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泽昆 《福建金融》2023,(11):38-41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发展银发经济可有效缓解养老难题,也给商业银行拓展银发金融市场提供了新契机。银发客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金融资产安全保值和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但目前商业银行服务普惠型养老仍存在着银发客群难以适应线上金融的过度数字化、推进银发客群金融服务缺乏有效数据支持等问题。数字时代,商业银行应完善数字金融服务以适应银发客群的操作习惯,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银发客群的消费贷款和投资理财需求,以及通过数字金融加强对银发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等,从而使数字金融有效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源 《河北金融》2022,(8):67-6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银行网点银发客户占比逐年增加,基层网点针对银发客户的适老化服务亟待转型和提升。通过基层服务的职业观察,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基层员工意见,从理论层面探讨如何利用现有平台,提升商业银行银发客户金融服务体验。研究发现:在金融服务需求端,银发客户具有平均寿命延长、资产规模稳定增加、“数字鸿沟”明显、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突出特点,金融供给端存在设施配备不全或故障、厅堂服务能力弱、信任缺口、文化供给滞后于金融供给的服务错配现象。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着力改善基层网点硬件配套能力;提升银行基层员工服务效能;利用现存平台,加强宣传力度,拓宽服务边界供给。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要求逐渐向线上化、移动化和智慧化转变,电子银行业务成为获客活客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工商银行滨州分行运用网点阵地营销、外拓批量营销、精准客群营销、部门联动营销、三方合作营销等方法,立足场景建设,借力产品功能优化和客服水平提升等打通线上线下通道,实现双向引流获客,提高客户活跃度和黏性。电子银行业务以客户增长和活跃客户为核心,结合"全面打造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的战略部署,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优化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与物理渠道功能互补,延伸服务触角,扩展服务半径,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渠道,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金融体验,为获客和活客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来架构场景金融体系,赋予场景金融更多功能,以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加大场景金融建设,依托场景金融体系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可促进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现代科技催生金融工具、手段、服务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过去,商业银行将重心放在拼人力、拼网点、拼投入上,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科技化、智能化技术成为推动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场景金融正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依托现代数字技术来剖析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金融需求,高效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高业务效率,积累忠诚客群。因此,商业银行要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一契机,深入研究数字技术,推进场景金融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把握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金融需求与供给变化规律,持续推动“数字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提升金融供给水平、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有效发挥金融为“三农”领域实体经济的输血、造血功能,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魏鹏 《新金融》2022,(9):16-21
本文梳理了新市民群体发展脉络,从新市民住房租售、就业保障与收入分配等方面回顾了已有文献,以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为切入点,剖析了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探索新市民全生命周期伴随式金融服务思路,通过提高批量获客黏客和代发业务渗透成效,构建新市民金融服务新生态。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以创新产品为依托,聚焦进城务工人员、高校高职两大新市民客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场景建设,延伸金融场景,丰富产品矩阵,以推进网点功能开放为落脚点,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金融+泛金融”服务,通过强化数字化服务触达,实现联动营销拓展效率倍增。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创新服务有助于深化供给侧改革、畅通市场供需双向循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风控能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分析了商业银行在服务体系、供给结构、金融科技应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服务模式等方面对服务创新存在的制约因素,指出适应需求端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必须优化产品设计、健全供给服务体系、提升供需匹配度、完善风控机制等,以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创新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传统经济动能减速,消费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升级迫在眉睫。创新创业正在迸发市场活力,以双创者为代表的小微客群爆发出最为旺盛的金融需求。"急迫、小额、分散、短期"等需求特征涌现,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网商银行以服务小微和普惠金融为己任,深刻理解小微客群的痛点。我们全面应用蚂蚁金融云技术,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在场景金融、平台金融和农村金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闯出一条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明 《中国信用卡》2022,(10):19-27
<正>随着《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方案的相继出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贯彻落实适老化改造相关要求,工商银行开展了一系列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围绕用户体验领域开展专项用户研究、线上产品设计、配套工具建设,依托专业建设全面提升银发客群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感受,以体验联结银发客群,传递金融温度。  相似文献   

10.
关于商业银行构建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客户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服务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明显。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服务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本文从构建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服务管理的现状,剖析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应该具有的特性,论证了商业银行构建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客户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服务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明显.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服务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本文从构建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服务管理的现状,剖析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应该具有的特性,论证了商业银行构建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精力和资源应集中在累进型创新上,商业银行应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创新储蓄联结保险、证券、基金投资产品,建立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大客户服务模式,实施跨市场金融产品的结构化融资,积极探索以银行信贷服务为主的中小企业客户服务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深化金融创新,运用其他信贷业务等间接投资方式,完善个人信贷体系业务。其中,理顺金融产品创新客理机制是前提,技术与人才资源是支撑,风险防控是关键,价值服务能力是内在动力,市场将考验金融产品的理性定价和定位能力。只有透过真正的市场需求,主动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并作适宜包装,技术业务经过测试,下大功夫做好产品的销售策划,品牌建立,营销方案制定,售后跟踪服务和市场信息反馈,才能不断提升创新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林波 《金融纵横》2022,(2):3-10
数字化转型能够助力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满足金融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商业银行需要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普及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强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开发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国内外实践,基于客户、技术、数据与制度四个维度梳理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思路,从顶层设计、金融生态、技数驱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炯 《中国金融》2021,(21):40-42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客户信贷需求特点发生了很大改变,对获取资金的时间和体验都提出全新要求,而商业银行传统信贷服务模式很难满足客户要求,风险管理模式也面临挑战。商业银行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要探索建设数字化信用风控体系,将风控管理流程数字化,提升对客服务效率和风控能力。构建数字化信用风控体系的中心支点与保障要素  相似文献   

15.
高学伟 《时代金融》2014,(14):140-141
私人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于个人可投资资产一定规模以上高资产净值客户的专属品牌,致力于满足私人银行客户个人、家族及事业发展等全方位需求,提供以私人财富管理、综合金融和专享增值服务为核心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各商业银行秉承"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的服务理念,践行"尊贵、私密、专业、稳健、便捷"的服务承诺,采用"1+1+1+N"等服务模式,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专业专注专属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Z时代”群体为代表的年轻客群的获客方式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获客模式急需变革,需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加大对Z时代客群的获客能力。“Z时代”客群的金融消费特征分析“Z时代”群体泛指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一类拥有着约3.7亿,占据约27%中国人口的庞大群体。据统计,2019年约有3000万Z时代投入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及互联网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了非常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业银行只有精准把握客户需求,研发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努力提升客户体验,才能吸引客户,不断挖掘客户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互联网金融服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带来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渠道、服务方式、客户基础、利率市场化等方面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支付结算、融资、中间业务等领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最后,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提出重视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等应对策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竞争主体与服务形态,也深刻改变着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从而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为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影响,本文选择2013—2021年我国91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银行个体层面的金融科技应用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盈利能力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创新银行经营模式、丰富银行产品,有效提升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且相较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盈利提升的作用更显著;在经营风险方面,随着金融科技应用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呈现出先降后升的非线性趋势,且相较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冲击的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经济转型还是社会转型都源于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则是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价值链裂变的必然结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都是以贷款规模扩张来获得利差收入最大化为基本特征的。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普及以及各国政府对金融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威胁和侵蚀,利差收入持续下降,盈利能力不断减弱。这使得传统的以存贷款为主体业务的商业银行从纯粹的融资中介逐步转向提供服务范围广泛的金融服务企业,业务模式也由传统的追求存贷款量扩张外延数量增长模式转向以各种价值增值服务为主体的内涵式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