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一词我们并不陌生,然而对于我国的银行机构而言,危机乃至危机公关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正是由于缺乏危机及危机公关意识,我国的银行机构一次次地与危机事件带来的市场契机擦肩而过。本文首先对危机、危机公关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银行机构危机公关的现状及其成因,最后对提高我国银行机构的危机公关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塞浦路斯危机集地缘政治矛盾、商业银行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于一体,远远超出了欧洲债务危机的一般性意义,具有极其特殊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银行垄断与银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垄断不必然产生无效率,更不用说银行危机了。但是这一状况却出现在我国的四大专业银行上。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指出,由于我们在国有银行作用定位上的错误,强使它们承担了许多本不属于它们的社会和政治的义务,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确定了其垄断地位,因此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资本金不足,技术上的破产等,尤其是潜在的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4.
银行危机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种危机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和人们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对国民经济各行业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本文力图阐述危机对银行体系的影响,进而提出银行危机管理的基本思路和途经。  相似文献   

5.
塞浦路斯银行危机的爆发使欧洲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焦点。近五年来欧元区的灾难没有平息,塞浦路斯银行危机又一次加剧了欧元区的经济动荡,它是欧债危机的延续,塞浦路斯银行危机的发生与希腊债务危机有密切联系。希腊债务危机的教训已刻骨铭心,这次塞浦路斯银行危机更是引人深刻的思考,不仅是在欧元区,在世界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亦应如此。  相似文献   

6.
银行危机从银行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但银行危机的界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人员界定银行危机的方法通常基于多种事件的组合,综合各种定义的分析.可以得出银行危机的实质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流动性或清偿性的极度丧失所带来的市场失败。界定的标准如下:依靠自身的资源难以支付到期债务;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大量银行倒闭,政府强制性援救等。  相似文献   

7.
银行危机救助策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危机的救助策略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期模型,以银行危机是否会引发货币危机为评判标准,探讨政府在面对商业银行清偿能力危机时救助与不救助的抉择。经研究发现:当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高,或商业银行在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抑或产出的价格弹性较小时,为了避免货币危机的发生,政府应该出手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在相反的情况时,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为了维护其固定汇率的信誉应该出手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浮动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考虑到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政府应该不予以救助。  相似文献   

8.
新兴国家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小青 《上海金融》2004,(11):11-13
目前有关银行危机决定因素的文献都侧重于宏观经济、外部环境和监管,很少将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加以实证分析。为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变量的回归模型,采用21个新兴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的综合数据.对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中对汇率制度的三类划分采用了各国实际所实行的汇率制度,而不是其宣称的汇率制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加大了新兴国家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固定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各种危机持续不断,无论是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饱受危机的危害。本文就21世纪之后发生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研究,通过对已发生危机成因的回顾,发现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及货币危机成因存在着共性。  相似文献   

10.
危机管理:银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银行机构的内在脆弱性使银行机构本身经常面临崩溃的危机.我国脆弱的银行机构由于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风险,因此存在出现资本性危机、资产性危机、市场性危机及体制性危机的可能性.而我国银行机构在对潜在危机出现时的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缺位: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缺少相应的机构保障,危机管理缺乏预防与应急措施.鉴于此,加强银行机构危机管理应采取危机预防、危机治理和善后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以及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危机风险。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入、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强危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是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的产生和传染过程既有与其他国家银行危机相同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着眼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研究,并着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我国银行潜在危机的特殊性,并就我国如何防范和处理银行危机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银行危机预警理论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有效的银行危机预警体系对于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公众均意义重大,我国尚处于研究探讨的起步阶段。当前国外银行危机预警模型主要有快速预警纠偏模型、银行评级预警模型、数理统计分析预警模型。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在构建银行危机预警系统时可采用银行评级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由于银行机构的脆弱性以及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危机风险。随着银行改革的深入、金融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强危机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是现代金融企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于银行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则会演变成银行危机,乃至会对社会金融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内生性突发事件和外生性突发事件出发,探讨了“蝴蝶效应”导致发生局部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运用外部性经济学原理,对银行突发事件的负外部效应和风险溢出进行了探讨。对于突发事件与银行危机的解决,可以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加强治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央行要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实施外部援助,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欧债危机下的欧洲银行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债危机蔓延至银行业2009年底,三大评级公司先后调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虽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已经展开数轮救助,危机反而愈演愈烈,又从希腊蔓延至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  相似文献   

17.
嵌入投资银行后的银行危机传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ujit模型,通过在支付清算系统内构建嵌入投资银行的危机传导模型,同时考虑中央银行的两种政策对防范少数银行危机蔓延至系统危机的作用,结果发现,少数银行引发系统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银行影响了与其有着支付清算关系的债权银行的收益和它们的预期信心,中央银行政策对控制危机传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因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还在加剧。国际上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相继发生巨额亏损,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和主要的证券公司之一贝尔斯登甚至发生支付危机,被摩根大通收购。全球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和剧烈动荡。目前,次贷危机对国内银行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人员多、机构广、链条长等特点使得一般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和损失,这些负面事件对上市银行往往造成困扰,损害投资者对银行的印象并造成股价大幅波动,形成投资者关系管理危机。本文通过对这种危机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的研究,结合上市银行自身特点的复杂性,提出了根据危机发生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进行危机管理的各种做法。  相似文献   

20.
透明度、信息披露与银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敏 《武汉金融》2003,(5):22-24
加大银行业的透明度和对银行行为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银行危机,但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万能,因为,银行危机往往反映了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此外,加大银行体系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力度确实能减少由银行危机带来的损失,并促进银行业迅速复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