托达罗模型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证明:托达罗模型没有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的问题;也没有看到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时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托达罗提出的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模型,只是控制了城市人口不会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增长趋势,把城市中的失业问题转移到了农村,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托达罗模型自身的理论缺陷,不仅不能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反而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中吸取经验教训,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是指农业人口转向农业内部(如种植业转向养殖业)和非农业领域就业。当前的农业转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群体和政策性的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他们的就业方式有受雇佣形式的就业和自雇佣形式的就业;可以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  相似文献   

17.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中央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精神,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保障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要抓手。通过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出台的系列文件规划,文章认为,中央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的总体部署主要包括,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增加财产性收入为目标,切实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三权"。同时,文章认为当前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亟待解决子女入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四大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清楚反映我国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我们主要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有关流动人口的数据以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开展相关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泛珠三角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商业时代》2006,(4):91-92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区域和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口流动对区域城市化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保险、人才流动限制、再社会化教育、劳动力效率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耕源 《商》2013,(24):258-258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成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城市地区的收入高于农村地区,这种人口流动直到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减少到大致相等才会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