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从卖者、买者、手机业的产品差别化及进入壁垒四个方面,对我国手机业发展的第三阶段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我国手机行业现阶段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2.
2012年我国出口手机预计将突破10亿部,成为拉动我国通信类产品出口增长的唯一动力。然而,看似风光的数据背后,暴露的却是中国手机业令人寒心的“利润”:出口众多,中国企业还赚不到1%的利润。目前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2家公司赚去。在本月广交会上,原本密集的手机厂商展位现在已经变得寥寥无几。据一家小型手机厂商介绍,现在出口非洲一部售价300到400元人民币的手机,获取的纯利润大约在2至3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国移动通讯业发展迅速,手机已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9.27亿户,据美国知名市场调查公司无线智能(wlrelessIntelllgence)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12年5月,中国手机用户将超过10亿。  相似文献   

4.
陈志艺 《会计师》2013,(12):68-69
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具有随身、随时、随地支付的特性,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通过介绍手机支付的分类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我国手机支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始于1999年的我国手机支付业务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无论是金融和产业监管政策的制度保障,还是技术环境和法律框架的逐步成熟与完善,都预示着我国的手机支付业务全面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在11月4日的第四届中国支付发展峰会上,来自人民银行、中国银联、商业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充分肯定了我国手机支付产业当前的发展成绩,同时对我国手机支付产业的未来愿景满怀期待。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的模式比较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银行、证券、保险分业还是混业的争论,几乎是这几年金融界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实现混业经营的条件不够成熟,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通讯技术及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混业经营所带来的种种优势将逐步体现出来,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将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彩票业起步较晚,发行彩票的有关法律、法规极不完善,彩票管理体制也不适应彩票业发展的要求,为此,本试图通过总结德、法两国的管理经验,以拓宽思路,促进我国彩票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是经济,金融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正面临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近两年来,我国金融业要恢复混业经营的呼声渐多,但笔认为急于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是金融发展的必然,我国也已经初步具有转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而通过控股机构进行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首选模式。但是,必须冷静地看到,我国全面实行混业经营尚待时日。这并不等于我们就止步不前。相反,我们应积极实施混业经营的过渡性政策,以推进全面实施混业经营新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与证券业由混业经营走上了分业经营的道路。7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制度、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间,银、证分业经营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大,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不衔接也将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缩短更加显现。因此,是否坚持银、证分业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放弃分业方式,选择混业方式,通过稳妥步骤,用五年左右时间过渡到混业方式。.  相似文献   

11.
洪玲 《会计师》2012,(12):20-21
一、前言 我国的融资租赁始于1981年,是以满足承租人的不同设备需要而开展筹资业务的金融产业。由于融资渠道、各类行政法规冲突、税法适用等诸多原因,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十分缓慢,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将融资租赁业纳入增值税法的征收范围是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因此,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12.
当前移动金融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智能化程度与日俱增,功能日益丰富,根据《中国互联网研究报告》,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网民用户达到3.88亿。调查发现,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上网获取资讯、购买商品、办理各种业务,也催生了随时随地金融服务移动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构建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加入WTO,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特定非金融业与金融业一样必须承担相应的反洗钱职责。与金融业相比,目前特定非金融业的反洗钱实践还相对欠缺。在对特定非金融业的反洗钱职责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特定非金融业的反洗钱国际标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FATF组织的重要建议和指引,研究了各国特定非金融业反洗钱实践情况。根据我国特定非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在我国特定非金融业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步骤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惠 《福建金融》2002,(11):33-35
本文针对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金融信息建设方面的严峻挑战,分析了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针对目前各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卡标识及操作规程仍不统一等问题,提出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发展方向是实现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全面整合;加快推进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加快银行卡联网通用的步伐,扩大银行卡网络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
韩强 《海南金融》2001,(8):6-11
作者通过对美国的GS法案从实施到废止的历史背景的考察,分析了银证业分业经营的风险形成机制,从而探寻我国银证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混业发展的可能途径,为我国银证业将来不可避免的混业经营提出了战略性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融控股公司:我国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业经营作为国际主流趋势已在我国理论和金融界深人人心。但限于客观条件,我国短期内无法采用全能银行制。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采用“集团混业、子公司分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形式,是目前间接实现混业经营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论混业经营冲动下的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思敏 《南方金融》2004,(10):35-37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步伐明显加快,原因是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都存在一定的混业冲动。然而,受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制约,实行混业经营将在效率和安全、技术变革与制度变革之间面临两难选择。为保证混业经营的顺利推进,我国在模式选择上应侧重考虑安全因素,设立金融监管防火墙,在推进过程中遵循帕累托改进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对“混业经营”的确切含义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各国在法律上,也都没有使用含义不清的“混业经营”概念。之前,我国禁止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投资、业务交叉,是由于我国金融监管能力较弱,金融机构一度开展的“混业经营”,曾给我国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金融业是混业经营的,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混业经营逐渐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198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金融法律,确立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基础。不过随着近几年国际金融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和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府开始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