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呼和浩特经济》2007,(4):42-43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我市而言,优化教育结构,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仍面临不少问题,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努力。下面以土左旗为例,就如何破解困惑农村教育的问题,围绕促进全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顶层设计声音,它需要我们科学地审视教育的现状,把握准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各自的本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理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客观规律,号准“发展与扶薄”的脉,让教育惠及千家万户,造福于民族。为此,科学有序地实施教师轮岗,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均衡,以此逐步扭转教育资源一边倒的现象,让教育均衡、教育公平逐步成为可能,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中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王山 《辽宁经济》2007,(11):6-7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民生部分首先讲"优先发展教育",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对教育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和重视,我们高校党委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更觉得肩上责任的重大。从目前来看,教  相似文献   

4.
王嵩阳 《魅力中国》2011,(21):28-28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为提高我国各族人民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对各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民族经济发展起规范引导作用、对民族政治发展起直接促进作用、对民族文化发展起批判改进作用、对民族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继杰 《发展》2008,(3):95-9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民勤县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严管理、要质量、上台阶”的思路,围绕“两升两降”(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要大幅度提升,安全责任事故要持续下降,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贫困面要持续下降)的目标,努力做到“五抓五促”,全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教育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许多代表,委员都提交了相关的提案和议案.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民族成员凝聚力的重要力量。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提高其成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民族教育与民族价值观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安族传统价值观不断走向创新和转型,凸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了解和分析保安族的价值观,是发展保安族的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李秉康 《宁波通讯》2008,(12):54-5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强调教育均衡发展,便是在追求教育平衡和社会公平这一目标。在努力追求社会和谐,在教育转型的今天,教育人要懂得在教育天平的两端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从教育的宏观到微观,笔者以为下述几方面的平衡问题应该关注: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标准,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因为受教育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还因为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能力,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而且还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同时更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分析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其中的一些原因,并找到相关对策,最终达到以教育公平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鲍少杰 《老区建设》2021,(18):25-29
推动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乡村教育是关键。优质的乡村教育让学生得成长,农村文化得传承,社会得稳定,乡村振兴有希望,民族复兴有血脉。当前,虽然乡村教育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教育理念落后、集团化教育办学有待推广、师资力量薄弱、智能信息化水平低、教学内容缺乏本土文化特色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索乡村教育振兴的优化路径,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功能,应把民族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2012,(3):42-4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让孩子们同顶一片蓝天,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工程。实现"有学上"公平问题仍突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  相似文献   

14.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我国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每个青少年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得到应有的公平机会,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要将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以认识,胡锦涛提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霍雨佳 《中国西部》2014,(25):26-29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如今,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教育也开始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却成为教育转型背景下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在四川省凉山州,认识到教育工作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教育优先"战略成为凉山州实现跨越发展、同步全面小康建设的坚实智力保障和重要抓手。该州明确提出,要阻断大凉山彝区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三大重点",积极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整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再一次强调了教育公平、公正的核心地位,其关键在于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社会公平的基石。然而,教育没有绝对的均衡,在我国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这种现象是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本刊编辑部站在全国角度,探求呈现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难题,以期能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教育,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文化资源学”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现阶段,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制度的体制性缺陷,导致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的教育体制框架,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才能保证教育机会公平在我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公平与正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构成之一, 解决与发展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关键环节. 而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从多角度分析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论述了两个公平正义原则.本文结合罗尔斯的观点对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任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后的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最快、质量提升最好、学校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十年的成就证明,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的这项行动计划是一项源于民意,归于民心,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十年的实践,不仅探索出了民族教育跨越发展的新路,也使四川省教育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为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未来的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省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决定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发展稳定大局,加快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一轮行动计划的实施与四川省民族教育工作会的召开,预示着四川省在民族教育的征程上正向深水区挺进,昭示着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将从政府助力转向自我觉醒与力量内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年后,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必将迎来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