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以网络零售消费者为对象,对网络顾客关系价值及其行为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网络零售中,消费者的信心利益价值、个性化服务价值、时间精力节省价值对其感知关系满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特殊待遇价值对其感知关系满意具有部分影响,而受尊重价值和社交利益价值对其感知关系满意的影响未获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推进对网络顾客关系价值内涵的认识,在实践上为网络零售商有效开发顾客关系价值战略提供实务指导。  相似文献   

2.
二维码营销是当下移动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的文献尚未揭示二维码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文章吸纳TAM技术接受模型的分析框架,以400名广州社区零售行业消费者为调研对象,考察以消费者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二维码营销的特征和模式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二维码营销的整合性和支付模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最大;二维码营销的互动性和电子券模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正向影响最小;消费者的感知信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大;感知情感和感知社交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小。结论有助于社区零售企业开展二维码营销,包括从优化二维码营销的整合性、加强推广支付模式、提升二维码应用的安全性等策略着手,增加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促进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渠道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零售环境下,渠道整合质量已经成为零售商吸引用户注意力、优化用户体验和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S-O-R理论,构建渠道整合质量—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行为意向模型,实证研究显示:渠道整合广度、渠道服务透明度、信息的一致性和过程一致性等渠道整合质量多维度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向,并通过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基于研究结论,多渠道零售企业应从提高渠道广度、优化购物过程、提升渠道管理能力等方面,增强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提升消费者的行为意向,促进消费者积极的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以餐饮行业为例,提出相关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对O2O模式中电商平台服务价值与顾客满意度关系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在消费时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商家对消费者的服务感知对其所获得的服务价值有正向影响,不确定信息规避对其所获得的服务价值存在负向影响;服务体验、商家对消费者的服务感知对顾客满意度存在正向影响,不确定信息规避对顾客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据此提出相关结论,为餐饮行业开展O2O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社区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网络零售模式迅速兴起,并受到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在零售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社区团购模式健康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作为理论指导,使用A m o s21.0构造结构方程,从感知价值角度对影响消费者社区团购使用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互联网以及通讯设备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渐渐从不被人们接受到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移动支付消费者接受的影响因素对以后预测新的产业的出现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是以微信支付为例去分析消费者接受移动支付的因素。因此,本文首先提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消费者使用微信支付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是否成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消费者的感知便利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有正面影响;(2)消费者的感知成本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有负面影响;(3)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平台经济发展日益加剧网络零售市场竞争和价格离散,商家间同商品定价差异背后的理论逻辑亟待厘清。由于消费者对商品各价值特征存在差异偏好,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溢价意愿。研究表明:商家在质量、服务、评论反馈方面所代表的价值感知差异对不同商家商品定价差异的传导机制有显著影响。其中,商家间的服务体验价值差异对网络商品定价的提升影响效用明显,评论反馈所代表的信息价值在初次购买后的影响力减弱。面对价格分档,市场上价格敏感者更看重功能价值,追求物美价廉;中高价位商品的消费者更注重增值服务的体验价值感知。互联网零售商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价值感知提升策略;相关管理部门要防范"感知过度"式哄抬物价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8.
彭娟 《价格月刊》2010,(4):89-92
在整个服务性消费中,服务零售消费与居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服务零售定价一直以来是经营的薄弱点,常常受到服务零售产品异质化程度高、服务零售质量感知滞后性等因素影响。根据服务零售顾客感知价值的四种表现和特点,服务零售商可采取多种不同的服务定价策略,在保证经营者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国内外文献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假设模型,通过发放问卷、开展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研究所需微观调研数据,并借助AMOS等数理分析软件,对研究的假设模型进行验证,探究环境问题知识和行动策略知识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于环境的责任态度和感知行为有效性,从而影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的绿色购买行为,挖掘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与作用机制,推动绿色产品的电商平台稳定发展,并对电商平台零售企业、政府政策等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角度探究消费者对使用信用卡的态度。研究发现,消费者使用信用卡主要基于以下5种利益:便利利益、支付利益、信息利益、额外利益以及象征利益。消费者不使用或者少使用信用卡主要受到个人的负债观及信用卡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消费者对感知利益与感知风险的不同态度,我们将信用卡市场的顾客分为5类:保守消费者、时尚追求者、谨慎理财者、实用主义者和便利导向者;不同顾客群在使用信用卡的频率与比例上呈现明显差异。本文针对不同顾客群的特点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图研究网络口碑在网络消费者护肤品购买决策中的影响,首先提出了四个假设:(1)网络口碑质量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正向显著影响;(2)传播平台的特性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正向显著影响;(3)口碑评论者的资信度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正向显著影响;(4)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正向显著影响。然后对网络问卷结果进行专业的统计与分析,验证得出前面的假设是成立的,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要重视网络口碑质量、口碑传播应选择热门的传播平台、邀请"专家"来点评和重视顾客的感知价值等给护肤品企业和商家参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视频平台用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进行质性研究,挖掘视频用户消费动机的影响因素,建构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 假设如下:社会性导向动机对感知价值有影响,社会性导向动机分为三个维度———归属、领先、交互。个人性导向动机对消费者感知价值有影响,个人性导向动机分为三个维度———求便、求乐、求质。 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型金融服务产品的旅游信用卡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了价值,但并未能在消费者中推广。本文依据科技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模型,探讨旅游信用卡消费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AMOS软件检测和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相容性和个人创新性正向影响消费者旅游信用卡使用态度,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态度;使用态度、相容性和感知有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了解内容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来指导营销工作的开展。文章从感知利益理论切入,以大学生消费者为样本,提出感知利益中介假设,构建了内容营销影响购买意愿模型。通过组间实验及问卷调查,实证调研内容营销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利益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感知利益在内容营销和感知利益之间起中介作用,内容营销的各维度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顾客参与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基于心理账户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账户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一个产品时会在心里打开一个账户,并倾向于在心理上将利益和损失结合起来,以规避和降低先前支出带来的损失痛苦感,因为在面临一项经济交易时,消费者遵循"享乐主义加工"的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满意最大化.文章从心理账户的禀赋效应和支付贬值视角探讨顾客参与对顾客感知价值影响的中间心理过程,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顾客参与怎样影响消费者得失感知以及消费者在参与中为什么倾向于放大利益感知和缩小损失感知,这对于企业的营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模型的建立方法,建立了一个服装零售连锁品牌三因素驱动的顾客感知价值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到价格感知指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在线零售的迅速发展,在线购物体验及其衍生的购物体验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人士的重视。基于消费者体验视角,本文考察了在线购物体验的四个维度,即感官体验、实用体验、认知体验与关系体验,识别出在线购物体验价值的四种类型,包括经济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享乐性价值以及利他性价值——本研究证实的一种新的购物体验价值,发现消费者感知的在线购物体验会正向影响购物体验价值,后者又会对在线购物意向产生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性别、互联网经验、网购年龄及网购频率会影响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体验及体验价值感知。  相似文献   

18.
吴珂珂 《现代商业》2014,(24):27-28
自有品牌在过去几十年中,成长为零售商新的利润增长点。2004年前后,位于中国市场的零售商纷纷将自有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不熟知自有品牌的中国消费者阻碍了其对自有品牌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正确定位,而零售商对如何通过商店形象和价格形象改善自有品牌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理解非常有限。国内外学者针对国际市场上自有品牌的研究未成系统。笔者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与熟知我国自有品牌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深入研究影响消费者选择自有品牌商品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商店形象与价格形象是影响消费者对自有品牌商品的感知风险与感知价值,进而影响购买意愿。据此,笔者结合我国零售市场自有品牌的发展状况,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体验营销的理念日益重要。消费者通过高品质的网站顾客体验,可以增加顾客的感知价值,从而提升顾客对网站的忠诚度。本研究采取假设验证的方法,首先通过假设提出影响网络营销顾客体验感知的相关因素,进而构建提升网络顾客体验价值的策略模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假设因素进行验证,验证假设问题的正确性。根据研究的结论,最后对网络商家提出关于提升顾客体验价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物品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本芳  胡强 《商场现代化》2007,20(9):142-143
本文通过小组访谈,结合文献研究,从消费者感知的角度提出消费者对网络虚拟物品的感知价值维度。消费者对网络虚拟物品的价值进行衡量时主要考虑网络虚拟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和为了获取这些物品所付出的成本。其中感知效用主要包括: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功能价值、经济价值。感知付出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