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楠 《时代金融》2012,(27):219
文章以2003-2009年季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票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股票资产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住房资产存在弱财富效应,而股票资产则不存在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2.
陈楠 《云南金融》2012,(9X):219-219
文章以2003-2009年季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票资产和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股票资产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住房资产存在弱财富效应,而股票资产则不存在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3.
李方 《新金融》2007,(7):27-30
我们不仅能从生产经营领域中积累国民财富,也可以从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币资产价格重估中,即从金融领域的资产价格重估中获取国民财富。本文从股权资产和货币资产两个方面分析资产价格重估和财富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选取浦东建设资产证券化作为典型案例,对"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否会增加发起人的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浦东建设资产证券化给其股东带来了平均0.154%的财富增加;在资产证券化当年,浦东建设资产证券化给其债权人带来了正的财富效应;但在资产证券化后,对债权人产生了负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5.
骆祚炎 《上海金融》2012,(9):42-47,117
本文通过一个财富效应的比较分析模型,采取状态空间模型和VAR模型检验中国城镇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稳定性。检验得到三点结论。一是从强弱性来看,各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二是从稳定性来看,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相对稳定,证券类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最不稳定。三是由于财富效应的微弱性特征,其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资产价值变化的暂时性特征过于突出,而持久性特征不明显,在弱化财富效应的同时引起财富效应不稳定。为维护财富效应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应该适度干预资产价格的波动,并侧重于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加强资产市场的预期管理,加强资本流动管理,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表现微弱整体水平较低.本文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规模、消费者信心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等对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显著.市场规模和消费者信心与股票市场财富效应之间是正相关的,而股票市场的波动会抑制财富效应的发挥.所以,我们可以从扩大股票市场规模、构建稳定的股票市场、提高消费者信心等方面加强改善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乡财富分布的比较分析北大核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彦斌 《金融研究》2008,(12):87-100
利用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的家庭资产调查数据系统,本文计算了我国2007年城乡财富分布,分析了贫富差距的特征和家庭资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出现了较严重的贫富差距,但这不在于最富有群体过于富有。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婚姻状况都有助于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高财富家庭的资产组合呈现出多元化,而中低财富家庭则较为单一,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较弱。此外,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融资能力取决于家庭财富,财富水平越高的家庭融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净值人士的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收益率、流动性需求,设计出一套资产组合配置来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目的财富管理越来越受到高净值人士、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公司的重视,而产品的选择、资产的配置决定着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率,所以资产配置是财富管理的核心。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阐述资产配置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使客户获得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满意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的LC-PIH模型,对我国居民资产的间接财富效应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股票资产间接财富效应表现比较微弱,债券资产间接财富效应比较显著,住房资产为较微弱的负间接财富效应。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股价波幅较大是股票间接财富效应微弱的主要原因,债券收益的相对稳健性使债券间接财富效应相对显著,而住房资产较差的流动性削弱了消费者的短期消费信心,是其表现为负间接财富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财富效应的研究,国内外注重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和比较,而单一对储蓄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还属于空白。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我国城乡居民为例,对我国储蓄资产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资产当期的财富效应没有显示出来,甚至具有负的作用,而对于下一期的消费却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这个结果,文章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投资欧洲也好,投资美国和澳洲也罢,全球资产配置是为了建立更加稳健和安全的个人及家庭的财富金字塔,是为了在国内的生意和企业之外,建立一个可以风险对冲的离岸资产避风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地市681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对失地农民的家庭资产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即高收入失地农民偏好高风险家庭资产,低收入失地农民偏向低风险家庭资产。通过建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财富效应"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金钱稀缺感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调节作用,失地前家庭资产与高风险资产占比的关系伴随失地农民金钱稀缺感的降低而变强。本研究揭示,失地农民的家庭财富通过投资风险偏好和金钱稀缺感影响其家庭资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家庭财富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家庭财富的聚集,合理的资产配置是每个家庭考虑的问题,由于金融类资产风险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家庭更愿意把家庭主要资产放在房地产领域,金融类资产投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金融类风险资产中股票投资占据绝对的优势,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股票投资风险,做到财富的增值保值是我们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骆祚炎 《上海金融》2007,(11):23-27
从静态比较和时间变化特征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的财富效应都很微弱。金融资产的平稳增长及其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使金融资产略大于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住房消费的条件限制、价格过快上涨及流动性约束,抑制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对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削弱了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为了通过财富效应来促进消费,必须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形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预期,促进两个市场的平稳发展,适度增强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10年和2012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中的城镇有房家庭进行了配对,构造了两期面板数据,就房屋价值变动对家庭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探讨了房屋按揭贷款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房产差异对于房屋财富效应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财富效应;房屋按揭贷款为家庭购房带来"杠杆",当房屋价值提高时会引起更大的财富效应:相比单一住房家庭,多套房家庭的房屋资产具有更明显的财富效应;房产占家庭资产比重较低的家庭,房屋资产的财富效应较大,随着房屋投资属性的降低、消费属性的提高,房屋的财富效应会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上海建设国际性财富与资产管理中心应正视与国际主要市场之间的差距,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本地金融市场实际,在发展中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性的新路。本文通过对比上海与全球知名财富和资产管理中心之间的主要差距,明确了上海建设国际性财富与资产管理中心的目标和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包含居民消费、收入以及资产价格的均衡模型,并纳入通胀预期变量,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不同资产的边际消费倾向时变特征进行了刻画。结果发现(:1)房地产在短期具有较强的正向财富效应,但在长期具有减弱的趋势。股票资产在短期具有财富效应,但长期财富效应消失。(2)不同资产的财富效应具有非对称性,房地产的财富效应要远远大于股票资产。最后对增加城镇居民资产性收入,带动全社会消费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亚 《甘肃金融》2016,(4):19-23
文章将宏观流动性定义为具有支付能力的或者在不损失的前提下能够迅速转化为支付能力的一切资产的总和。各种金融和实物资产是否属于流动性会随着经济热度而变化,犹如冰和水。人们对财富结构(文中用了货币形式的财富在总金融财富中的比重来衡量)的调整会随着流动性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用财富结构来测度流动性的多寡。通过对比、HP滤波、回归等方法实证了财富结构对我国的价格水平有较好的解释力,且有4~5期的先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财富幻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我国形成一种财富幻觉,事实上,外汇储备和与其对应发行的人民币资产是一笔财富,其价值等于净流入的外汇储备,而不是后者的双倍。在人民币升值和预期升值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人民币出现对内贬值的情况,伴随着房价快速上涨和股市连创新高,国家和居民存在财富快速膨胀的幻觉。应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情况下出现的财富幻觉,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防范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入手,分析了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金融运行影响时使用VAR族模型的微观理论基础;并通过构建了资产定价模型,对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及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与"流动性效应"通过影响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以及其自身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来影响资产的理论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