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我国继单独二胎政策后作出的重大调整。文章分别从就业性别歧视和维护女性"生二胎"权益这两方面探讨了"全面二胎"政策对女性就业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参考国外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与反歧视法的意见、完善我国的生育制度与反歧视措施"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女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通过立法等多种手段保证女性在就业领域不会因为生育期、哺乳期等问题而遭受性别歧视。但事实上,即使有相关法律政策的保护,女性因生育问题而导致的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生育保险政策的主流有助于从理念上转变生育保险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从而减少因生育问题而导致的就业领域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之后,技术进步带来人力资本需求增加,引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性别收入差距缩小,对生育率产生负向影响,构成了人口转型的理论取向。考察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上述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机会成本效应。表现为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性别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进而造成女性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生育意愿降低。二是“数量-质量”替代效应。即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引致生育观念发生转变,更为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而非子女数量,使得子女教育投入增加,生育意愿弱化。最后,基于生育率伴随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而下降这一规律,提出围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要求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井永珊 《商》2014,(43):45-45
当前,就业性别歧视,女性就业率低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目前,美国出台了一些列措施对美国女性就业率进行了提高,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历史上有关于提高女性就业措施的研究,并借鉴其中优秀的经验,对我国女性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解决我国女性就业率低、性别歧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骆玉婷  秦兰 《致富时代》2011,(3):206-206
性别歧视现象始终是就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用人单位考虑到生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拒绝接收女性作为雇员,从而导致了女性就业难、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等问题。然而,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国女性在就业方面的前景怎样,如何规避这些不公平的对待。该文通过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浅析,提出了一些对中国女性就业发展方向的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嘉祺 《江苏商论》2022,(2):112-115,118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全面考察子女数量对女性收入的因果效应.根据研究显示,中国实施"二孩政策"之后,女性的生育意愿提高,女性如多生育一个孩子,收入会显著降低14.1%,而生育对男性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如果"二孩政策"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那么女性的收入很可能随生育率的提高而下降,从而扩大...  相似文献   

8.
刘鹏 《商业时代》2012,(6):116-117
本文采用了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九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女性生育数量及意愿的非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生育数量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而在分析生育意愿时采用了Probit和Logit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育政策的变动影响着人们对孩子数量及质量要求的生育观念。不同时期的生育政策导致人们不同的生育动机,使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本文以1980年为界限,论述了生育政策变动前后的生育观念及家庭户规模对代际关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圆的一个大问题,而女性就业比男性更加困难.影响城镇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原因是:城镇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传统观念对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与执行的不到位等.应进一步完善保障城镇女性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倡导新型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加强时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监督与管理,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女性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王舒平 《商》2013,(9):36-36
本文将从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入手,探讨就业性别歧视的内涵和外延,进而从一般观点和理论层面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就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针对政府、企业、个人分别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稳定的人口结构能为一个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持续为地区创造财富。我国为应对不同时期的发展问题,采取不同的生育措施来调整人口结构。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享受到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机遇,但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不得不逐步放开生育并由此造成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为应对生育开放带来的冲击,可参考国外相关举措,在政府宏观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市2006年和2008年的城乡独生子女生育意愿作了调查.在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地区,城乡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无论在生育数量还是在子女性别偏好和生育时间上都存在趋同的现象.对目前各省市在生育政策调整时城市和农村依然采取不同政策的做法提出看法.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市,可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竞争逐步加剧的环境下,我国对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女性就业形势,对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的歧视问题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女性就业歧视的表现形式.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依据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史实 ,详尽地分析了现阶段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并将 194 9年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划分为五个阶段 ;文章最后对未来人口生育政策的走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上对是否应该放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多争论.争论的起因是由于一些调查数据反映的和某些学者估计出的我国目前生育率非常低;鉴于低生育率已经给比较发达的国家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有人呼吁中国的生育政策应该放开.通过对放开生育政策和不放开生育政策两种情形可能导致的人口学后果进行估计,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从低生育率的长期后果来分析如何合理地选择生育政策.为了避免人口达到零增长后的快速负增长、快速老龄化和人口规模的迅速减少,国家应该密切关注人们生育意愿的变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开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保持在2.0左右,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长期的、过快的负增长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口与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近年来社会上对是否应该放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多争论。争论的起因是由于一些调查数据反映的和某些学者估计出的我国目前生育率非常低;鉴于低生育率已经给比较发达的国家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有人呼吁中国的生育政策应该放开。通过对放开生育政策和不放开生育政策两种情形可能导致的人口学后果进行估计,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从低生育率的长期后果来分析如何合理地选择生育政策。为了避免人口达到零增长后的快速负增长、快速老龄化和人口规模的迅速减少,国家应该密切关注人们生育意愿的变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开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保持在2.0左右,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长期的、过快的负增长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口与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8.
牛玲 《商》2013,(17):83-83
瑞典实行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在促进就业、有效降低失业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瑞典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目标设定与绩效管理,并且关注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体,我国可借鉴瑞典经验,加大对就业服务的财政投入,开展对政策的评估,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全面二孩"政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引起强烈回应。此项政策是继2013年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单独二孩"政策颁布后,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再一次重大调整。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上海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还是很低,比例仅为12.4%。其中,二孩生育意愿最强的是25岁到34岁的在国企以及事业单位工作的女性。对于当前是否生育二孩的问题,育龄女性普遍顾虑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工作、时间以及金钱成本上。  相似文献   

20.
优化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供给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借助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和发达国家生育率变化趋势设置预测参数,预测生育政策调整下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无论是否进行生育政策调整,我国未来劳动力规模整体将呈现下降趋势;受法定劳务年龄限制,生育政策调整后将增加2036年后劳动力供给,减缓劳动力规模下降速度。据此,应从完善生育保障政策制度、优化生育服务配套措施等方面出发,提升生育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