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普遍性的极端贫困状态基本消除.同时,由于传统反贫困制度路径依赖特性的存在、非正式制度安排的缺失以及反贫困制度初始界定的非均衡和歧视性,传统的农村反贫困模式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返贫"压力依然很大.目前,我国农村反贫困陷入了制度性陷阱,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范式的转换仍然面临着制度困境,这要求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反贫困模式的弊端,对现行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反贫困制度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商》2016,(11)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贫困的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农村反贫困,任重而道远。贫困的存在阻碍我国普惠金融的实现,本文分析我国农村反贫困中的一些缺陷和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希望有助于当前农村反贫困的推进,争取早日实现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3.
郭芹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40-41
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献普遍认为我国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贫困研究的重心所在。通过2009-2011年有关我国农村反贫困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全面审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政策体制的构建等内容,试图探寻我国农村反贫困研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政府在扶贫上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回顾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历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新挑战,并为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杨晶 《商业时代》2015,(4):103-104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进入攻坚阶段,伴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出台,我国政府推出了包括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专项扶贫措施,以及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扶贫相关政策。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反贫困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反贫困,但仍然存在瞄准机制不准确、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买洪涛 《商业时代》2012,(22):19-20
近年来,随着农村的反贫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城市贫困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城市贫困问题的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对此,必须对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和反贫困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文章指出,应以社会统筹的新视角,创新城市反贫困思路,制定社会化反贫困战略,实施社会反贫困政策,推进城市反贫困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农村贫困虽然表现为物质贫困,但更深层的本质却是人文贫困。在反人文贫困策略方面,从优势视角建构中国本土特色反人文贫困的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反贫困主体自身优势,激发其抗逆力,实现反贫困主体能力提升,从而解决我国农村人文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碧玉 《商业研究》2007,(12):161-163
根据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条件,我国应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反贫困措施,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政府组织的农村反贫困事业,从而使广大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反贫困与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2000年底,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降至3000万左右,贫困发生率从高达33%下降到3%以下。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反贫困仍将是新世纪的一项艰巨任务。但是新世纪反贫困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因此,需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重新选择反贫困战略。 一、新世纪反贫困面临的历史条件 1、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人类社会将逐步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经济把物质资本看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中国住户调查年鉴》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数据分阶段对农村反贫困绩效的推动因素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978-1985年,农村贫困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土地政策的内生性改革;1986-1993年,农村贫困率仍在迅速下降,经济增长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但边际收益在下降.尽管在1994-2000年,农村地区实施了开发式扶贫与社会救助“双轮驱动”的反贫困模式,但贫困率下降幅度不大,从贡献率来看,主要是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被分配因素的不合理带来的负向效应部分抵消.2001-2014年,农村贫困率有小幅上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贫困的降低程度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扶贫瞄准机制所发挥的收入分配效应不高,导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要素的复合贡献率在下降.纵观农村三十多年的反贫困战略和路径,本文发现,经济增长因素是主导,随着贫困率和贫困缺口率的反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因素缓解贫困的贡献率将会上升.政府应从加大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尺度上来优化农村反贫困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浅析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分析平衡计分卡的设计思路入手,讨论了平衡计分卡存在的设计缺陷。为了改进现有方法的不 足,提出应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适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滑雪场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雪场是新兴的企业组织,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滑雪场的经营效益,成为我国滑雪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各种规模的滑雪场有350家,但全国整个滑雪产业的经营额尚不及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滑雪场的销售额度。近几年来,特别是一些中大型的滑雪场在经营方面遇到了"寒潮"。应借鉴西方的厂商理论对滑雪场的经营效益进行定量分析,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滑雪场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西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共享制度来消除传统体制中的利益矛盾,即分享经济的思想。从本质上看,分享制是一种产权分散分布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制度安排。分享制虽然旨在提高薪酬的可浮动程度,但它决不仅仅是一种工薪制度。与传统的薪酬相比,利润分享制下的薪酬水平要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让工人的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因而能够自动抵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造成的耗费。凡是财政部门为行使职能所支付的一切支出以及具有满足公共需要性质的支出.都属于财政支出范畴。据此,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不仅要关注预算内支出,还应关注大量的“准财政活动”领域中形成的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5.
阮敏 《财贸研究》2013,24(1):62-69
基于2003—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并用研发国际化等因素对这些指数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提高了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却降低了东道国的技术效率;东道国的自主研发投入并没有提高技术水平,但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有利的,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正向作用。总体来看,跨国公司研发挤出了东道国公司的研发资源,对东道国的研发是一种逆向溢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为贫困所困扰。当前的扶贫政策,在金融制度安排方面,主要依赖于政府主导的正规金融,但由于在政府失灵现象发生的情况下,往往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民间金融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民间减贫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弥补了当前扶贫政策的不足。然而,现有的金融政策和环境还有不少因素制约着民间金融的发展。因此,应优化金融制度安排,采取相应策略更好地发挥民间金融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我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迅速。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分别从市场份额、净出口状况和出口规模等角度对我国玉米主要加工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的主要加工品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近几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各种主要玉米加工品的竞争优势有很大差别,其中玉米淀粉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优势,玉米油的竞争优势较强,而玉米面的竞争优势较弱。  相似文献   

18.
张全红 《财贸研究》2008,19(3):50-57
贸易自由化能够通过很多渠道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但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都表明其效果是不明确的。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1985—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出口贸易和城镇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出口贸易降低了我国三种城镇贫困人口的收入份额,但缩小了他们内部的收入差距。对于这一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的事实,可以从城乡劳动力流动等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省际旅游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良举 《商业研究》2007,(2):190-193
旅游业经济效益是衡量和评价旅游经济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1省市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各省市旅游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全国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煤炭行业监管体制中,府际基本利益的冲突与部门之间角色利益的冲突日益凸显,从根本上影响了行业监管的集中性、统一性与有效性。为了寻找各自的利益平衡点,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有针对性地确立权利、义务、利益相统一原则与权力、职责、利益相匹配原则,在此指导下,需要构建相应的立法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等利益平衡机制,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理顺现行的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